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诗经》的毛传、郑笺、王逸的《楚辞章句》都注重解释作品中比兴手法的含意,为中国古典诗歌注释开创了释意的传统。宋代任渊《山谷诗集注》继承了上述传统,并克服了李善《文选注》"释事忘义"的缺点,结合作诗的背景,考证诗歌的本事,从而解释了黄庭坚诗歌中的典故与比兴意象的含意。作为"宋人注宋诗"这一文学现象中较早产生的作品,任渊重视释意的注释思维及其释意模式对宋代诗歌注释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兴”这一词其源头来自上古时期的乐舞.《论语·泰伯》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乃孔子心目中理想人生之写照.自此“兴”与诗教紧密关联,成为诗歌作用于人的基本方式.儒学思想史上,诸家对“兴”的定解多为熏染、道德教化、引譬连类;这种解释模式仅关注了“兴”之后效,而非“兴”之本体.引入胡塞尔现象学中时间境域的思想,“兴”之意蕴可以更为立体且更加本真,进而揭示出“兴”与传统、当下与主体多方位的关联而造就的大境界.  相似文献   

3.
张艳 《现代语文》2006,(11):123-125
《诗经》有六义,兴义为六义之一.关于"兴"的解释历来众说不一,聚讼纷纭.大致分为以下四派:(一)兴喻派.以毛亨、郑玄为代表,以喻义释兴.(二)兴以情立派.以刘勰为代表,他认为"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毛诗故训传》、《诗集传》和《毛诗传笺通释》对《诗经·邶风·静女》首章的诠释,对比性地探讨《诗经》研究范式的差异,并进一步解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楚辞》和《山海经》是现存先秦典籍中保存神话材料最丰富的两部书,其中的神话材料既各具特色,又有明显的趋同性,同时也存在着众多可以相互解释、相互补充的片断。它们载有相同的神山圣水神树,相近的神祇灵巫、神异禽兽,相似的长生不死思想与娱神习俗。从人类文化学角度考察,《楚辞》、《山海经》神话材料趋同揭示了这两部典籍在文化渊源上的同源关系。它反映了同一文化源头民族共同的原始神话思维。能够显示这种共同原始思维的原始文化就是以夏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6.
“位”是《周易》中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周易》观察宇宙、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原则。无论在《易经》还是在《易传》中,“位”都不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精神便是,符号性地看待宇宙人生,并试图把自然与社会归纳为一个理性的抽象的结构,以期用这样一种结构来解释具体的人生关头或人生经历。《周易》的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也是数学科学的基本精神,我们顺理成章地在数学科学中证明了它的合理性。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学说与实践中也得到了发挥和应用,如韩非有关“势位”的思想、孔子等人的“名位”观念,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所惯用的“名教”伎俩等。更有意义的是,《周易》这一思维方式对文艺学也有着极高的理论价值。这就是由此而推论出的艺术家生活视界的符号性问题。艺术家与生活、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文艺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了“艺术家生活视界的符号性”的观点,认为由于它生发于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基础,并符合辩证的逻辑,因而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古今文史典籍对《诗经》中反映对偶婚的诗篇予以研究,得出《诗经》时代有男女无媒结合、入赘之婚、男女结合后可自由离散的现象,即是上古对偶婚遗存形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诗经》中所收诗篇的涉及漫长的时代、广阔的地域以及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因此才使《诗经》中体现出婚姻习俗的多元化。其中,自然会有对偶婚的残余形态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杨简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的高徒。《慈湖诗传》是杨简在《诗经》方面的论著,是宋代直接宣扬理学思想的《诗经》研究著作,也是废序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在《诗经》名物训诂方面有独到贡献。杨简怀疑《诗序》对诗篇的解释,用心学等思想解释《诗经》,导致了对诗义的随意曲解。  相似文献   

9.
诗歌的意象是人的内在意识情感同外在自然物象在相关前提下的融合统一,诗歌的这种思维过程正是意象思维的具体体现。《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广泛,其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与意象思维的高度和谐统一,是《诗经》艺术成就的高度体现。一、赋与意象思维在《诗经》的赋、比、兴三法中,赋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其特点是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然而这种写法并非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叙写人物思想言行,或典型的事物、场景给人以启迪,令人遐想。《诗经》中用赋的手法创作的许…  相似文献   

