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综合辩证论“减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学业负担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负担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其核心是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目前,在“减负”问题上,存在着“减负”就是没有学习负担;“减负”就是教师轻松,甚至意味着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减负”就是不要考试;“减负”与家长无关等误区。科学“减负”,应坚持“标本要兼治,软硬一起上、减加一齐做、内外共同抓”的原则,使“减负”工作真正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减负”,依我之见,不只是减轻学生的过重的学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校、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环境相对宽松、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求知心态,才是“减负”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隐性负担),这是广大教育工作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对中学生“隐性负担”的成因进行研究,并寻求有效的“减负”策略,对于引导人们对中学生负担的关注由学业负担(显性负担)深入到心理负担(隐性负担),进而全面“减负”,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无疑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学生来说,“负担”不只是课业之“负担”,更有学习心理之“负担”,我们在提“减负”时,往往只简单的想到要减学生课业之负,而对其心理之负担往往忽视。学生每天要在课堂上坐六、七个小时,还有早晚自习等。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语言干巴无味,把学生的脑袋当作盛知识的容器,只管往里灌,学生的心理负担必然极重,对学习会感到厌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
落实“减负”的初衷,是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减轻作业或学习上带来的心理负担。“减负”既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要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或心理负担,老师就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  相似文献   

6.
试论合作学习与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显形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等方面,其弊端已经被人们所认识,这便有了我国教育界新千年头件大事——“减负”。然而,减负不能单纯依靠减轻学生学业量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承受的“隐性”负担——心理负担若不设法减轻,减负就不能根本实现。  相似文献   

7.
对于学生来说,“负担”不只是课业之“负担”,更有学习心理之“负担”,我们在倡导“减负”时,往往只简单的想到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对其心理的负担往往忽视。学生每天要在课堂上坐六、七个小时,还有早晚自习等,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语言枯燥无味,把学生的脑袋当作盛知识的容器,只管往里灌,学生的心理负担必然极重,对学习会感到厌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计德华 《上海教育》2000,(11):25-25
学校领导作为教育管理者在实施“减负”中的主要职责是引导教师、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减负”的现实意义,并探索“增效”的具体途径。“减负”的真正含义和目的是什么?是否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一些,课后少布置作业就是“减负”?学校领导对此首先应有正确的认识。为此,我校行政班子在开学前就“减负”工作进行了三次专题研讨,达成共识,并确立了工作目标和措施,我们始终坚持:“减负”所要减的应是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即减去那些与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发展没有关系的怪题、偏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全国教育“减负”的大背景下,在许多学校里,学生课业负担的确有所减少,但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因此,减负不仅要减“有形的”不合理的学业负担,而且还要减掉“无形的”过重的心理负担。 一、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 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育者对减负的认识不一致,影响减负的实效性。由于受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对减负问题认识不统一,造成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不统一,出现了多重矛盾。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0.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负担分为显性负担与隐性负担两类 ,包括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三方面。其成因和表现各异 ;学生负担过重是个相对概念 ,应具体分析 ;减负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一致的 ,减负并非取消考试 ,并非无负 ;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减负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减负”作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放下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轻装上阵,实现其素质的全面发展。怎样在不增加甚至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的?这就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然而,“减负”与“增效”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美国近代教育史上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对学校教育进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改革,虽然给儿童减了“负”,结果导致了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从而引发了教育领域内的回归浪潮。我国十年文革期间,学  相似文献   

12.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很多年,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表现为绝对负担量大而心理承受力小、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强迫、被动地苦学、累学和厌学。其实,“减负”并不单纯是小学生课业负担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要攻克这个“教育顽症”,需要全社会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3.
减负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也是解决的难题。那么,减负应该减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源自哪里。一是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给学生增加的学习负担;二是由于教师和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而给学生造成的学习上的心理负担。如果单纯从作业量上去理解减负则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减负”应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缩小班级规模 ;平等对待学生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习兴趣等五个方面着手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减负”应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缩小班级规模;平等对待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等五个方面着手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生负担与减轻学生负担问题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所关注的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一直到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回溯我国半个世纪以来所进行的“减负”历程.今天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学生负担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我国半个世纪“减负”问题的历史回溯与思考,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学生的负担问题,提出和实施有效的“减负”应对策略,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与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易明成 《课外阅读》2010,(11):84-84
提高学习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过重的负担是制约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减负”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措施之首,“减负”包括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过重的心理负担两个方面。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来之于传统的、机械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 2月 1日 ,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以近期连续发生在中小学学生和家长中的几起恶性事件为例 ,严肃地指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 :“有些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削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造成了不良后果”,“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 ,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那么 ,该如何贯彻江总书记的指示 ?面对“减负”的重任 ,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 ,“减负”对社会的要求。要增加教育投资 ,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把高素质的人才吸纳于教育…  相似文献   

19.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很多年,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表现为绝对负担量大而心理承受力小、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强迫、被动地苦学、累学和厌学。其实,“减负”并不单纯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要攻克这个“教育顽症”,需要全社会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减负”的呼声在神州大地响起。如何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成为全面发展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已成为全社会探讨的热点话题。当然,学生负担过重的因素很多,但是笔者认为“负担过重”的问题更是一个“心理”概念。主要表现在: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过度的学习焦虑、学习动机水平低、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意志力、学习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对于一个“心理脆弱”的学生来说,即使是合理的学习负担也会觉得过重。因此,要解决“负担过重”问题,就应帮助学生摆脱被动紧张的心理负担和焦虑,加强学生的心理负担承受能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感受求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学会克服困难和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实施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