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修远 《传媒》2021,(10):37-38,40
直播带货的持续发展,催生了公益助农直播这一新生产物,也拓展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范畴和渠道.本文以三大央媒携手淘宝直播公益带货为例,考察公益助农直播的可行性、实践性与价值性,并探讨公益助农直播如何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求取平衡.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尤其是淘宝、快手、抖音等平台电商直播方式的普及,电商直播渐成趋势。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转型中践行"媒体+电商"模式,发挥主流媒体公信力,顺势而为,迸发力量,打造了多场电商直播活动典型案例,取得可喜效果。"龙江有好货"直播助农活动甄选龙江八十余位商家百余款龙江优质农副产品的全网最低价格,打造真正的"原产地好价格"!更集结周巍、袁哲等龙广电金牌主持人与20余位抖音达人以及黑龙江籍明星共同组成"史上最强龙江带货天团"。活动联动媒体资源,全面打造"龙江有好货"助农IP,实现龙江产品闭环销售额387万元,创造了龙江助农直播带货的多项纪录。  相似文献   

3.
官员直播带货现象的出现是地方政府利用"互联网+"思维服务于民生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落在实处的具体表现。透视官员直播带货现象的发展逻辑,既有利于优化地方政府网络化执政水平,又为"数字助农"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因此,分析官员带货现象的催因,并对官员直播带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风险"进行剖析,利于"立体化"审视"互联网+政务"的流变形式,为未来网络政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泉州广播电视台党委以“党建+文明创建+业务”一体化发展为抓手,组织引领各支部联创“党员扶贫助农公益行”特色党建项目,共创“四个一助农金扁担”模式,打造融媒体精准扶贫的泉州样本,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媒体的"金扁担"力量。  相似文献   

5.
赵金刚 《视听》2023,(9):69-72
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做实事、真助农为初衷定位,采取“直播+综艺”带货模式的《希望的田野》《我们在行动》等综艺节目帮助农民解决了部分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在综艺节目助农过程中存在农民发展意识不足、综艺节目价值失焦等问题与风险。对此,可借助全媒体宣传、明确综艺站位与培育再生力量等纾困之道,让助农综艺能够可持续地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张丽娜 《传媒》2021,(11):81-82
直播带货是直播行业兴起后的又一风口,对传统的网络直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精准扶贫视角入手,分析直播带货引发的行业变革,剖析直播带货在精准扶贫上的作用以及潜在风险,以期充分发挥直播带货在扶贫方面的公益价值.  相似文献   

7.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今天多数公众日常生活方式的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逐步意识到网络化销售是一条可行之路,农产品销售模式渐渐由实体化向网络化转型。为了寻求新业态发展和增长,各大电商纷纷开辟生鲜通道,力求打通产业链,完成零售升级。淘宝也不甘示弱,吸引大量农产品商家进驻,"吃货助农"等活动大受欢迎,实现了买方、卖方、平台的"三赢"。网络直播给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农产品的销售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8.
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丰富了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而这种网络直播的方式也为政府提供了一种与用户进行互动的新的契机.本文将借助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以山东潍坊交警直播执法为例,从微观角度对政务直播中政务"主播"与用户互的动行为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2020年以来,农产品直播带货媒介形态呈现“井喷式”发展。以直播带货的方式精准助农,不仅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想象空间与实践框架,同时也改变和影响了社会环境。本文立足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的历史背景,对农产品直播带货助农的政治功能、情感功能、经济功能、媒介传播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调查等方法,为直播带货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完善方式,探讨农产品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淘宝"村红"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直播模式,在现如今乡村渐趋消失、城市消费者越发怀念乡村野味的社会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直播与现代农业的结合,为乡村农货"走出去"开辟了便捷的渠道。农民与消费者可以借助直播平台省掉许多中间环节,实现直接有效的沟通。农商借助直播平台帮助农产品增值,把农产品的信息广泛传播,拓宽销售渠道,将极大地促进农产品流通。从观看"村红"直播的受众出发,可通过对受众的量化研究和质化分析,结合直播平台特色,从传播学视角探究参与"村红"直播的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媒介接触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电商提供有效的建议,让农民更好地网销农产品。  相似文献   

