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段文华  薛晨 《学会》2023,(9):30-33
<正>学会名片中国茶叶学会成立于196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支撑下,由茶叶科技、教学、推广、生产、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会员组成,是推进我国茶叶学科进步和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现有个人会员10000多名、单位会员1000多家,下设16个分支机构,多次荣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团队”、中国科协“优秀科技社团”、“科普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中国科协在推动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方面加大了对学会的支持力度。在学会会员发展方面,很多学会可能都遇到了会员发展缓慢、活跃会员占比不足、会员费收缴率不高、会员荣誉感降低等问题。如何促进学会会员的健康发展是很多学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学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成立于1979年,从原来的"生理学会"分离出来,是我国成立比较早的生命科学领域学会之一。经过近40年的推动与发展,我国在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社会发展的弱势地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加快礼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致富,是新时期面临的艰巨任务。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创举,是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三农”的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自2002年以来,我省相继在西宁、海东、海西、海南、海北5个州、地、市的18个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阮孟源  谢玲华 《学会》2006,(9):45-47
<正>福建省医学会拥有12000多名会员,184个单位会员,54个专科分会。长期以来,省医学会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坚持办会宗旨,发挥学会优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学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学会抓住改革机遇,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积极承担政府职能,为促进全省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学会的分支机构——省医学会各专科分会在学会的改革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作载体和技术支撑,成为学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王雁行  郭万里 《学会》2023,(2):15-19
<正>【学会名片】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于1979年7月,前身为1925年成立的中华图书馆协会,是由图书馆及相关行业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办事机构行政上隶属国家图书馆,设置16个分支机构,现有1144个团体单位会员、3.4万多名个人会员。长期以来,学会大力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全民阅读,协调行业发展,在图书馆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陈家忠 《今日科苑》2005,(12):35-35
中国农科院老科协于1988年3月9日正式成立,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现已发展会员1054人。他们本着服务“三农”,面向基层、力所能及、办实事的原则,深入农村开展多项农业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多次组织农业科技下乡,积极为“三农”服务。17年来,已与全国16个省(市、区1的110多个县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往来,派出专家407人次到79个县、市开展“三农”、“四技”服务活动,为繁荣农村经济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自然科学学会是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学术活动和同行进行联系交往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专业人员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随着陕西省咸阳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及科技人员的重视,咸阳市级学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市级自然科学学会53个,会员总数22523人。这些学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及研讨,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加快咸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学会名片中国药学会成立于1907年,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是党和政府联系药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药学科学技术和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为公共健康服务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现有个人会员10万多人、单位会员112家,下设15个工作委员会、43个专业委员会,主办24种科技期刊、3个实体机构,加入国际药学联合会、亚洲药物化学联合会等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近年来,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硕果累累,可以说是科技促进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叩颖 《学会》2023,(8):24-27
<正>学会名片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于1961年,是发展我国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现有个人会员近9万名、团体会员300多家、专业委员会60个、工作委员会9个、科普教育基地53家、学会服务站23个。先后荣获中国科协党建工作先进学会、全国学会期刊出版工作优秀单位、科技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单位、  相似文献   

11.
李增劲 《学会》2008,(12):33-35
<正>学会是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协工作的重要基础,而组成学会的科技工作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因此,科协组织就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德宏州科协现有州级学会、协会、研究会39个,个人会员6200余人。如何通过学会这一纽带,紧紧凝聚这支科技大军,努力营造学会和  相似文献   

12.
刘淼 《学会》2023,(7):25-27
<正>学会名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由电气工程领域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是党和国家联系广大电气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是发展我国电气工程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现有个人会员5万多名,高级会员6000多名,团体会员1500多个,下设工作总部、11个工作委员会、64个专业委员会,与18个省、市学会保持着密切联系。学会理事会由我国电气工程科技和产业界有造诣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组成,其中两院院士12人。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重要发展政策之一,本文拟就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和优化进行分析。全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何推动“三农”建设,优化工业布局,推动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解决好西部问题,推进高新技术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也做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09,(5):21-22
湖北省公路学会始建于1978年12月20日,现有团体会员79个,个人会员3199人,下辖道路、桥隧、筑机、工程、汽运、高路、监理、信息、环保与安全9个专委会。30余年来,省公路学会坚持以帮助重点工程和基层一线排忧解难为己任,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运用“三大平台”,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全方位技术培训,高质量技术服务,为促进全省公路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秭归县林业学会成立于1979年4月,现有会员106人。学会近30年为秭归林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县科协业务指导和县林业局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林业科研、科技培训与林业科普推广等活动,为推动全县林业跨越式发展,提高林业科普水平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体现出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林业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办会宗旨。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14,(5):F0004-F0004
<正>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山东省科协)是山东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山东省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山东省科协成立于1959年4月,由山东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筹委会、济南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筹委会合并而成。现有省市县三级学会1047个,会员69.5万人;企事业科协1800个,居全国前列;各级老科协组织770个,会员12万人;  相似文献   

17.
罗春燕 《学会》2023,(7):22-24
<正>学会名片 中国生态学学会成立于1979年,是由全国生态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成立、非营利性的综合性学术社团,现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发展我国生态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现有个人会员1.2万名、单位会员11个,下设38个专业委员会与工作委员会,主办专业学术期刊8种,已加入国际生态学会、东亚生态学会联盟等国际组织。学会倡导“开放、民主、协作、创新”精神,繁荣生态科学事业、推进生态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为整合学会团体优势,深化星级学会创建,探索科技社团为新农村建设、为社会服务的有效载体,慈溪市组建了新农村建设服务团,并按照服务内容分为现代农业科技、工程技术、医疗卫生科技、信息科技、青少年科普等5个服务分团。新农村建设服务团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科技服务三农”,充分发挥各学会科技人员专业优势,通过结对帮扶、科技下乡、技术推广、培训辅导、科普宣传等形式,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9.
聂军  张岩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61-261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我所在开展科技惠农、送科技下乡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一项服务“三农”的创新模式。它作为一个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运行一年多来,为农民、一线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在促进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科协 《学会》2006,(12):32-34
一、提供专业的服务产品是学会“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服务的有效载体随着学会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各种具有共性的问题也日益突显,成为制约学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其中,学会应当而且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产品来满足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是我们在推进学会改革中经常加以思考的课题。2005年开展的“海南省省级学会改革认识和期望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40.8%的学会负责人、专职工作者和70.6%会员及科技工作者都认为学会发展会员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合适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提供给会员”;会员及科技工作者认为,学会为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