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文化是民族学研究的本位与核心民族学是关于民族及其文化的科学,文化与民族,在民族学研究中同居本位,是民族学研究的对象和核心.因为,民族学研究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它构成民族的基本内涵.民族是文化的载体和类型,不同文化构造不同民族,赋予民族本质的特征,是区分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成为民族学研究的实际内容.1.文化是由外民族学研究的本位民族学在美国包含于或通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除称为社会人类学外,也惯于用文化人类学来代替;在德国、奥地利、法国、苏联,人类学中关于文化方面的研究即称为民族学,受德国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10日,以"儒风飘两岸滋兰聚群贤"为主题的"两岸文化与人才交流研讨会"在温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150多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汇聚温州瓯江之畔,就两岸关系新形势下推进、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人才交流议题展开热烈的探讨。此次研讨会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台办共同主办,由温州市台办、温州市人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又长了一岁.过去的一年,意味着我们更加成熟;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路程的开始。今年是九·五计划的头一年,也是我校深化改革至关重要的一年。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改虽窗口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理所当然要适应改革的需要,在突出地方性、师范性的同时,面向全国、面向未来,注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的研究、跨学科理论的研究,继续办好各个专栏,为推动学校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为推动新疆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本期首次推出一组文化人类学的文章,是从‘文化人类学与新疆文化研究研讨会”的论文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的宏观角度综合分析人类学研究方法的神髓及人类学在当代社会科学领域的先锋地位,认为振兴西域文化的希望在于文化人类学,新疆文化为人类学的文化互渗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该项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类学与新疆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区理论认为,人类的文化可以划分成地域上相隔、文化特质内容相异的若干文化区,同一文化区内的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共享同一种文化,形成共同的文化特质,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文化区。作为中国文化之一的新疆文化,有着自身的产生、积累、发展、传播、扩散的历史,并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出封闭性、开放性、整合性和多元一体的特色.研究整体的新疆文化对于促进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人类学与新疆文化特征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生态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向。作者认为在新疆文化研究中,生态人类学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和工具以重新认识新疆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本文指出对新疆两个主要的生计系统──绿洲农耕和草原畜牧──的研究中,可以对它们和所依存的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从而认识过去被忽视了的某些文化特征,以求深化对新疆文化的认识,并提出新的理论阐释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认识讨论了图瓦人、克里雅人、罗布人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问题,提出将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到特殊人口群体体育文化的研究中,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第四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就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与文学史理论及方法研究、文学主题或母题演变研究、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社会历史演进与人文话语之流变研究,各体文学演变研究、古典文学的现代阐释研究等议题,多方面发掘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学术价值,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23日至24日,“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海口隆重举行,会议由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省重点学科和《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海南省作家协会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针对文化研究日益活跃的趋势,在“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这个议题下,会议就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以及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出路等问题,秉着学术平等、多元兼容、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童光政教授致开幕词,《文学评论》编辑部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董之林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王晓明教授就会议的缘起与议题的确定经过作了热情的讲话。下面是研讨会发言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走向文化人类学的传播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播不仅是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内容。19世纪文化人类学中的“传播学派”,首先把传播作为人类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传播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吸收着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营养。然而,由于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存在着许多隔膜,对于传播这一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的本质研究,迄今没有太大的作为。当今以互联网络为标志的媒介革命,又向传播学和文化人类学提出了新的理论挑战。传播学家已经意识到,传播学必须借助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重新审视人类传播现象。这已成为传播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间隙里.《中国艺术报》、《文艺研究》和《美国比较文学通讯》等报刊的记者、编辑就《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非正式地采访了萧兵等主持人。采访涉及中国传统考据学的评价、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古代文学和无典研究里的应用.文化“破译”的含义与功能.文化误读和过度诠释的相关效应和负面效果.非东非西、亦东亦西的“元语言”或“全人类话语”在比较研究里的作用.以及所谓中国学的重建,等等,可供参考.这里是访谈的节要。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26日至28日,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义和团研究会、邢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义和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义和文化研讨会”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的学者30余位,与会学者围绕有关“义和文化”这一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文化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人类学是由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相嫁接而成的交叉性学科.虽然它吸纳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些理念和研究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着多重交叉的密切联系,但是两门学科的学科背景、学术视野、研究对象、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文化人类学以"文化"为研究的主题,对人类创造的文化与人的发展相关的一切问题进行研究,它侧重于对人类文化的描述,以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审美人类学以人类精神文化中的艺术现象和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文化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存活于民间的"活态的"审美经验.审美人类学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取跨学科,多元方法的并用,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4.
2009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八),“河东文化研究成果应用与普及交流恳谈会”在运城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和运城电视台联合举办,40多位相关学者和传媒人士到会并参与了讨论。会议共分五个议题:(一)尧舜禹文化、关公文化、盐文化、河东戏曲、世家大族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河东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河东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三)河东文化传播内容、方法、途径等的创新与深化;(四)河东文化研究与河东文化传媒的常规合作机制;(五)河东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泉州市政府主办、华侨大学协办的“北美华文作家作品研讨会”,于1998年9月28日至10月5日在华侨大学举行。出席研讨会的有:於梨华、萧逸、张天心、裴在美、黄河浪等北美华文作家,王蒙、叶辛、铁凝、陈忠实等国内著名作家,刘登翰、赵遗秋、曾庆瑞、顾圣皓等学者共47人。与会代表主要就北美华文文学的现状、未来走向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研讨O北美华文文学是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与会代表对此议题进行了多方而的探讨。刘登翰教授的论文《北美华文文学的文化主题及与ZO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对北美华文文学创作的文…  相似文献   

16.
《诗经》文化人类学阐释的得与失王晓平在20世纪国外的《诗经》研究中,运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尝试以法国的葛兰言(1844—1940)为嚆矢,日本的松本雅明、白川静、赤忠等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葛兰言的影响。这些学者和传统的以及同期中国的《诗经》研究最大...  相似文献   

17.
刘三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从历史走向今天,从民间走向大众,走向当代的文化市场,引起了区内外,甚至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作为刘三姐文化发源地的宜州,打出了刘三姐文化品牌,为当地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2007年10月11日至13日,河池学院与宜州市人民政府,利用地缘和文化资源优势作为这一文化研究的前沿阵地,共同举办了“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不仅从民间文学出发,而且还从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生态美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旅游等多角度来研究刘三姐文化的社会历史北景,考察和探索刘三姐的文化意义,探讨刘三姐文化的社会影响和当今刘三姐现象的重构与当代诠释,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本刊从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中择选刊发一些论文,以飨广大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新疆双语教育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7-28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双语教育政策、基础理论、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课堂教学、教育评价、文化传承等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和研究.文章客观、忠实地记述了众多双语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审视和反思,对深入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健康、...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同时它又是一门国际性的社会学科。作为近代科学的文化人类学首先发源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欧洲。随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他们发现了世界上存在着与欧洲人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发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当时的英国、法国、奥地利、美国以及美洲大陆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开始对不同种族和民族进行研究。各种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相继出台,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进化论、传播论、功能  相似文献   

20.
2016年8月25日至26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理召开,70多位海内外学者参会。会议议题广泛,涵盖自秦汉至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童蒙教育及童蒙文献研究,反映了童蒙文化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