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字的合并是汉字变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合并发生的途径有很多种,有义近而合,有音近而合,还有形近而合等。因为形近而产生的合并字为数不多,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一定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在研究汉字的简化以及今后汉字的规范化整理工作中,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古今字便是汉字演变形式之一。古今字是指在表示某一相同意义上,形体不同,且先后出现于不同时代的字。鉴于一些汉字所承载的意义过多,容易影响交际,后分化而形成的。古代汉语中,一个汉字不仅表示一个音节,而且表示一个词,从形音义方面分析古今字,便于我们更深的了解古今字,从而提高我们阅读古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任莹 《辅导员》2010,(21):18-18
同学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字形结构相似的汉字,我们称它们为形近字。它们就像是我们身边的孪生子一样难以分辨,甚至有些同学一遇到它们就张冠李戴,互相混淆,为此还闹出过不少笑话。到底应该怎样分辨这些“孪生汉字”呢?今天老师就教你们一些巧妙辨析形近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汉字改革的角度看,术语多音多义字不如一形多字更科学。一形多字在目前的汉语学习和运用中造成了许多麻烦和不便。研究和寻找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法已十分必要。一形多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探寻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解决一形多字的问题上,我们既可从古人改造字形的实例中受到启发,又有汉字改革(主要是汉字简化)工作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还可吸取西方语言的构词方法。  相似文献   

5.
"汉字字族"是汉字在孳乳分化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同族词而且必须具有共同文字发生源的一组或若干组形成系列的汉字。同一字族的汉字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与母文之间关系的亲疏使其内部形成了不同层次。本文将以"丩"字作为母文,对其同族字进行归类研究。  相似文献   

6.
汉字的"简化"与"繁化"是汉字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古人留下了许多汉字简化的经验与理论,或"省声",或"省形",或"通假",或重组。汉字的书法艺术促进了汉字形体的变化,把图画文字系统变成为一个符号系统,催生出一批简化字。简化字里有会意字、形声字、通假字,也有记号字、半记号字,是现代汉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对6763个现行汉字作系统性,择取了802个形近字(含偏旁)。从多个角度对形近字作出分析。从历时与共时两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在汉字使用上的致误原因;归纳形近字的特点及其类型。加强对其形近字的字形研究,具有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形多声字是文字学上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首先,《说文解字》的性质是立足于小篆平面的形义结构分析;第二,汉字义符与字义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声符表示读音具有约略性;第三,汉字演变过程中增繁加旁、字形讹变等,造成一些形声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与字义或字音有关;第四,会意字的某一构件与所构字同源音近。因此,《说文》在分析形义结构时,将一些字释为多形多声字。  相似文献   

9.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音、形、义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教师教学汉字时借助字理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能够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根据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下面以“羊”字为例,略谈笔者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所谓“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形式。《考试大纲》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区分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基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次常用字表》中的3500个字的理据属性测查结果,对现代汉字的表义构件的表义性进行分析归类。将现代汉字表义构件的表义度分为:相同、相类、相关3类。认为,现代汉字仍然存在大量的表义构件,但它们的表义性却相当复杂。因此,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对汉字表意性的讲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义旁表字义并注声的汉字为转注字”,持这一主张的学者相继提出和发展了这种转注理论,并丰富了例字。这种转注理论是以“考、老”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中诸多方面值得探讨,如:转注字的表义方法应如何概括,界说的例字应如何理解,转注的界说应如何解释,转注真谛究竟是什么等。应对上述问题质疑的同时,认真地研究许慎《六书》之“转注”。  相似文献   

13.
在对《六书故》词义引申材料进行全面测查的基础上,从标注术语、标注位置、理据说明三个方面对《六书故》词义引申条例进行了整理研究,并指出《六书故》所释引申义的失误。  相似文献   

14.
文字的产生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民族思维发展一次质的飞跃。象形造字从源头上奠定了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些基本特征:观物取象的整体与直观思维,立象以尽意而以具象表达抽象的意象思维;随体诘诎以循具象把握抽象的思维;复体象形的整体系统关系思维等。  相似文献   

15.
徐锴对词义引申所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理性认识方面,承继许慎“六书”说,依据本义和借义的关系对假借造字进行分类,启发清代小学家进一步界定假借和引申概念,理顺二者关系;训诂实践方面,在《说文解字系传》“通释”篇中,有意识地申明大量字词的引申义,并对引申的基本途径有所认识,从而启迪后世学者深入探索,最终使引申成为词义运动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6.
单释字的本义是许慎《说文解字》的通例.然而在大徐本中有725例属例外.或释作五义,或释作四义.或释作三义、二义。本文详加分类考证有的是二义相同而并举,有的是把引申义一起列入,有的是把假借义与本义共存等等。产生这种变例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后人”“浅人”所增改;一是许氏说解时拿捏不准.只好诸说并存。  相似文献   

17.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与饮食有关的器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东汉年间的《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其中记载了与饮食有关的很多器具,从中不但可以了解古代与饮食有关的器具文化,而且还可以管窥古代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说"天"     
语言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考察某个文字形式与意义的起源,发展和变化,往往可以窥视出其所系文化观念形态体系的内核,本文搜集整理了大量古文献中“天”字的用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天”字意义的演化过程,以及它为核心的一系列词语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纠正了《说文解字》对“相”字本义的错误解释,以“相”字为例简略阐述了“引伸义”和“本义”之间的发展关系。“相”字的本义不是“以目观木”,而是“以木代目”。“相”字是从“盲人的手杖”这个本义,引申出“帮助”“辅佐”和“省视”“察看”两大语义系统,它们的读音都应该统读成xiànɡ。“相”字在作为副词时,念xiānɡ。作为副词的“相”字,大致有四种用法。  相似文献   

20.
汉字“以形示义”的功能和汉民族“据形识义”的文化心理,使得人们总是试图对发展后的字形和字义做出新的诠释,以期使新的形义关系得到统一.《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羊”部字的大部分形体与原始的构意保持一致,其构形笔意义类大致有四类:一是表示“羊”的种类名称;二是表示“美、善”之意;三是表示“地名或姓氏”的用字与“羊”有关联;四是表示与“羊”相关联的动作行为;五是与“羊”义无关联的(用作声旁的,构字部件与“羊”字形体相似的).通过考察分析,得出“羊”字的构形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