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要在翻开的这本书里头寻找到什么呢?这个话题似乎要从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说起。当人生的这本书刚刚翻开,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在这本书里,我们又要寻找到什么呢?也许两者的答案有很多是相似的。首先翻开一本书,我们希望知道自己是谁,我的家乡在哪里,而世界又在哪里。如果我不打开书,我会以为世界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填充,你要什么就填什么,红的、黄的、绿的、蓝的,或者花的;有人说孩子是一幅多彩的画,需要我们仔细去欣赏,是美、是丑、是新、是旧,只怕我们的欣赏水平不够。我要说孩子是一本书,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用心去解读。多年的幼教生涯告诉我,尽管孩子这本书不易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还是可以读懂的。一天邻居家的孩子园园(系化名,下同)迈着不太稳定的步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突然跑到我的面前,用勉强让人听得懂的话对我说:“阿姨,给我一个好东西。”我两手伸进衣袋里,摸来摸去实在拿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3.
“哈哈!太精彩了!”我意犹未尽地放下这本《一千个迷》,回想这本书中的内容,我仍旧忍不住拍案叫绝。什么?你不信这本书有如此精彩!也罢!那你就随我一起去这本书中畅游一番吧!《彩雪的奥秘》一章,让我明白了在地球上竟然有的地方会下“彩雪”呢!这是因为在空气中有许多小灰尘,这些五颜六色的小灰尘粘在雪上,就形成了我们见到的“彩雪”。  相似文献   

4.
<正>梗概是什么?梗概就像是给这本书来个“瘦身”。通过阅读梗概,我们能快速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梗概来向别人推荐或介绍这本书。在写梗概之前,千万不要着急。我们一定要先把原文读懂,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讲的,全书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主要事件有哪些……  相似文献   

5.
曹老师秘籍我可以教你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你在看一本书的时候,边上放一本笔记本,如果你觉得这本书里头没有什么好词、好句、好段值得你抄到笔记本上,你就应当让它去它应该去的地方。如果你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不时地会发出惊叹:好书!好词!好句!好段!这么漂亮的一段风景描写,你很想抄到笔记本上来!这样一本书,你差不  相似文献   

6.
《新读写》2013,(12):19-20
如果你看书有强接跳到最后去看结局的习惯,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因为开头没多久,便已讲到结局。这本书以不同的角度,总共把欧州历史述说了六遍。  相似文献   

7.
前人对陶渊明的年寿总共有六种看法:63岁说、76岁说、56岁说、51岁说、52岁说、59岁。在这六种看法中,以63岁说最为可信,因为这一说法史有明文,这一说法去古最近,这一说法与陶渊明的诗文抵触最小。  相似文献   

8.
我这人有一个小优点,如果读到一本很喜欢的书,就喜欢呱呱呱四处对人说。虽然不可能说到普天下人家喻户晓,但是我周围的人很难有人可以听不见。我在我所在的大学课堂上只要说哪一本书,我所在的大学附近的两家书店,如果有这本书的话,那么这本书就非卖完不可。我到书店去,认识我的老板说,啊,梅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下子就卖完了。我就告诉他们,因为我在课堂上呱呱  相似文献   

9.
十七岁那年     
17岁那年我放荡不羁,是学校出了名的“小混混”。 一天黄昏,我们学校有个女生找到我,告诉我她被邻校的一个男生给骗了,让我给她出这口气。年少轻狂的我想都没想就带着几个兄弟去了。  相似文献   

10.
<正>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收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同样,如果我们想要孩子们去读一本书,不要提前跟他们强调读这本书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只要教他们如何呼应心中的某个渴望就行了。  相似文献   

11.
《家教世界》2014,(10):8-9
2014年暑假,15岁的高中女生邓冰清组建了一个4人志愿者团队,完成了一次尼泊尔支教之旅。 一篇网文引发去尼泊尔的向往 邓冰清戴着一副眼镜,淑女范十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很多。 今年4月份,邓冰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一个人去尼泊尔做义工的体验文章,于是,萌发了去尼泊尔支教的想法。她把想法和父母一说,立刻得到了他们的积极支持。“从小到大,她想做什么,只要有意义,我们都会支持。正是这一点,养成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邓冰清的爸爸邓蔚说,“让一个15岁的小女生到国外支教,我们确实有些放心不下,但想想,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总有放手的一天,就像老鹰把小鹰推出去一样。”  相似文献   

