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实习记者和区县、乡镇的通讯员时常问我,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采写的新闻见报率不高?我在认真看了他们写得还算流利的稿件后觉得,他们缺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选题的经验。怎样才能提高稿件的见报率?从市场变化中找新闻,应该是报刊激烈竞争时期选题切入角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刊破例在一期内全文发表张建伟同志的这篇长文,相信不少工作在新闻第一线的编辑、记者、通讯员,会有兴趣读完这篇贴近新闻工作实际、对我们提高业务水平很有教益的文章。中央新闻单位的编辑该如何对待各地记者站记者发来的稿件,地方报纸的编辑、记者应如何处理基层通讯员的来稿?编辑、记者、通讯员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从而为我们的时代、为广大读者奉献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精品?此文确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
有的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做到深入采访?采访需要把握哪些重点和要领?我根据自己的体验作以下回答:要把稿件写得充实、生动,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哪里来呢?这就要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进行材料的收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作家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也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通讯员,是不在编的新闻工作者。通讯员为报纸写稿或拍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见报。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稿件见报?这是通讯员们经常议论、研究和费神的问题。我给报纸当通讯员20余载,以前写文稿,近年文稿、图片一手抓,又侧重图片。近三年间,我拍摄的照片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32家全国性报刊采用89幅,新疆日报等省级报刊采用360多幅,从中摸到一点门道。要努力提高新闻敏感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有的通讯员在复杂纷纭的事件中能迅速发现新闻并拍到照片,而有的通讯员往往在新闻面前无动于衷,这是观察力不同,也就是新闻敏感的强弱不同。  相似文献   

5.
上蔡县东洪乡教师王立业来信问: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当新闻单位的通讯员?能发给通讯员证吗?对通讯员写的稿件会不会优先采用? 王立业同志: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因此,人民群众给报纸、电台写稿写信,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一种民主权利。我们知道专职从事采访的记者很少,而每天发生的新闻却很广泛,要及时传播读者关心的新闻和信息,这就要依靠亲  相似文献   

6.
教育新闻难写.容易空泛、干巴.可读性差,这是多数记者(通讯员)共同的感受:怎样才能将教育新闻写得生动具体,有可读性呢?第9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浚县少年怀揣“两证”出学堂》(原载《农民日报》1998年6月1日),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综观这条消息,从写作上来说.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学步一得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农民,有写稿的愿望和热情,但一篇篇稿件常如泥牛入海。我想,象我这样何只一个?希望贵刊多介绍些浅显易懂的写稿经验和采访知识。淇县北阳乡黄堆村斐海洋编辑同志: 我们乡里许多领导同志都想写稿。他们深知提高通讯员采写水平的重要性,他们理解农村新闻爱好者渴求学习的急切心情,所以给每位通讯员订一份《新闻爱好者》杂志。目前,农村有许多新闻爱好者新苗苗,但不知怎样把稿写好,所以都希望从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对此,不少通讯员认为只要好好写稿就行了。其实,这种认识还带有片面性。诚然,多写稿、写好稿是通讯员的重要任务,但如果仅限于此,而忽视全面履行通讯员应有的职责,稿件也是写不好的。时至今日,通讯员应当具有情况意识、报道意识、评报评播意识、发行意识和监督意识,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新闻单位加以实践,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通讯员。通讯员应具备的这五种意识,实际上也就是应当承担的五大任务。新闻单位与社会各界受众的联系,离不开通讯员队伍这一纽带与桥梁。而通讯员要尽到纽带与桥梁的责任,具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县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热爱新闻写作的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这些同志热情很高,但苦于“摸不着门”,入了门的又苦于水平提高慢。去年下半年,我们试订了几期《新闻与写作》,觉得很适合通讯员学习.于是,就由县委宣传部为全县骨干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共订八十份. 从订阅半年来的实践看,杂志对通讯员学习掌握新闻写作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新闻形式,提高新闻写作水平,起到了很好的辅导作用。县新华书店职工余报生,是个新通讯员,写了不少稿子,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采写新闻稿件,接触过数十家编辑部。从编辑部寄回的信函、退稿、赠报、稿酬等情况来看,大致感到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热忱型。有些编辑确能体谅通讯员的苦衷,通常见到有:对不采用稿件或发退稿通知单,或说明稿件下落情况;对刊用稿件,寄赠一份报纸、汇上稿酬。有些编辑部还从来稿中与通讯员沟通感情,不时寄些当前通讯报道要点和自家报刊的宗旨。对这些编辑部,我们感到亲切温暖,有时候,编辑部的一句话,能激起我们更大的写稿热忱。二、服务型。虽与通讯员未建立起密切关系,但编辑部都欢迎有份量有质量的稿子。有的不惜时间将文章结构推倒重写。当通讯员看  相似文献   

