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复杂、器材多样、学习难度较大的教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重组,实现了一节课教会学生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通过与非线性主干方法的良好衔接,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背越式跳高的非线性主干教学方法的核心教学步骤1.一步助跑起跳过杆所谓一步助跑起跳过杆就是将起跳脚置于身后,起跳脚向前跑出一步的同时完成起跳、过杆、落垫。这一练习可以强调学生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衔接:起跳脚应该采用脚后跟先着地向前滚动式踏跳,同时还要加上起跳脚的外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项技术动作,如果不设计“一步助跑”技…  相似文献   

2.
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是直线助跑后迈步起跳,两臂和摆动腿快速摆动配合,起跳腿充分蹬伸,过杆后摆动腿先着地,屈膝缓冲。整个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环节。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先从腾空过杆和落地技术着手粗线条地教会学生跨越式跳高方法,再从助跑、起跳技术细线条地精加工,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学校业余跳高水平提高缓慢,尤其是背跃式跳高,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大致可分为:助跑快,没起跳,只能平飞过杆;助跑慢,依靠背弓勉强过杆;利用助跑充分起跳并轻松过杆,三种情况。出现以上状况的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尽管目前在背越式跳高的具体教法和手段的运用上不尽相同 ,但在教学的走向与程序方面 ,主要表现有 :1)助跑→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完整技术的顺向教学程序 ;2 )起跳助跑 1~ 4步起跳→过杆落地助跑 4步起跳的完整技术的中间突破教学程序 ;3)过杆落地→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完整技术的逆向教学程序 (表 1)。上述 3种不同程序的教学孰优孰次 ,迄今尚乏充分的依据定论。表 1 各种《田径》教材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步骤分类及内容一览表类别教 学 步 骤第 1类1.使学生了解背越式跳高技术2 .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3.学习和掌…  相似文献   

5.
本课亮点:1.巧妙运用体操棒学练跨越式跳高。运用体操棒学练原地摆腿、起跳练习、上步起跳过杆、助跑起跳过杆等练习,让学生体会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解决本课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之难点。2.尊重差异,区别对待。根据学生技能或素质水平进行分层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通过"分类学练,达标升级"的分层教学法,技能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可以分成助跑、起跳、过杆这三个步骤,教师可以通过专项训练,指导学生逐个突破。在助跑环节要设计组合训练和计时训练,提升他们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在起跳阶段要引导学生掌握缓冲蹬伸的技术要点,学会协调身体,掌握转身动作;在过杆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立式练习、仰式练习形成腾空感,提升腾空过杆的能力。经过专项训练,学生能循序渐进,真正掌握背越式跳高。  相似文献   

7.
跨越式跳高整个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这四个环节。笔者采用倒叙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先进行起跳过杆技术的粗线条教学,然后进行助跑、起跳、过杆、落地技术的精细加工。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这一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在跳高教学中,因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点也就不同,而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就截然不同,笔者根据背越式跳高教学的全过程,就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以论述,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一、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在跳高教学中,学生的自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发挥学生的自身素质,尽量发挥最大潜能是教师上好教学课的基础。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自身条件,力求技术尽量完美,但应将教学重点放在自然助跑、自然起跳、自然过杆上。应当指出的是,这种自然是有条件的,它…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即在弧线助跑的延长线上放脚完成起跳动作,使人体腾起后形成一处向上、向前的切线抛物线运动轨迹,上身背对横杆完成背弓的过杆动作。较合理利用起跳后人体所获得的有限高度完成好背弓过杆动作,则成为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掌握好背弓动作,又与准确的弧线助跑适宜起跳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一)教师只了解总目标,没有确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课例:跨越式跳高(第九次课)知识目标:学生能懂得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的方法及作用。上述案例教师只了解跨越式跳高单元教  相似文献   

11.
助跑是跳高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研究助跑技术,一定要把助跑和起跳以及过杆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跳高全过程这个整体中来看助跑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时出现的错误动作,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训练和自己的实践,发现了助跑技术中的常见错误.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纠正方法。并证明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背越式跳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背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技术高,动作难,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难以掌握。笔者在近三年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倒序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此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倒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完成某项技术动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按反向的顺序,即由后向前的顺序进行教学,最终达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教学目的的练习。一、倒序法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教学顺序(l)让学生初步了解完整技术动作。(2)学习掌握正确的肩背落地技术,狠抓杆上技术。(3)学习掌握过杆和起跳相结合技术,狠抓过杆和起…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跳高技术,其基本任务是运用自身能力,通过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动作形式,使身体重心越过一定高度的横杆,各个部分的技术难度较大。由于受传统起跳理论影响,中学生跳高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背越式跳高助跑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对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教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笔者正是基于此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校是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多年来,在学校业余田径训练中,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在跳高项目训练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是自己多年来,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教练体会: 一、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步骤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初步建立正确动作观念,初步掌握起跳技术和原地模仿过杆动作。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掌握半程助跑起跳技术。初步掌握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第三步,提高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初步掌握全程助跑技术。第四步,提高全程助跑的准确性。掌握和改进跳高完整技术。第五步,提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能力。提  相似文献   

15.
张春美  冯晶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1):67-67,70
从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背跃式跳高教学行之有效的教法及辅助练习,为提高跳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中,过杆技术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过杆技术的示范动作难以在空中停留,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固定的参考模式,使过杆技术不易掌握。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跳箱和海绵垫子的有机结合,使过杆技术的教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效果较好。现将教法简介如下:器材及摆放:高层跳箱一副,小弹跳板一块,跳高海绵包一块(2×4 m),摆放如图1。一、分解练习与体会1.起跳与上箱:让学生借助于弹跳板体会起跳后,身体向高处“旋”起的动作。找到身体重心沿切线方向,向横杆飞的感觉,如图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时会产生一些错误动作,而这些错误动作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纠正,将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及教师的上课质量。 一、助跑方面 1、助跑最后几步减速,有拉大步、捣小步现象,节奏紊乱 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怕杆,不敢跑,起跑时精神不集中,助跑节奏掌握不好。 纠正方法:调整弧线半径和助跑距离,开始助跑时节奏稍慢  相似文献   

18.
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时会出现:起跳点不准、助跑与踏跳结合不好、摆动腿向上上摆不够、过杆时碰掉横杆、两腿过杆的先后顺序不明确、起跳和落地时没有缓冲、弹跳力不好、起跳向前冲以及对横杆的畏惧心理等。这些都是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它们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跨越式跳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一 般采用先双脚跳背越式过海绵垫和过杆练习,待背越挺髋、后屈膝、压肩、收腿过杆动作熟练掌握之后,再通过短助跑单腿起跳等背越横杆的练习巩固背越式过杆技术。而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过杆技术有较大差别,所以学生尽管双脚起跳背越式过杆技术已经掌握了,一进入短助跑单脚起跳过杆总会出现一些技术变形,成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的一个难点。 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横杆的判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单脚起跳不像双脚起跳那样背对横杆,而是身体侧对横杆,在空中要转体形成背对横杆姿势,所以在起跳中要注意有助于空中转体的动能形成。第二,  相似文献   

20.
刘鸿英  莫静 《体育科技》2023,(3):10-11+14
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如何采取多元和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可充分感受到背越式跳高运动的乐趣,促进训练效果的提高进行探究。提出背越式跳高训练可从夯实助跑训练、强化起跳训练、重视过杆训练、关注落地训练几个方面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