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好雪片片     
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穿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木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  相似文献   

2.
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38摄氏度的盛夏,他也穿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服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偶尔,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相似文献   

3.
父亲在家     
这是一个快五十岁的中年男人,焦黄的脸上胡子拉碴,整日里目光忧郁、沉默寡言。他身上总是一件过时的蓝色涤卡中山装,洗得已经发白了,一年四季好像总穿着。冬天,中山装里面加件毛衣;夏天,将毛衣换成背心;在最热的那些天里,他干脆赤膊穿中山装。  相似文献   

4.
好雪片片     
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穿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木桶。平常他就蹲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很少的时候,他才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地上的河马。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的全部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  相似文献   

5.
师道     
马国辉 《班主任》2007,(4):47-48
上初中时,我有过两个班主任:一位是端木锋老师,一位是姚瑞老师。端木老师教我们数学。他那时大约四十多岁,常穿一件中山装,扣子一个不落地扣着,大热天也是这样,让我们觉得就像他的姓一样少见。  相似文献   

6.
处罚的艺术     
周欣荣 《班主任》2003,(2):41-41
上初一时,班主任是年近半百的姚老师。老师穿一身整洁的中山装,稳健中透着睿智,和蔼里含着严厉。印象中,他从未批评过学生,但哪怕是微笑着的他往教室里一站,再吵闹的教室也会马上安  相似文献   

7.
方龄贵讲完他和沈从文、姚从吾、邵循正等大师们的故事后,又回到他和元史的话题上来。在云南师范大学一幢老旧宿舍楼里,记者见到了年届9旬的方龄贵先生。他身穿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这间不足10平  相似文献   

8.
小气的爸爸     
爸爸常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骑一辆哪都响就是铃不响的破自行车。看着同学的爸爸骑着崭新的摩托车“飞来飞去”,我好羡慕啊!我和妈妈劝爸爸买辆新的,可他总说自行车还管用,哪里是管用,明明是舍不得买。“小气鬼爸爸”,我小声嘟哝着。  相似文献   

9.
乔老爷,是我儿时的童伴,乌黑粗硬的短发,小脑袋,不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一件改过的洗得发白的但仍很肥胖的中山装,不管春夏秋冬都套在他瘦小的身上,显得极不匀称。  相似文献   

10.
站在讲台上,年过五旬的朱老师总是神采奕奕,他常年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风纪扣始终都是一丝不苟地扣着.上课的时候,他的神情总是那样严肃,甚至有些刻板,很少露出笑容. 朱老师有一条腿是瘸的,走起路来如风摆弱柳.这也使他的形象在我们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心中,不再变得高大完美.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铁拐朱”.  相似文献   

11.
《云南教育》2007,(8X):40-42
方龄贵讲完他和沈从文、姚从吾、邵循正等大师们的故事后,又回到他和元史的话题上来。 在云南师范大学一幢老旧宿舍楼里,记者见到了年届9旬的方龄贵先生。他身穿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书房,一张掉了漆的写字台,四周书柜里的各种典籍,已伴随他几十个春秋。  相似文献   

12.
江南,九月头上还是很热的,不过大清早要好一点。六点来钟,校园里空荡荡的。那高大的法国梧桐比四层的教学楼还高。去年这时,我来到这个学校上高中。一年来,只要我们提早到校,每次都能看见那个小老头拿着个大扫帚在扫操场。偌大的操场上,那老头就更显得小。后来知道这个小老头姓马,大家就在背地里称呼他马老头了。马老头个子不高,看上去比那把大竹扫帚高不了多少。马老头不胖不瘦,相貌也很普通,花白的头发倒梳理得很整齐。冬天,马老头在棉袄外面罩一件藏青色中山装。春秋则穿一件浅灰色中山装。很少看到马老头穿衬衫,顶多在暑假前后穿上一两…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列宁装·布拉吉·中山装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无不以苏联为样板,苏联服装当然也成为了革命的象征,深深地影响着城镇居民。这期间列宁装、布拉吉、中山装颇为流行。  相似文献   

14.
一举三得     
记得有这么一件事给我印象极深:一天早晨,一位青年教师告诉我,她班上的张春小朋友交来了在上学的路上拾到的一件蓝的卡中山装,袋子里有一元多人民币和馒头干,看怎么处理。当时,我自告奋勇要去她班上以此事为教材,上一堂思想品德课.我的宗旨是既表扬张春小朋友,也教育全体,使大家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5.
放学了,我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办公室,有老师告诉我,肖晨把新来的老师气哭了。我摇摇头,无名火骤然而生。我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当我跨进那个四合院的边门时,我惊呆了,只见肖晨穿着一件破旧的大人中山装,戴着草帽,左手拎着一只竹篮,右手拿着一根木棍,在雨中无声地抽泣着。他父亲站在屋檐下,指着他吼着:“不读书,你去讨饭,不要回来!”四周邻居的窗户中,人影闪闪。我一阵心疼,帮他脱去外衣,甩掉草帽。我分不出脸上是泪水还是雨水,那股无名火早被秋雨浇灭。我朝他父母喊道:“你们不可以这样对他!”洗了澡,换了衣服的肖晨恢…  相似文献   

16.
季羡林大师已经远行。大师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他的学识博雅、品行端方,而是那一身朴实无华的中山装。我想起,在校读书时,我的一位老师也常穿中山装。老师姓齐,讲授古音韵学,人称齐先生。因为好奇,我把古音韵学作为选修课之一,与我同一想法的人不少,因此上古音韵学时教室几乎满座。齐先生的中山装有些旧,质料也一般,但穿在他身上很合体。齐先生鬓边已见白,鼻梁上架一副深度眼镜,脸上浮着谦和的笑。头一天上课,他走到讲台正中,  相似文献   

17.
方圆     
方先生单讳一个原字,六十好几,长方脸配上黑框圆眼镜,爱穿深蓝色咔叽布中山装,他既不驼背也不挺拔,两眼不似有神,往那一站倒觉得几分肃穆。方先生是一个“大革命”时代的人,他和任何一个同时代的人  相似文献   

18.
在街上遇到一个奇特的人,他戴的一顶黑帽子上绣了一面国旗,帽檐上都是勋章。他身穿一套藏青色的中山装,熨烫得非常齐整,他的胸前左右两边都挂满了勋章。  相似文献   

19.
听“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倪兴祥说,百余件展品都是毛主席生前使用过的,弥足珍贵,颇有教益。衣着朴素如常人一套深灰色中山装和帽子十分抢眼,令人浮想联翩:当年毛主  相似文献   

20.
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叫李开宽.李老师是个民办教师,中等个子,不苟言笑,有时脾气还有点暴躁,因此我们都有几分怕他. 李老师二十六七的样子,还没成家,下面有三个弟妹在读初中.他无疑是家里的“顶梁柱”,常年穿一件蓝色中山装,脚上是一双黄胶鞋.和大多数乡村民办教师一样,李老师没有宿舍,需回家过夜,十几里的路,全靠步行,第二天一大早再赶到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