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琳 《职业圈》2008,(18):49-50
在中国经济法中,形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税法体系,暴露出了一系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的制度性缺陷。这就需要公共需要论和税收法定主义作出必要性和正当性的解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法体系应成为中国税收法治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济法中,形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税法体系,暴露出了一系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的制度性缺陷.这就需要公共需要论和税收法定主义作出必要性和正当性的解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法体系应成为中国税收法治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牟宗三先生尝言:"荀子之学,历来无善解。"自汉以降,"无善解"的现象一直绵延至今。当下学术界大多将荀子人性学说概括为"性恶论",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无善解"案例。本文从"礼"切入荀子思想内在逻辑结构,继而论证"礼"之道德精神是"仁"。对仁存在正当性的证明,实际上已触及荀子思想另一重大理论问题:荀子思想体系中是否存在道德形上学?荀子从道德形上学高度为仁存在正当性进行论证,这是荀子仁学所达到的理论新高度,同时也是学术界自汉以来一直忽略与低估的学术问题。在本根论层面,仁是"天德"。作为"客观精神"的仁具有绝对性、普遍性特点,因而是人之"命";荀子"人性"概念蕴涵三层义项:人之欲、感官功能与属性、"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德性。在人性论层面,荀子一再声明人"有性质美","性伤"才有可能导致人性趋向恶。"人之性恶"与"未发"意义上的欲没有直接关系,恶不是"本始材朴"自然材质固有的本质属性,恶只与后天"已发"意义上的发生学有涉。荀子人性论立足于"人之所以为人"基础上立论,仁是"心之所发",所以应"诚心守仁","致诚"就是让内在于人性之仁"是其所是"地彰明。因此,将荀子人性学说界定为"性恶论"、"人性恶",不能不说是一深度的误读与误解。  相似文献   

4.
高韵 《职业圈》2007,(21):178-179
既判力理论是民事诉讼的传统理论之一,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却面临诸多困境,特别是与民事再审制度的冲突甚为明显.文章从既判力正当性角度分析其与再审制度的相互关系,通过探询再审制度的价值本源,寻找到改革再审制度,使之与既判力理论相协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王莽失败导致了儒生们对禅让的怀疑和对天命的重新追寻,由此兴起了"王命论"思潮。这股思潮主要由三个命题组成:"孔为赤制"、"上天垂戒"、"火德承尧,虽昧必亮",分别从圣、天、血统等方面阐述刘氏王命的正当性。这是思想史上的一大变局:儒生们由"公天下"转向了"家天下"。这种转向是两汉之际"人心思汉"的社会情绪表达,同时又有学术上承自西汉的宿命因素。"王命论"在东汉大行其道,导致了学术走向平庸。  相似文献   

6.
杨海燕 《职业圈》2007,(18):71-72
"输入假设"学说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包括五个层面的观点,"输入假设"学说关于语言输入的观点对于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杨海燕 《职业圈》2007,(9X):71-72
“输入假设”学说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包括五个层面的观点,“输入假设”学说关于语言输入的观点对于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思维是现代逻辑的东西的基础,而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思维在现代理性中的再现。"思无邪"理念作为中华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思想主旨符号,既是文之道统,又与政治治理相佐契,其于青海精神的意义是从多维度意识而发。传承其正能量,突显其民族文化厚重性与时代方向,在相互关联上造就青海精神及其内涵中的正当性理由,并成功构造其正当性之民族权威,重塑其理论思维的内在连续性是其哲学化人生之必须。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的质押及转让融资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助力企业完成创新和达到发展目标。虽然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知识产权质押及转让融资模式和数量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仍然面临较大的风险问题。本文将对知识产权质押及转让融资风险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希望能为知识产权质押及转让融资风险的识别和规避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说认为表见代理是无权代理的形式之一,但学界对其构成要件一直多有争议,主要体现在被代理人可归责性的认定标准上。因此,归责的判断标准,对认定是否构成表见代理有重大意义。目前,主要形成有过错原则、关联主义原则和风险主义原则三种不同学说。笔者在分析三种不同学说的基础上,认为采取风险主义原则为宜,以期更好地兼顾双方当事人利益。本人可归责性便是从法律归责角度出发,认定本人应当承担表见代理后果的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党建是党的建设的简称.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人生学说作为特定的历史理论形态,它无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失去了应有的历史作用,然而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伦道德遗产,其中有不失其积极因素,在今天仍能给我们以理论和人生的启迪。孔孟人生学说涉及到人生...  相似文献   

13.
儒家学说是家族主义的理论形态。儒家学说的"孝治"理念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以孝治天下,治国先齐家。"孝治"理念,跟现代国家的民主法治理念有冲突,但它不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死敌,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依然是可以加以转化利用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中,儒家学说的"孝治"理念,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它至少还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是培基固本的作用;第二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作用;第三是立德树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网络全面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传播知识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难题,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网络知识产权同时具有网络与知识产权特征,主要表现为虚拟性,网络环境下凸显知识产权的非实体性,这会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度;可复制性,通过网络技术很容易进行复制操作,网络知识产权如文献上传、下载、信息传输等都可以进行复制,这会使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更具有难度,如何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因此。加强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互联网媒体快速发展的实际要求。本文主要从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方式入手。分析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不足,深入探讨对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曾鹏  代磊 《文化学刊》2023,(1):120-123
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在鼓励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的同时,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随之顺势而上。在“公共领域是原则,知识产权是例外”的基本理念指引下,当新型知识产品遭受侵权时,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均不能提供有效保护。因此,对知识产权领域内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合理认定知识产权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在立法上调整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保护客体,拓展知识产权领域内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并结合“最小侵害原则”从司法实践上保持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从而实现新发展格局下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和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对于语言学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这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理论成果,最著名的莫过于Chomsky的转换生成理论.虽然有Chomsky先进的理论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理论学说就是空谈.每一理论对于语言学的深入研究都有其坚实的事实和理论基础,不能完全地肯定或是完全地否定某一理论,应该以一种多维度的思考方式来看待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惠萍 《职业圈》2012,(15):145-145,14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网络全面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传播知识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难题,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网络知识产权同时具有网络与知识产权特征,主要表现为虚拟性,网络环境下凸显知识产权的非实体性,这会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度;可复制性,通过网络技术很容易进行复制操作,网络知识产权如文献上传、下载、信息传输等都可以进行复制,这会使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更具有难度,如何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因此。加强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互联网媒体快速发展的实际要求。本文主要从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方式入手。分析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不足,深入探讨对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观念,从意识、心理、思想等层面予以体现,其中,意识指法律意识,心理指心理结构,思想指学术思想。近年来,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国家到民间都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用以改善知识产权文化环境。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知识产权的观念、制度、实体建设等方面与西方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与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力度不够关系密切。为此,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产权文化进行分析,反思知识产权的"实然"与"应然"态势,以知识产权授予、使用、转让与收益分配为研究逻辑,是当前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史泽源 《文化学刊》2016,(4):238-239
"两论"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与《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文的简称。"两论"不仅回应了1956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因苏共二十大而衍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还凝结着毛泽东对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初步认识与运用。重温这一历史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祁伟 《职业圈》2011,(6):152-153
股改承诺法律性质的不同学说对于股改承诺的法律性质,理论与实务界认识不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道义说。这种观点认为,股改承诺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承诺,非流通股股东是否信守承诺,本质上是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