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服饰造型,不同的服饰造型反映着不一样的文化内涵,动漫角色千差万别.服饰造型的丰富多彩正好为动漫角色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差异性外观设计.服饰造型在动漫角色设计中的良好应用,对增添动漫的可观性,提升动漫的经济价值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19,(4):18-22
以湄洲女服饰为研究对象,分析湄洲女服饰传承现状。从多个设计角度出发,丰富妈祖文化传播载体,拓展途径。并参考闽台两岸文创设计产品,提取湄洲女服饰中重要元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举例分析湄洲女服饰元素在不同种类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以促进妈祖文化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贾宝玉的服饰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丰富的中国服饰文化。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服饰有着不同的审美体验和主观审美差异。在英译贾宝玉的服饰色彩、质料、款式时,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和英国翻译家霍克斯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不一样的服饰美。  相似文献   

4.
王悦 《华章》2011,(15)
服饰风俗是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特征的重要标志.各个民族由于所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社会传承及所受各种影响不同等诸多因素,服饰风俗也各不相同.在各民族所特有的服饰中,又尤以女子服饰变化最多.满族服饰也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莉红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6):70-71,100
服饰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在人类交际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服饰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文化群体对服饰的选择和理解是不同的,其使用选择和信息解读与一定的语境有关。交际双方应根据语境动态地选择服饰和理解服饰文化,以达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6.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物质形态,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和时代思潮。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服饰是人物复杂性格的反映,从中可一窥作者对于人物的情感态度。在《金瓶梅词话》中,作家通过描写李瓶儿的服饰,展示了李瓶儿富贵丰厚的家底,不同时期的不同服饰,表现了人物趋利避害的性格。  相似文献   

7.
王玥 《华章》2011,(36)
从韩国传统服饰元素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紧密联系.通过韩国服饰中男女服饰式样、色彩与图案的分析.首先阐述了韩国传统服饰款式构成特点,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图案表现的文化意蕴.其次以现代服饰中的细节讲述韩国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中国的服饰艺术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部分,它经历了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各朝代、各个地域、各民族、各阶级有其不同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制度及服饰风俗。并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很多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加以应用。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中国服装文化有精神方面的了解,并不断地努力挖掘。  相似文献   

9.
《礼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书中记载的服饰类名物词数量众多,包括祭服、丧服、朝服、吉服等各种具体的服饰类名物词共计152个,这些众多的服饰类名物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服饰语义场。而服饰是划分社会等级、辨别亲疏关系、表达人们心愿的重要工具,本文在全面考查、整理《礼记》服饰类名物词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服饰类名物词系统的不同层次,同时探讨了先秦礼法制度下的服饰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自身鲜明的服饰文化底蕴,尤其是在蒙古族服饰的制作工艺上更是独具特色,展现了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本文中笔者着重的分析了蒙古族服饰制作工艺体系的构成,对不同的蒙古族服饰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从而展现蒙古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展现蒙古族服饰制作过程中蕴含的深厚的游牧文化以及特有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服饰一直以宽衣博袖称于世.辛亥革命后服装为之一变。西服、中山装、学生装、旗袍、西式时装等近代服装占据着半壁江山.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未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时期的服装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一方面形成了以中山装和旗袍为代表的“国服”.另一方面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派别、不同地域的服装存在很大的差异.服饰“辩等次,昭名分”的功能在相当范围内还存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传统休闲文化中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的阐述,探析了孕育现代休闲服装的文化渊源,笔者通过论述分析了休闲服装产生的大众原因,总结了我国各个时期休闲服的发展、特点及对其他种类服装的影响,并对我国休闲服装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物质水平的提高,都给童装这一生活必需品赋予了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内涵。设计文化要素和品牌内涵建设共同架松了童装品牌的良性发展基因。了解、认识和掌握童装设计文化及各种延展关系,并渗透到童装设计的造型与比例、形体与空间、整体感与形式美效果及与市场运作之中,才能使童装真正体现出内在的生命力与形象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14.
Contents: 1) Four seasons 2) Different clothes for different seasons   Teaching Aims: 1) Students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each season.   2) Students can say the clothes we wear in different seasons.……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通过介绍《诗经?国风》中各种“衣裳”的描写,来分析其背后不同的人物形象,且简单的阐释这种用“衣裳”来代指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地位。  相似文献   

16.
《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原注为“(男女衣着)完全和桃花源外边的人一样。”但从《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中都可以看出,文中有许多线索可以间接证明桃花源内外人们衣着不同;再从陶公对桃花源的幢憬来分析,桃花源内外人们在着也不同。因此可理解为:桃花源内男女的穿着,完全像外地人(外族人)一样稀奇古怪。  相似文献   

17.
明代皇帝与社会服饰变迁有着密切关系,虽然早期他们通过服制和法令建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礼法服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僭礼逾制。但以武宗为代表的个体皇帝的服饰创意和主张却得到前所未有的响应,引导了整个社会服饰潮流。皇帝在明末社会服饰转型和移风易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服装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服装的款式由于和人体亲密接触,往往对人体起到束缚的作用,表现在内衣过紧,会压迫腹壁与内脏及其血管;裤腰过紧,会使股外侧皮神经受损.款式是否合适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服装的色彩从冷暖、兴奋沉静、轻重、华丽朴素等方面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服装面料的多元化,导致其成分的复杂性,如杀虫剂、化肥、除草剂、防腐剂、防霉剂、防蛀剂等成分残留面料中,对人体直接起到伤害作用。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服装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积极倡导服装科技与服饰文化的“绿色服装”、“环保服装”,才能穿出美丽和健康。  相似文献   

19.
分析国内孕妇装的发展现状,从实现卫生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当前国内孕妇装存在虽品牌众多但设计定位不高,材料选用不当以致存在安全隐患,行业标准缺失以致生产监管缺位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孕妇装卫生安全性的基本需求。孕妇装生产企业应根据不同怀孕期间加强结构设计以优化卫生安全性的结构条件,基于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改进主辅材质的选配以完善卫生安全性的材料基础,并紧扣卫生安全性标准,强化孕妇装生产的全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20.
服装设计师已意识到服装设计中的“创意”不仅体现在艺术性的服装设计,而且体现在成衣设计中。现代服装设计中,成衣设计已成为服装设计的主体。在对造型方面的探索不会有太大突破的今天,成衣设计“创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握对服装材料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