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种重要尝试.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如何从工作实际出发,针对新信息环境的特点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简述学科馆员概念和职责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基于Web2.0技术创新个性化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介绍了“学科馆员”内涵及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科馆员”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包括“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智能管理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知识智能导航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合作咨询服务模式、“学科馆员”重点学科用户个性化Web定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校图书馆如何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杨丽馨 《情报科学》2003,21(3):258-259,262
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出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观念,选拔好优秀的“学科馆员”,寻求院系的支持,借鉴他馆的经验。努力开创良好的工作开端,持续改进“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英敏 《情报科学》2008,26(5):792-794
学科馆员制度经历了初试已进入发展成熟阶段,为教学科研人员所信任和依赖。为了更好的延伸这项服务,要实行主动性个性化服务,馆员持证上岗,实行完全免费服务,学科馆员要成为“信息家”,才是未来学科馆员制度的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5.
郑颖  方曙  王雪燕  杨志萍  陈漪红  王春 《现代情报》2007,27(11):32-33,37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充分满足个体需求为宗旨,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一种服务方式。作者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对自身的服务内容:资源推送、咨询服务、信息环境建设、信息能力培训和学科情报研究等几方面的个性化服务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学科化服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应适应信息水平的不断发展提供不同层次的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这不仅对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升华拓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资源建设的个性化,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开展在线学科咨询、建设个性化学科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当前国内医院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情况,以及构建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体制的紧迫性,提出了设立医疗人士讯息个性化服务体系;全力开发学科馆员在设立顺应读者个性化要求的馆藏文献资源中的用处;实行个性化的深度文献服务;给医疗人士发放讯息搜索技术训练及指引等学科馆员执行个性化服务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迎来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从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提升学科馆员服务素质、建设专业化的学科服务平台和推送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阐述知识服务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措施:引入知识管理模式来建立知识服务的组织管理机制,寻求支持知识服务的技术机制;确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念,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建立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模式,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建立各类文献信息知识库和导航库;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学科馆员式服务;培养知识型馆员,建立知识服务团队;重视对用户的开发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深化文献信息服务与管理的新举措。论述了学科馆员的职责及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