11.
工作中怎样才能出成绩?就是要永远保持“实习生”普遍具有的,对工作充满激情与好奇,始终保持谦恭的心态。二十一世纪一个倡导“快乐足球”的南斯拉夫教头米卢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看看今天的中国足球,我更相信米卢的这句话。几名通讯员在一起讨论怎样才能写好新闻。我的认识是:对于有志于新闻写作的年轻朋友来说,学点新闻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若照着新闻ABC去写新闻,那是一篇好新闻也写不出来的。古人云:“功夫在诗外。”这个“诗外”就是永远做新闻战线的“实习生”,对工作充满激情与好奇,始终保持谦恭的心态。香港凤凰卫视的闾…  相似文献   

12.
我和王清平同志一样,也是一位农村业余通讯员。关于贫困地区有无新闻这个问题,我也曾怀疑过。但4年多的实践告诉我,贫困地区不但有新闻,而且新闻还多着呢!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这些新闻呢?我的体会是唯有留心生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采访中,常听到一些通讯员这样讲:基层的生活平淡,凡人小事,获取的材料琐碎,老套,平淡,很难找到“起愣”的事,写不出有价值的新闻来。通讯员离“新闻源”最近,对基层的了解和熟悉如何,将决定着新闻稿件的质量优劣。那么,怎样才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和凡人小事中探求有价值的新闻呢?这就有一个如何观察与选取新闻素材的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由于外出采访的时间有限,新闻线索少,怎样才能采写到更多更好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专业新闻工作者还是业余通讯员,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面对一个或几个新闻事实时,怎样才能抓住其实质,使其成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这确实是许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自觉不自觉地在现实中探求的问题。的确,同样的新闻事实,有些人写了,很快即见诸报端,而另一些人写了,却变不成铅字。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以为,最主要的恐怕要数没有掌握好新闻角度的选取这一问题了。那么,如何选取新闻角度呢?  相似文献   

16.
每到年终岁尾,各新闻单位大多要评选积极通讯员并给予奖励。奖点什么好?我们金华日报在适当发放奖金的同时,还选择了一份精神食粮——《新闻记者》,作为给积极通讯员的奖品,花钱不多,却很有意义。选择一份新闻期刊作为给通讯员的奖品,供他们自学,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通讯员的培养。我们金华日报历来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认为这是办好报纸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诸多新闻期刊中,《新闻记者》长期坚持了“新闻社会化”的办刊方针,不仅面向新闻从业人员,而且面向社会各界;不仅着力发掘新闻界的新闻,从各个侧面反映新闻从业人员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把视  相似文献   

17.
转轨的体会     
“怎样才能写好通讯”?下乡采访,通讯员常常这样问我。这问题太大。我没有向通讯员“贩卖”《通讯写作》一书的内容,我知道类似的书,他们大都看  相似文献   

18.
嘿您可别笑我孤陋寡闻。我是天津大港油田井下公司的一名业余通讯员。1995年元月.公司领导为了鼓励我们多写稿、写好稿,特地为我们10名骨干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全年的《新闻三昧》,领导的用心可谓良苦;每年公司的报刊订阅费就那么一点,全国的报刊又那么多,为什么领导独钟情于《新闻三昧》?这足以证明,领导的慧眼不凡,《新闻三昧》的品味不俗。遗憾的是,当时偏偏碰上了我这个不识货的“刺儿头”。我不但不领情,反而说风凉话:“喊,什么‘新闻三味’。八成你们是看中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讲究快和新,“马后炮”过了时辰,岂不等于“瞎火”?其实不然,记者、通讯员常常会遇到“马后炮”新闻,而且又要不得不去写它。一些份量较重的新闻,通讯员写过见了报,因宣传效果不理想,还得重来。对这类新闻,我们的体会是,等待时机,巧取角度,精心采写,“马后  相似文献   

20.
本书以实用性、技巧性为特色。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懂新闻写作的规律,怎么能当记者、通讯员?不掌握新闻技巧,不能写好新闻,怎么能成为优秀记者、优秀通讯员?何况当今读者对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本书为培养记者、准记者、通讯员,或者为业余自修提供一本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入门书。侧重介绍最重要、最常用的几种新闻文体的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