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已被所有语文老师所公认。“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也说明了读的重要性。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就“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一、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对课本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到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要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要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文字,熟读体验情感。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读"呢?结合本文的几个案例,简要地谈谈我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在听课中发现,大量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大量的教学时间用于泛泛的没有思维价值的"阅读谈话"上,而把重要的"读"的训练和培养排斥在外,致使语文课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这种倾向,把语文课上得面目全非,又何谈<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呢?所以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要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文字,熟读体验情感。那么,怎样进行“读”的训练?我存教学中探讨总结出如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体现一个"读"字。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读"的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读的指导。读不能放任自流,应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读的水平,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谈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加强"读"的指导。一、要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显然,<课程标准>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对语文个性化阅读有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读"。"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读熟、读精,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充分放手,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阅读中去思考并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最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把阅读真正教给学生,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泛化了个性阅读,无视教学中存在的价值偏离,课堂"精彩"纷呈,却在"偏轨"上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将信息个性化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文本思想情感的驱动中,学会理解和体验、学会感悟和思考,在情感的熏陶下,实现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在掌握丰富的阅读学习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的阅读真正成为"悦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学生通过阅读,逐渐积淀语文素养,为生命成长奠基。所以,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沉进去,浸入文本中,学生才会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才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实现与文本、编者、作者的共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敢说、乐说、善说,尊重他们个性化的理解,即使出现"岔  相似文献   

13.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已经是语文教师所公认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对课本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读风”盛行起来,有“读”占鳌头之势。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阅读量、阅读目标、阅读策略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就应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将问题的设计权、探究权和拓展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享有阅读学习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7.
张松涛 《语文天地》2011,(22):25-2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也是语文命题的重要板块。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题"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教师如何才能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实现课标的要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加强读的训练。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训练。因为它有诸多的功能: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人情地读,还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此,语文教学要真正摆脱“高耗低效”的困境,必须呼唤“读的回归”,加强读的训练。当然,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并非只是单一地进行读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阅读教学还必须将“读”与背诵、说话、写作等项训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特别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体现上述课标新理念,我在阅读教学中,着重抓好了阅读教学的"读"、"回"、"探"、"情"、"思"等五步.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采用"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根据专题网站知识点精心为学生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读、品、悟、写"的方法学习课文,引领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读懂人物的内心,感悟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领会战士们对彭德怀深切爱戴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