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商战”思想更是响彻一时,影响着一个时代。但“商战”思想毕竟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我们逆源而上,便发现了其早期的“寓兵于商”思想。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重商主义思潮是在有识之士探索民族自强之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地主阶级经世派、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活动中萌生重商意识;从洋务派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明确提出“商战”主张,其“以商立国”、“商战固本”的思想大大丰富了重商主义的内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定为工国”及清末新政时期的经济改革举措。标志着重商主义思潮的形成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首倡“商战”,后发展成中国近代中叶的经济纲领,其时代内涵包括正确处理“商战”与“耕战”、“商战”与“兵战”、“商战”与“学战”三大关系,既标志着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已接近到本质的层面,又标志着中国人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思路已基本弄清。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救亡图存,使国家富强,增强抵御外海的实力,出现了诸如“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主张,其中郑观应“商战” 思想特别引人注目。在外国商品和资本不断涌入中国之时,郑观应认识到了“商战”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种种与外国势力进行“商战”的措施,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而且独具特色的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的思想体系,代表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理论认识的先进水平,其中许多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在编制与实施我国第一至第四个“五年计划”过程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来认识、解决经济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给我们留下一笔丰富的思想财富。把握周恩来主持编制与实施四个“五年计划”过程中的思想特色,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1875-1925年《申报》广告看中外企业"商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郑观应提倡“商战”以来,不论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还是历时数十年的国货运动,都是近代以来中外“商战”的具体体现。作为经营管理模式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标志之一的近代报刊广告的兴起,为中外“商战”提供了另一个广阔的舞台。在统计1875-1925年《申报》广告的基础上。考察近代上海的中外企业在《申报》上的广告争夺情况,以期窥探近代中外“商战”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7.
先进思想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三个代表”论是跨越时空等界限的科学结晶,是中国特色的先进思想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国际的;“三个代表”论揭示了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其跨化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先进思想化的跨化趋势更为明显。“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宝贵贡献,也是对人类明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郑观应是晚清“商战”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商战”思想的要旨就是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实现富强救国。本文拟就郑观应“商战”思想中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观作一透视。  相似文献   

9.
“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老子哲学、老子学说的核心内容,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无事取天下,清静无欲,以正治国,柔顺谦恭而不逞强,崇尚节俭等。“无为而治”的治国原则作为一种宝贵的思想财富,为后世不少的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和仿效,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权建设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当今,“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于领导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说“卮”     
卮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其种类不一。有底下有孔的漏卮,其外泄的特性使“漏卮”一词成了利权外溢的象征。还有一种侑卮,也就是所谓的欹器,这是一种“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苟子&;#183;宥座》)”的酒器,古代帝王用它来戒骄戒满。而由于它的随物而变的特性,又使它染上了随和人意,毫无主见的含义。原出于《庄子》的“卮言”一词,比喻无主见之言,一直用到今天,常作为对自己作品的谦称,含有“漫谈”之类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史历 《天中学刊》2004,19(1):15-18
要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就必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要求是其集中概括,发展是其主题。紧紧把握发展这个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问题的新阐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衡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唯科学主义思潮的批评,这既有其思想原因,也有特定的现实原因。“学衡派”的批评集中在对杜威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的批评,对其在中国文化界、教育界的影响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历史财富,在新世纪新阶段有其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切实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完成党在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的根本保证。同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恰归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国高层领导人首次提出“和平崛起”思想。“和平崛起”思想的提出,是对当今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和深刻把握,是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的客观要求,是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即将崩溃论”的回应。发展是“和平崛起”的核心;稳定是“和平崛起”的前提;机遇是“和平崛起”的条件;创新是“和平崛起”的根本。“和平崛起”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老舍的小说作品一直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特质的审视与剖析,认为在所有民族病症中,“官本位”的思想对人们的心灵腐蚀最厉害,为此他塑造了许多反面人物,来鞭笞这种“官本位”思想。同时,他也认为“官本位”的观念严重地阻滞现代化的进程,从救国的立场出发,主张打破官迷,把精力用于科技和实业,因此塑造了一些深受西方激进思想文化浸染的新人物,以此表明自己对“官本位”思想的鲜明态度。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一年一度的“状元秀”由于香港各大学的加盟格外喧嚣。如果说前几年的跨马游街、祭孔立碑之类“秀”的是名,现如今可是真金白银地“秀”钱了。早就知道,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中国教育体内封建垃圾毒如鹤顶红,得悉已经与国际接轨的香港各大学如此之迅速地尽数“回归”,把个大学招生搞成促销商战,依然感觉滑稽而悲哀。  相似文献   

17.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是邓小平创造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出并不断深化的,其思想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科学运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合理性探讨中国“和文化”的深厚底蕴,进一步分析其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言论中曾多次提到“言”的问题,其“言”论思想已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孔子的“言”论思想对现实社会文化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我们必须结合当前实际重新诠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20.
郑观应的“商战”思想,是针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而提出的,商战的办法有:借助国家力量的保护,生产能和外国抗衡的产品.注重商业调查,设立银行,改革关税厘金,注重企业管理,发展机器制造业,设立新式学堂,商民参政、议政等方面。郑观应“商战”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