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档案》2009,(5):40-57
四川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档案不仅馆藏量丰富,而且内容丰富独特,作用无可替代,因为现存的清代中央政权档案卷帙浩繁、数量庞大,而地方政权——州县衙门档案数量则极为稀少。四川省清代州县衙门档案中不仅有现存数量居全国现存清代县级衙门档案之首的巴县衙门档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清代河南巡抚衙门公文档案的类型、版本以及档案中的浮签、眉批和公文投递方式.这些档案不仅对研究清代的河工和捻军起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巡抚衙门的文书制度和行政运行机制也极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晓春 《历史档案》2007,(1):131-132,135
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保藏有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17882卷,是清代南部县衙行政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记录,是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外交等在地方的缩影.档案时间跨度为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没有断代,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而且,档案涉及的地区广泛,辐射川北,全川,西南以至内地许多地方.南部县衙门档案按形成时的原始形态分类保存,吏、户、礼、兵、刑、工、盐七房档案完整,档案形成的固有联系得到尊重,极具原始性、系统性.其内容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清代河南巡抚衙门公文档案的类型、版本以及档案中的浮签、眉批和公文投递方式。这些档案不仅对研究清代的河工和捻军起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巡抚衙门的文书制度和行政运行机制也极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四川各级档案馆保留的大量清代地方县级衙门档案,以存载清代历史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著称,是我国现存清代地方历史档案中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清代四川巴县衙门档案和南部县衙门档案。巴县档案计11.3万余卷,保留了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资料,记载了清七朝175年的历史。南部县档案,计1.8万余卷,约10万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四川省档案馆召开档案编研工作座谈会,广泛征求进一步加强馆藏清代巴县衙门档案和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建议。省档案馆副馆长罗亚夫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上,省档案馆编研处介绍了馆藏巴县衙门档案和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的整体情  相似文献   

7.
该文献形成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共571件,保存于甘肃省档案馆。该档案记载清代末期中央、地方各级官府衙门和德商  相似文献   

8.
清代典史的研究,是清代县级政府衙门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现有论在论及清代典史时,多从其职责、数量、品级等方面着力。而本则依据“地方献宝库”——《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具体探究清代前期典史衙门内部的衙役设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05,(2):24-25
清代阿拉善霍硕特旗札萨克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提供)阿拉善霍硕特旗档寨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系统的清代蒙古札萨克衙门档案。此印由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赐予该旗首领。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清代县级衙门档案资源丰富,代表性的有清代巴县衙门档案和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这些档案是清王朝国家基层政权组织——县级行政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记录。其中,有大量的诉讼档案,对诉讼活动全过程记载尤为详尽,从百姓呈递状纸、县衙传签提讯、中间穿插胥吏差丁堪舆调查、验伤验尸、提取司法证据、到控辩双方互控再诉纠纷,最后由知县批写判词,当堂宣判,无不齐备。在这些诉讼档案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卑微的  相似文献   

11.
郭春芳 《历史档案》2004,(3):125-127
珲春副都统衙门既是清代八旗驻防的军事组织,也是清政府在东北地区成立的一个行政机构,在长期政务活动中形成珲春副都统衙门全宗档案。这些档案曾经被沙俄掠去,1956年由前苏联政府归还中国,现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为研究中外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史等方面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2.
嘉陵江流域保留有较为丰富的清代地方档案,以著名的《南部档案》和《巴县档案》为代表,包括其他一些零散的清代地方衙门档案,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河南大学教授段自成和李景文主编的《清代河南巡抚衙门档案》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河南大学图书馆所藏"河南巡抚衙门档案"全文标点、题名,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和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立项项目的重要成果。"河南巡抚衙门档案"包括乾隆年间的河工档案以及咸丰至同治年间的军务政务档案,档案文种有奏折(稿)、上谕、札件、咨文、禀帖等,共9函17册,约100万字。乾隆年间的河工档案内容主要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至四十九年黄河河南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完成与项目管理的整理方式、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团队和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密不可分.本文详细介绍了馆藏清代河南巡抚衙门档案的内容及其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湖北档案》2007,(6):F0003-F0003
2003年10月,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申报的《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正式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6.
张晓霞 《兰台世界》2013,(19):143-144
<正>巴县婚姻档案是清代巴县衙门在行政管理和诉讼处理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真实的历史记录,共计6000余卷。这些档案是当时当事直接形成的,并不是事后根据记忆或者传言编写的,具有图书、报刊和其他各种文献不能代替的特殊地位,价值珍贵,绝不亚于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档案和私家档案。它不仅是清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还是清代地  相似文献   

17.
陈倩 《兰台世界》2020,(4):156-160
档案资料是盐业史研究的重要参考物,也是厘清盐业史相关问题的重要佐证物。在食盐专卖的古代中国社会,私盐处于地下交易状态,大多官方史料对事件本身记载有限,重点从宏观层面讲述贩私的原因以及惩治贩私行为的国家与地方法规等,而档案资料则详细记录了贩私案件本身,是十分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作为我国清代档案中价值珍贵的县衙门档案,保存了大量盐业记录,其中包括诸多有关私盐的记录。通过梳理这些档案,可以在总结清代巴县私盐特点的同时窥见四川私盐问题并佐证相关史料。此外,《清代巴县衙门档案》还有研究盐商缉私、丁宝桢改革盐务、贩私惯犯等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四川档案》2007,(4):40-41
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南充市档案局(馆)在抢救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孔府档案是指今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保存的孔氏家族在明代至民国时期对内、对外活动中形成的文书档案,它具有历时长、数量多、形式独特、涉及地域广等特征,价值极高,有"西有敦煌文书,东有孔府档案"之誉①.就文书而言,其手本②、札付、启状、勘合等均少见于清代州县衙门档案,极为珍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书吏是清代中央和地方各级衙门科房中专门从事文书处理和档案收贮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国家机关的正式雇员,其称谓因职属衙门的地位及性质差异而各有不同,但在许多上谕及政府公文中,常常统称为"书吏"、"书办"或"经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