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包"教育政策是国家专门针对西藏制定的一项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1985年起,国家对西藏农牧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从2011年春季学期开始,西藏第九次提高教育"三包"标准,并对学生资助政策作了相应调整。除了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西藏农牧民子女的补助标准和"三包"标准提高到2000元外,就读高中的农牧民子女此次也被纳入教育"三包"范围。学前教育、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城镇困难家庭子女首次开始享受每年  相似文献   

2.
对西藏教育“三包”政策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包政策”是中国政府针对西藏专门制定的一项特殊的教育政策,即对西藏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制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藏教育的具体体现,是促进西藏民族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因此,这一惠民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涛 《成才之路》2009,(36):I0033-I0033
近日,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在全区范围内再次提高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经费标准。这是继1988年第一次提高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经费标准以来,第八次提高经费标准。  相似文献   

4.
《西藏教育》2009,(12):48-48
近日,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在全区范围内再次提高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经费标准,这是继1988年第一次提高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经费标准以来,第8次提高经费标准。  相似文献   

5.
西藏自治区近日决定,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在现行政策范围内定额调整西藏学前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至高中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三包"及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政策标准。据了解,这是西藏第13次提高"三包"政策标准。此次具体办法是: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每生每学年定额提高200元,gO--类区每生每学年达到2600元、三类区每生每学年达到2700元、四类区及边境县每生每学年达到2880元。  相似文献   

6.
从2011年1月1日起,西藏自治区对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财政补助政策,对学前教育阶段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实行助学金政策,2011年累计约3.4万名幼儿享受补助,资金总额达4900万元。2012年秋季开始,西藏自治区将对学前教育阶段城镇子女实行免费教育,这标志着西藏免费教育扩大至15年,  相似文献   

7.
鉴于西藏及西藏教育的特殊性,中央政府对西藏教育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均予以高度倾斜。1985年开始,对西藏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入学实行"三包"政策,该政策实行20多年后,部分农牧区贫困家庭义务教育支付能力仍然存在问题。本文拟以一位农牧区贫困生为个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藏教育》2011,(4):63-63
"三包"政策是中央给予我区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从1985年开始,我区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校办学模式,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我区"三包"经费标准经历了数次提高,2011年将提高到2000元,"十二五"末期将达到3000元,边境地区学生补助将会更高。  相似文献   

9.
最近,西藏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下文,从今年起西藏农牧民子女教育“三包”,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标准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最近,西藏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下文,从今年起西藏农牧民子女教育“三包”,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标准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此次调整,小学生每生每学年由原来的600元提高到100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150元;边境县、乡小学生每生每学年达到1100元,初中生每生每学年达到1250元;同时,适当提高助学金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学年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65元,初中生每生每学年由原来的100元提高到130元,高中生每生每学年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900元。据了解,国家从1985年开始对西藏农牧民子女教育实行“三包”,20年来已先后…  相似文献   

11.
《西藏教育》2011,(9):62-62
从1985年起,国家对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三包"政策及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政策,2007年又在全国率先对我区城镇学生实行"两免"政策(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定量作业本),  相似文献   

12.
含苞初绽     
以招收全地区农牧民子女为对象的“三包”完全中学——昌都地区第二中学,是为加快前藏民族教育步伐,在地委、行署和自治区教委的直接关怀下创办的。国家每年投资百万元,设备齐全,条件优  相似文献   

13.
西藏昌都市农牧民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愿意送其子女到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很大程度上说,这对于提高昌都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这值得庆祝的成绩背后,但我们也应具备些忧患意识,应看到农牧民教育观念转变的背后存在的隐患问题。本文就西藏昌都农牧民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是来自昌都地区第二高级中学边远班的一名普通教师。“边远班”是昌都地区教育局针对“普九”工作的逐步深入、广大农牧民迫切要求子女享受高质量教育资源、内地西藏班招生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大力推进昌都教育均衡发展而开办的。亲历边远班成功的教育实践,我要用真挚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歌——爱心、责任、奉献。  相似文献   

15.
农牧区寄宿制初级中学就是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导地区的农牧民子女就读的、享受国家“三包”政策及助学金待遇的初级中学。一直以来,“如何让农牧区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如何做好农牧区寄宿制初级中学班主任工作”这一难题时刻困绕着广大农牧区初级中学的班主任们。本人结合多年来在农牧区从教及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就此谈谈个人看法,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西藏"三包"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从对象、标准、开支范围、执行体系、日常管理及监督检查等方面概括了"三包"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并总结了这一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三包"政策是中央给予西藏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亦是西藏基础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教育政策,历经几十年的脱变完善,为西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在教育社会生态观的视角下,"三包"政策依旧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西藏是我国西部以藏民族为主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我国唯一直接从农奴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农奴社会制度的黑暗,解放初期95%以上的农牧民没有接受过教育,阻碍了西藏社会发展的进程。民主改革以来,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关怀、支持下,西藏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全区大部分地区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政治氛围、经济条件及社会发展等制约,农牧民要求学习更多更先进的知识,上大学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希望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提高广大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西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几年,西藏出现的“高考移民”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着西藏的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2011年“两基”目标全面实现为标志,西藏教育整体进入了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向注重内涵、从学有所教转向学有优教、从基本保障转向提升水平、从传统管理转向改革创新的全新发展阶段,工作重点将从“有学上”转刮“上好学”,将从“普及”转向“提高”和“均衡发展”,深层次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西藏有农牧民人口216万,占总人口的80%。为农牧民子女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农牧民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是我们这群农牧区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班主任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浅析一下对农牧区班主任工作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