11.
因传播技术的推动、受众环境的转变尤其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网络视频直播在近几年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用户需求导致的一味低门槛,也给网络视频直播带来了众多不利影响,如收益模式单一引起的平台数字造假,更为严重的是平台充斥的大量暴力色情内容.本文试图探讨在用户生成内容模式下,网络视频直播的现状并就如何在政府、平台、网民的联动督查下实行引导规范提出建议,希望对网络视频直播的更好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普及,"掌上购物"已成为新型的购买方式,网络直播以其可视化强、互动及时、真实便捷等优势,迅速吸引用户成为新型的在线营销模式并形成直播产业链.本文以网络直播的现状为切入口,分析了当前我国图书直播营销的常见模式与面临的困难,提出为用户打造合适的产品、为产品找合适的主播、创造良好的直播场景、创新直播方式等建...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公益直播开创了公益传播的新途径,按不同分类方法,可分为秀场直播和事件直播、专业直播和非专业直播等多种直播模式.其具有让公益事业运作更加透明、为泛娱乐时代的网络直播正名、助推全民公益文化氛围形成等多种功能.本文从模式和类型入手,探讨网络公益直播的价值所在,并提出其应在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间取得平衡,规范其存在的不良行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15.
微博始终秉持"市场下沉"策略,坚持推送更多本地化的有趣内容,激发县域用户参与热情。目前,微博平台上县级融媒体入驻率超过65%,自有平台共生共建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并呈现四方面的特点:政务公开的阵地优势明显、舆情引导的渠道作用突出、为移动行政服务提供建设样板、扶贫助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2016年被称作"网络直播元年"。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互动模式,网络直播已站在了当下互联网的风口上,在2015年即达到了90亿的市场规模。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论的视角,为理解网络主播如何在直播场域中以符合当下社会情况的生存心态进行社会资本的积累,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更有效的经济资本,提供了理论解释。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未来的网络直播应走向有个人时尚分辨度、有实质,并能真正戳中网络"痛点"的内容营销模式,才能使主播更好地完成社会资本的积累及兑现。  相似文献   

17.
网络直播现象在2016年呈井喷式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直播平台已经进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 3.0 移动视频直播时代。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然后从传播主体、传播模式、受众分析以及场景融合几个方面探析网络直播现象,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网络传播的引导与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贞瑾 《传媒》2018,(5):52-54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规模呈现井喷式扩张,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了4.22亿,年增长率最高,达22.6%.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间大约有3000多个直播"房间"同时在线,用户数可达200多万人次.业界普遍认为,网络直播平台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然而,随着网络直播平台不断爆出主播行为失范等新闻,2017年4月14日,文化部对斗鱼、虎牙直播、YY等主流直播网站的涉黄涉暴行为进行了处罚.这一系列行动使得人们在讨论网络直播平台"热"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冷静地思考网络直播平台发展过程中针对失范行为的引导与规制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2013年薄熙来案在微博直播庭审,到2016年初"快播"案在各大媒体平台上的直播庭审,网络庭审直播这一新的司法实践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本文在梳理网络庭审直播内涵和基本呈现方式的基础上,以"快播"案的庭审直播为例分析其舆论传播的模式。继而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观者心态下的后现代文化狂欢两个角度分析其产生机制,再从主体、客体、本体、载体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中舆论的特点。最后对直播庭审的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平衡做了简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吴婷  颜彦 《今传媒》2022,30(1):46-48
新媒体时代,我国的扶贫方式已经不能仅局限在资金和生产技术等"国家政策扶贫"层面,精准扶贫还应该善于将时下流行的快手、抖音等各类型新媒体平台与扶贫对象相结合,通过打造网红景点、农民直播带货等热门销售方式吸引广大新媒体平台用户的注意力,尤其是在传播速度如此之快、传播范围如此之广的新媒体时代。本文通过对黄山市新丰乡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基于黄山市新丰乡与茶产业相关的精准扶贫工作情况,阐述了黄山市新丰乡茶产业精准扶贫在新媒体平台方面的发展中存在的症结与利用新媒体传播路径的优势,提出加大政府扶持、新媒体运营平台推送力度、输出高质量内容以及联动地方媒体,实现多领域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旨在提高黄山市新丰乡茶产业销量,增加农户收入,真正实现"造血式"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