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国 《青年教师》2004,(11):28-29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小学老师,又应该怎样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积极倡导“校本科研”的今天,许多老师仍然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很多老师都把教育科学研究当作非常  相似文献   

2.
我们班于今年八月底下放到北京郊区四季青人民公社突行半工半读,参加公社化运动。下乡前对党的教育方针也进行了一些学习,但是,在同学们的思想上对有些问题还搞不清楚,在同学中还有争论,如:像我们这样“正规”的大学能否突行半工半读?劳动锻炼和学习、科学研究是否有矛盾?是否会降低学习、科学研究的质量?怎样把劳动锻炼、思想改造、社会工作和学习、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学习、科学研究如何从实际出发等问题便存在着争论,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成为能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中心问题了。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最为重要的两项职能,但较长时间以来这两种职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协调二的矛盾,既突出教学的主旋律地位,又要加强科学研究,本从确定学校、专业、课程等的定位入手,通过定位理清科研与教学的几个关系,为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找到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2(2):F0002-F0002
科学研究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可以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得心应手,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虽说教育科研工作并不等于教育决策,但是教育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难题和矛盾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处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守信 《教学研究》2004,(4):317-319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最为重要的两项职能,但较长时间以来这两种职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协调二者的矛盾,既突出教学的主旋律地位,又要加强科学研究,本文从确定学校、专业、课程等的定位入手,通过定位理清科研与教学的几个关系,为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找到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论坛》2006,(12B):69-70
为了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进程,深化教学改革,我校于2001年承担了成都市“十五”教育科研课题《主题探究学习的操作措施及其教育教学矛盾处理的研究》。此项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探究性学习和传统教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循着这条主线,我们在研究中探索出小学教育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在跨文化语境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诸多困境、矛盾与挑战。在日常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从业者如何以文学研究的手法,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系统、不同学科之间创造一种崭新的关系,值得深思的问题。此外,如何运用理论?如何处理东西方方法论的不同?如何解决理论与文本之间经常存在的紧张关系?也是学术界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当探讨并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梁旭 《物理教师》2001,22(9):1-3
目前学生实验课的教学现状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的主要问题是:尽管各校都开设了学生实验,为什么学生的实验素质仍然不高?为什么高考考的是规定的实验内容,但学生的实验得分仍不理想?在实验课上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验课中如何使实验技能培养与创新意识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自从我校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科研课题“高中生学生实验技能的落实”后,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我们的研究将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现代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学中存在着多种矛盾:如何提高法律常识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如何通过法律常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案说法,以事明理,通过具体的法律案例或实践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不仅可以使法律条文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而且有助于活化教材,改革传统的概念教学,使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更好地融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  相似文献   

10.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引导学生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探究过程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那么,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本人结合青岛版《科学》教材实验的实践和体验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我这里尝试为大家今后学习和研究教学论提供若干线索作为参考。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一个永恒的矛盾和课题;第二,三次大的论争;第三,两项很有意义的研究。一、一个永恒的矛盾和课题整个教学论就是为解决一个永恒的矛盾和课题而存在而发展的。这个永恒的矛盾和课题是什么呢?就是青年一代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而时间精力很有限。这个矛盾进而转化为客观上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不断地更新、提高与现有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改革的根据和动力。我们为什么要搞教学改革呢?就是因为存在这个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成为历代教育家们呕心沥血研究的课题。简单地说来,就是不断改造既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追求的目标就是使教学效果由少、慢、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调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菊玲 《吉林教育》2008,(7):106-107
教师、幼儿和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过程也同其他事物发展过程一样,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支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这一主要矛盾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幼儿的学,教师毫无疑问的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形成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通过教师有效的调控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改革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突破口在哪里?通过对我省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研究,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一个识汉字同学汉语(口语、书面语)的矛盾,其它矛盾都受这个矛盾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省从1982年新学年起,在佳木斯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听到不少教师这样的话:“整天忙于教学,哪有时间搞研究?”这话道出了教学与研究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是怎样处理好这个矛盾呢?俗话说得好,事在人为。我写这篇文章,是谈点切身体会。教学与研究,存在着矛盾。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学能促进研究,研究又能促进教学。我国古书《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把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论述得非常清楚。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矛盾表达法?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和讲授这个方法呢?矛盾表达法能给人一种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中的奇妙效果,它是语言中一种奥妙生动的修辞方法。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碰到这种情况,如果不懂矛盾表达法,就难以透彻地理解,因此掌握矛盾表达法有重要的意义。矛盾表达法更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的基本矛盾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对教学基本矛盾的揭示,仅凸显了矛盾的认知性方面。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厩同时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由此,对教学基本矛盾提出了情知统一的新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厩,前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涉及可接受性问题;后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的具体需要之间的差距,涉及乐接受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内容多、任务重而时间紧是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中突出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进行成功高效的复习?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现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坚持“注·提”实验识字教学的三条途径拜泉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冯大田多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学语言同学汉字的矛盾。其原因是小学生“以识字为重点”的传统观念和教学模式制约了儿童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小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的识字、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十分重要,而教学现状却存在许多的弊端,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如何改进课堂提问?本文联系语文教学实际试归纳出如下几种方法。 设置“矛盾”与“疑点”,引起思考 这里的矛盾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本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辟之处。如《十里长安街送总理》中有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杨槐树,焦急而又耐心  相似文献   

20.
一、高考数学科改革的进展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大学入学考试研究和工作的重点:一是解决考试与教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发挥高考对中学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二是考试自身的科学研究,包括考试目标的确定,题型功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