12.
<正>当我们翻开一本书,要在翻开的这本书里头寻找到什么呢?这个话题似乎要从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说起。当人生的这本书刚刚翻开,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在这本书里,我们又要寻找到什么呢?也许两者的答案有很多是相似的。翻开一本书,我们首先希望知道自己是谁,家乡在哪里,而世界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启人深思的美文,从这篇美文中我们明白了这样的人生哲理:攸关人生成功与失败的无非是四个字:攻、守、进、退。我们何时当进、当攻,何时当退、当守,如果我们掌握了攻守进退的学问,也就把握了事关人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学者莫提勒·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一个阅读者的责任,就是要提出并必须尝试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说了什么?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这四个问题是一般性问题,适用所有的阅读。这四个问题指向“整本书”的文本内容、作者观点、读者观点、现实意义。只有明白了以上四个问题,我们才算是读懂了“这本书”。那么,实际的教学中怎样解决这四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我读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这本书,受益匪浅。这本书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牺牲一切为祖国建设出力的事迹。这些人当中有的付出了青春,有的则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全都是靠前人的播种。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耕耘,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这本书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从小立志,换句话说,就是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只有有了理想,才能为理想拼搏、奋斗。老一辈革命家为了祖国的明天,牺牲了太多、太多,而现在我们却不懂得珍惜,更不要说长大建设祖国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好了,可是如果我们不去珍惜,不去创造,那么我们将会回到从前…  相似文献   

16.
阅读特区     
有一本书的晚上,就是一个在天堂的晚上,书带来一个很广大的世界。一个中国十几岁的孩子,在晚上就可以去19世纪的法国,可以去20世纪初的俄罗斯,可以去美国……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你就可以去什么地方……我记得,在同学家借到一本书,然后两耳生风地飞奔回家,感觉自己是在飞,自己的心也在飞!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鉴赏》2005,(4):52-54
《一只活了99万次的猫》一书结集了51个温馨动人的人生故事,讲述了关于爱、关怀、感动的人生哲理。当我们拥有青涩的年华时,我们相信浪漫传说,相信天荒地老。我们不懂世态炎凉,不懂人生易老。以后,当我们历经世事、伤痕累累、频频回首时,再看我们曾经满心相信的故事时,有些人可能会一笑当初的幼稚。但此时,如果仍然能够以纯真的心态去欣赏故事、看待世事,未尝不是另一种成熟、另一种享受。下面这个故事就选自本书,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一本书有了魔法,可以带我们跨越时空,探索无穷的奥秘;如果我们成了神笔马良,可以画什么有什么……在想象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实现很多梦想。今天,我们来写一篇关于想象的作文,让我们一起在想象的世界中畅游吧。在这篇作文中,我们要展开大胆的想象。下面,我给大家一些提示。在这篇作文中,我们可以将人拟物。比如人变成了一朵花,我们可以以花的视角表达它的感受。在这篇作文中,我们还可以将物拟人。比如电梯有了人的想法,为那些搭乘电梯时蹦来跳去的小朋友的安全感到担忧。在这篇作文中,我们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比如我们可以搭乘直达空间站的电梯,来到空间站完成科学实验。瞧,通过大胆的想象,能让作文非常出彩。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制作     
周勐和我没有什么共同点,有时候连我也奇怪我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一个是留着长发的文静大女孩,一个是瘦瘦的调皮小男生;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也许是因为他天生有一副会唱歌的好嗓子吧,而我这教音乐的伯乐是不会放过任何一匹千里马的。可是天不随人愿,小家伙的爱好偏偏不在这里。他的爱好在制作,他制作的每一件物品都那么精致,谁看了都赞不绝口。如果我有一本书破烂不堪了,准备扔掉,周勐就拿回家去,几天后,装订好物归原主;如果我的花瓶打碎了,他会把花瓶恢复如初,甚至能逃过专家的眼睛。可越是这样一个天才,我越想让他走…  相似文献   

20.
儿子3岁     
禾禾3岁就喜欢问这为什么,那为什么。我们常常答不上来,就让他自己设法回答,他也真能自己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