10.
以“诗”证《诗》是《诗经》评点的方式。这种方式以后代诗歌与《诗经》诗篇进行比较或印证。它不仅用于解释诗义,分析诗歌风格,还从诗歌的历史发展的视角寻找《诗经》与后代诗歌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易于评点者传达其审美感受,还可指点读者理解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清代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一书,使用了大量《易》学材料来注解《诗经》,可以称为“以《易》解《诗》”。这一解经方法,是对东汉郑玄“以《易》笺《诗》”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陈奂的“以《易》解《诗》”,主要包括三种方法:一是用《周易》训诂《毛诗》字义,二是用《周易》解释诗旨,三是用《周易》补正《诗经》中的礼。陈奂对《周易》的一些申发与补正,能够推动《易》学的发展,拓宽《易》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郑笺》的训诂研究郑玄首先是一个训诂学家,他对毛诗的笺注不仅训释字词,贯通诗义,而且开创义例,垂范百代。因而这方面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这方面黄焯的《毛诗郑笺平议》是一力作,此书是作者用平生精力所著,对毛注与郑笺综合前代意见,出以己意,其中有许多新见与发现。但此书对《诗序》过分推崇,依旧遵循《诗序》之说,对诗的原意理解时有偏废,对《郑笺》有矫枉过正之失。冯浩菲的《毛诗训诂研究》对《郑笺》的训诂理论、训诂体式、训诂条例加以归纳,全面总结了《郑笺》的训诂学贡献。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郑学丛著》是20世纪郑学整理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这部著作从六个方面对郑学做了全面论述,关于《郑笺》内容分散在书的各个章节中。可以说本书为后人进一步研究郑学开辟了道路,书中注重实证的治学方法对学人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的“比”、“兴”即是创作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学因素,是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伦理功能。“兴”具有更多的艺术因素而超越了伦理的范畴,它直接连接了万物与人类自我,而在自我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观照。  相似文献   

14.
《诗序》中各诗篇的序有三百十一篇,与现存的篇目相应。其本身是脱离《诗》经由口头到定篇单独流传的,后人将其割裂开,或加以补充修改,配到每篇诗的下面,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式:序分置每篇诗下,先标明篇题,再叙说诗意[1]。《诗论》谈诗篇,形式更为自由活泼,多将几个篇目合而论之,贯彻一个统一的思想。如“《关雎》之改,《樛木》之时。《汉广》之知,《鹊巢》之归,《甘棠》之保,《绿衣》之思,《燕燕》之情,  相似文献   

15.
“无”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老子》中的“有无相生”“有生于无”以及“无为而无不为”,这些思想又可以在《易经》中寻找到思想资源。“有无相生”的思想源头是《易经》对“对待之象”的辩证认识与“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在“有无相生”基础上产生的“中空的无”的思想及《易经·大有》卦象可以看作“有生于无”的思想雏形。  相似文献   

16.
《周易》虽然起源于占筮,但它凝聚了先哲对自然和社会的见解。从《左传》解《易》,可以看出《周易》的辩证观点和思想内容,对先秦史学的积极影响。《左传》反映先秦史官利用《周易》的变通观点,认识历史在不断变革中发展的普遍法则;反映史官通过占筮说卦,在观察事实的基础上,用《周易》辩证的思想方法,预断历史前途。先秦史官还借助《周易》对古代社会生活的记载来说明历史;通过解《易》,展开对人物的评论。《左传》有些解《易》内容,还表达了“物生而后有象”的朴素唯物思想,反映出当事人重客观实际,不一味迷信占筮的现象。先秦史官通过解《易》说史,吸收了《周易》的合理内核,锻炼了辩证思维,培养了变通史观  相似文献   

17.
冯至的《十四行集》和《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学与哲学发生关联的特殊个案。在《十四行集》中自然的传统文学性质和哲学含义发生了变迁,《山水》在结集意愿和创作实践上都可以认为是《十四行集》创作思想的一种丰富的延续。这表明了冯至在不同文体中探索自然与人关系的努力。历史小说《伍子胥》表明了作者在另一方向上的努力:对人与社会关联的哲学把握,它与《十四行集》、《山水》一同构成了冯至在文学、哲学与现实问寻找精神的美学图景。  相似文献   

18.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19.
韩囡 《文教资料》2011,(36):44-45
郑玄《礼记注》与《毛诗笺》中的诗说多有不同之处。《注》、《笺》诗说矛盾的原因有注《礼》时随文释义、笺《诗》时注入礼义、过分尊崇《诗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诗经》的"感兴"原理起源于《易经》"兼三才而两之"的宇宙观。古人在这种宇宙观指导下观察宇宙人生,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感",即由单纯的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发展到对内部身心的体验。"观感"的结果是人对天地万象的意义有了极深沉的领悟,并随之产生了"感兴",进入天人一体的意义世界。《诗经》《易经》的意义系统是贯通的,《诗经》之"兴"绝非随意,物象与情感间皆有固定的联系,"取象立言"是"兴"之真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