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在语文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欣赏感受美、探索发现美、鉴别评价美、表现创造美。高考作文要打动阅卷老师,就应该美在其表,雅在其骨,善在其里,韵在其格。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在语文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欣赏感受美、探索发现美、鉴别评价美、表现创造美。高考作文要打动阅卷老师,就应该美在其表,雅在其骨,善在其里,韵在其格。  相似文献   

3.
千古文章意为本。意 胜则文胜,意顺则 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 意“善”文章才会“美”,立意不正 确,文章的效果就不好,立意不 深刻,文章的思想意义就不深, 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中考作文如 何做到以“意”取胜呢?应做到如 下四点。 准 文章表达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4.
千古文章意为本。考场作文更如此。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倾。“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意“善”文章才会“美”。立意不正确,文章的效果就不好;立意不深刻,文章的思想意义就不高,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文贵乎自得”,“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  相似文献   

5.
一、高考作文的特点 高考作文是一种应试作文。如果说一般作文是“随意性作文”的话,那么高考作文则是“限制性作文”,它的限制性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限意:高考作文不沦什么题目,命题作文也好,材料作文也好,都不会让你随心所欲,信笔挥洒(像平时“一事一议”、“随笔”、“日记”那样),总得在立意的角度、闸意的范围、文意的提炼等方面,作出一些规定,给你一些限制。如1990年的全国统考题,“两个小姑娘来到玫瑰园”,就只准基于“第一位小姑娘的谈话”进行生发;1991年的全国统考题,漫画《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看图作文,你得首光辨清讽刺的矛头是指向那位“我”,下面的题目  相似文献   

6.
应允兰 《学子》2012,(2):52-54
一、中考凝眸千古文章意为本。考场作文更如此。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意"善",文章才会"美",立意不正确,文章的效果就不好,立意不深刻,文章的思想意义就不高,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文贵乎自得","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才能受人喜爱。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很...  相似文献   

7.
龙燕 《广西教育》2012,(34):66-67
立意,即确立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本。""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我国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扣题"是高考作文写作的第一要务,也是阅卷评分的第一项标准。这一关过不了。文章立意再新、结构再巧、文笔再美,分数也难以提高。以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为例。考题在给出题目"谈意气"之前先列出了"意气"的三个义项:"意  相似文献   

9.
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宇妖矣。 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 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刘勰《文心雕龙》论炼字炼意  相似文献   

10.
颂赞文为古代散文中的两种体裁,包括颂体与赞体.颂文又分正、变二体,正体颂文意在颂美神灵,变体颂文则转向称美人事.赞之一体取称赞之意,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史赞类意含褒贬,成就最高.南朝之颂多为变体,鲍照、江淹之作声名最显.鲍作着力于为帝王歌功颂德;江作则立足于托物抒怀.南朝之赞以范晔<后汉书>之作最为特出.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诗歌是高雅的语言艺术之一,大多是对真、善、美的讴歌,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礼赞,是光华灿烂的明珠、美妙绝伦的乐曲;是形美、声美、意美的和谐统一:形美以悦目,声美以悦耳,意美以悦心。它可使其习得者心灵深处受到感化,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中“新材料作文”成为一种趋向。古人云:“意犹帅也。”高考作文立意不准,文不对题,甚至离题万里,则会满盘皆输。为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有必要对新材料作文这种写作形式的特点及其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3.
道德美与功利观吴云生道德的功能是求善,善即功利。利益的考虑是确立道德准则的轴心。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总是以本阶级的利益作为判别善恶的依据。道德美作为道德的理意境界,其主要的功利态度具有超出于一般道德行为的高尚的品格,而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则要求达到社会内...  相似文献   

14.
一、考点举要文意把握是指在文言文阅读中,通过文言常用词语的理解和句意认知,把握整个文段的文意,辨证阅读,达到初步归纳阐释和分析评价的较高阅读层面。文意把握是字词理解和句意把握的深化,是文言文语言知识掌握前提下对阅读材料的整体认识和理性观  相似文献   

15.
意高则文胜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高考作文立意,准确只是前提,要达到成功,则要求"深刻、高远".  相似文献   

16.
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及其阐述,对中国诗歌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王维《相思》两种英译文的分析探讨了"三美"原则在中国诗歌英译中的运用,认为诗歌翻译中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艺术,通过音乐可以提升社会文明,带动社会文化风气。而音乐教育这一美育教育更应成为一种人格教育。它应实现知、情、意的统一;应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还应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与非专业音乐人才、音乐精英人才与音乐大众人才的统一。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则把这几方面分离了,大多只注重于认知、技能方面的学习,对于音乐的意与情、善与美的培养是非常欠缺的,这是一种以培养“专才”为目标的技能性教育。而在新一轮的国民基础教育改革中,音乐教育改革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摆在了显著的位置。因为音乐艺术有它固有的…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认为,"意"指心之发动处;"意之动"则是善恶出现的标志,是发动之心分殊之始,也是本心与天理相融亦分的状态。"意之动"从"心之体"产生而建立在"心之体"上,生发"意之动"的主体意蕴是无善无恶的;"意之动"生于内而发于外,发于外的主体显现出有善有恶的意蕴;而处于内与外之间的主体则呈现主体兼性意蕴。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检验阅读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整本书阅读结束后,学生需要盘活阅读资源进行转化性写作。笔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转化性写作四级转化理论假说:“他言结构”向“他意结构”转化,“他意结构”向“我意结构”转化,“我意结构”向“文意结构”转化,“文意结构”向“我言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20.
近代诗论中的唐宋兼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诗之分野 ,非惟朝代之别 ,实由风格之殊。诗论唐宋兼重 ,清代已定其基调。迄近代 ,唐、宋诗之争虽未停息 ,但总体趋势则愈趋和合。情与理、美与善、意与象皆统一为整体 ,唐宋兼重则为中国古典审美理想走向归结之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