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2010,(6):4-4
“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终于正式推出了!这是创建人物传播学道路上的又一个阶段性成果,第一批“人物传播家”从此闪烁在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2.
《报刊之友》2010,(6):4-4
“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终于正式推出了!这是创建人物传播学道路上的又一个阶段性成果,第一批“人物传播家”从此闪烁在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推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这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宣部首推的大型专题.新华社电视为这100位人物制作了每集12分钟的大型史志性人物文献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2009年,在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广东卫视、东方卫视等海内外多家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4.
唐英 《当代传播》2012,(5):87-88
广告人物是建构现代神话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试图揭示电视广告人物在建构中国现代神话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传统与当代中国电视广告中男性人物与女性人物的诉求特点对电视广告人物在当代广告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揭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对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与世界的新闻信息互换与共享也必然愈来愈重要,作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中国新闻事业对于"外情内知,中情外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视频新闻中人物景别的选取与应用直接影响到新闻影响力和传播力,景别选取与新闻事件的传播具有重大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路径的研究,并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视阈,在分析当代中国价值观传播基本内涵与必然性的基础上,指明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现实挑战,并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媒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具体路径,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郭远光 《今传媒》2009,(12):25-27
尽管人物传播在目前的传播活动中非常广泛.各类人物报道和人物传播类媒体、栏目空前繁荣,但作为严肃的传播学分支,系统的人物传播学研究还是一项空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物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2,(5):66-67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三化观"一、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定位。这里的"中国化"指涉着当代新闻传播的空间定位,即这是在中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就是指其内蕴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实质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符  相似文献   

9.
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毫无疑问,人又是新闻传播的中心和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版后的第一套频率“中国之声”新创节目《人物春秋》,是专门报道各类人物的节目。作为遵循传播规律、新闻规律的产物,《人物春秋》自开播以来,以独有风格,在第一套频率中彰显个性特征,为“中国之声”增添亮色,受到许多业内人士和听众的赞许。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中国军人形象对外传播,需要运用全媒体技术,依托"巨媒体"和"微媒体"平台,寻求适宜于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报道形式;要在信息传播流中实现国内外受众的参与式传播,让受众参与人物发现、人物选择和人物报道环节;要注重挖掘国内外受众资源,提升我国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让国内军事明星"走出去",实现主动传播人物形象和引入外媒正面报道相结合,促使军人形象对外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仪式以2010年度最"感动中国"的人物组合与精彩的叙事构成视觉、听觉和感觉全方位震撼人心的审美效应。颁奖词是颁奖仪式的聚焦点和高潮所在,是最能够实现"感动"效应的刺激点。2010年度颁奖词话语组合的风格呈现出鲜明的传统叙事特色,在回归传统中编织"感动的言说"。  相似文献   

12.
人物     
《网络传播》2010,(1):11-11
凤凰新媒体任命王炜为新总编;曹国伟获选2009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13.
《当代传播》2008,(1):108
本刊讯辞旧迎新之际,2007年12月28日从南京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传来喜讯《,当代传播》在全国350多家新闻传播类期刊的激烈竞争中,一举入围2008—2009年度CSSCI来源期刊。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当代传播》进入"中  相似文献   

14.
孙健 《新闻记者》2012,(3):84-88
2011年中国传播学论坛暨"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与会者就"新媒体与中国新闻传媒业重构"、"互联网与大众政治"、"新媒体与未来社会"、"21世纪健康传播与公共健康"等问题展开研讨,并从不同角度对当下的新媒体传播进行了独到而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重大典型与人物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建立企业文化最简单最直接或者说最深刻的办法,就是树典型。 典型宣传离不开传播手段。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先进典型,体现“三个代表”精神。具体说来,在企业报宣传当代企业先进典型人物,人物通讯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通讯是详细和形象化了的消息。通讯重在写人,而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16.
2017年8月3日由北京市文联发起,北京视协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行业分会、首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妹夫家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创意在北京——2016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新与人物推优"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办。表彰大会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为主题,特设立创新篇与创优篇,邀请学界及业界专家进行创新开讲,深度分析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节目与人物进行创优表彰、总结评点,领略中国故事、传扬中国精神。网络剧《最好的我们》、网络动漫《武庚纪》等62部作品及网络纪录片《传家》导演杨乐、《了不起的匠人》制作人周君等30位优秀作品主创人物受到表彰。以下为部分专家发言纪要。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的期刊定位来看,大部分期刊都拥挤在所谓的社会动力人群这一个小范围里,充分地、无条件地为他们服务,并且有献媚的嫌疑。《人物》1980年创刊,已经走过了24年的历程,它从对近代和当代人物的报道反映出社会的演变,被誉为"当代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不忍细读,人物传播亦是如此。当人类站立起来,人物传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但困囿于人类自身认知和立场的原因,人物传播一直很难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传播谁?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人类世界发展到如今,我们应该反思了。  相似文献   

19.
辛今 《今传媒》2009,(6):17
本刊讯尽管人物传播在目前的信息传播中非常广泛,但作为严肃的传播学分支,系统的人物传播学研究目前在我国还是一项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物传播的效能和规范.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不忍细读,人物传播亦是如此。当人类站立起来,人物传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但困圊于人类自身认知和立场的原因,人物传播一直很难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传播谁?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人类世界发展到如今,我们应该反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