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中国修订版,对深圳市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运动员赛前的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较高比例的运动员赛前情绪处于不良状态;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自尊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的心境状态有显著性差异;来自城市的运动员和来自农村的运动员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项目的主效应不显著,但在疲劳、抑郁以及自尊感方面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资料、实验测试等研究方法,对体能主导类项群不同运动项目及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下肢蹬伸最大力量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优秀组男女运动员以及一般组男运动员存在着项目间差异,一般组女运动员蹬伸最大力量未见明显的项目间差异;不同竞技水平间,只有男子举重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运动项目的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间,蹬伸最大力量发展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训练后的尿液代谢组学代谢物特征的研究,分析运动员运动训练后的代谢物变化与运动训练状态监测心理量表评定值的关系,探究运动训练负荷对运动员的影响。方法:以山西女子柔道队18名参加日常训练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1H核磁共振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法指认运动员尿液代谢组学代谢物,并对积分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了解其尿液代谢物分布特点;向运动员发放运动训练状态监测量表;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运动员尿液代谢组学代谢物峰面积值的差异性,分析运动训练状态监测心理量表评定值间的差异性。结果:1)在1H NMR的主要化合物归属中共指认出24种化合物。采用PCA散点图观察样本的聚类特征,将除2号样本外的其余17个样本分为3个组别(A、B、C组);2)A、B、C组在所指认的代谢物缬氨酸、谷氨酰胺、琥珀酸、胆碱上有显著差异(P<0.05),A组的峰面积均值较大;3) A、B、C组在心理疲劳上有显著差异(P<0.05),A组...  相似文献   

4.
影响武术运动员训练积极性主要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心理学、管理学角度,研究剖析了影响武术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运动员群体、运动员自身状况、教练员的行为态度、社会家庭的支持、激励因素、竞赛条件等六个主要因素是影响武术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主要方面;不同群体武术运动员对各主要因素判别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RPE评分、运动成绩测试、心肺功能测试及心脏内分泌激素放射免疫法检测等方法对运动员心脏功能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表明:(1)穴位离子导入能明显改善运动员的主观感觉,提高专项成绩,改善心肺功能,降低无氧闲心率,提高有氧耐力,推迟心源性运动性疲劳的发生;(2)穴位离子导入可改善运动员心脏神经肽ET和CGRP的分泌,使之向更有利于适应运动负荷的方向发展。结论是:(1)心源性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2)穴位离子导入能多环节、多层面地保护心肌和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延缓疲劳产生和促进疲劳消除。  相似文献   

6.
刘子众 《体育科学》2005,25(6):33-3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358名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特征性运动自信心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17~20岁高年龄组运动员的特征性运动自信心水平好于12~16岁的低年龄组运动员,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优秀组运动员的特征性运动自信心水平好于一般组,且差异非常显著;场上不同位置的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特征性运动自信心水平没有差异;运动员在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特征性运动自信心发展变化不大。但在少年向成年过渡这个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的特征性运动自信心发展变化较大,且呈逐渐增强趋势;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特征性运动自信心的影响因素主要由心理优势、竞技能力、社会榜样、战略与思维决策、价值观、裁判影响、经济务件和文化水平等因子组成。  相似文献   

7.
田径、举重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反应力量测试手段和方法,对191名田径、举重运动员和普通人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1)田径、举重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测试结果未能表现出运动项目和竞技水平间的显著性差异;(2)跳深实验中,适宜的下落高度随着性别、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差异较大,因此,判定适宜的下落高度时,最好具体分析,因人而异;(3)起跳时间对于判定适宜的下落高度也有一定影响,准确的适宜下落高度的判定,对于反应力量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投篮命中率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女子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提供参考。方法:以16名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人,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能训练,实验组在常规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入核心力量训练,共持续8周。对训练前后两组运动员的定点投篮、1min跳投和运球急停跳投进行测试。结果:实验前两组运动员投篮命中率各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对照组投篮命中率各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变化不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实验后定点投篮命中率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与实验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1min跳投命中率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运球急停跳投与实验前相比提高幅度较大,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定点投篮命中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1min跳投命中率差异显著(P<0.05),运球急停跳投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定点投篮命中率影响不大,但是对在不稳定状态下的1min跳投和运球急停...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足球队教练员领导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运动领导行为量表》(简称LSS)对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喜爱的及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进行了测量与研究,分析了领导行为维度指标与运动员特征。教练员特征及比赛成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运动年限和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对教练领导行为的喜爱程度不一样;年龄、执教年限或运动年限不同的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之间差异显著;不同成绩组球队运动员喜爱的及其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女子篮球运动员16PF常模标定及人格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部分女子篮球运动员16PF人格因素测试结果研究得出女子篮球运动员与全国成人女子在16种人格特征比较中有多项存在着显著差异,反映了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独特性;女子篮球运动员人格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高,希望成就超过普通人;运动健将与一般运动员相比,有5种人格特征存在差异,其中,稳定性、恃强性等因素差异显著,运动健将具有比赛所必需的人格心理优势;成为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需要通过多年努力,最佳运动年龄阶段在23~27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