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忠 《大观周刊》2010,(41):166-166,164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郑光辉 《大观周刊》2012,(23):153-153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3.
林建芳 《大观周刊》2011,(36):115-116
中学古诗文课文不仅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古典诗文的好词、佳句和名篇,夯实学生的文言字词语法基础知识;还在写作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借鉴和参考。古诗文教学应当突出写作方法的教学渗透。  相似文献   

4.
周阳玲 《大观周刊》2012,(39):155-155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  相似文献   

5.
刘丽 《大观周刊》2012,(28):214-214
我们初中阶段对学生不高.能理解常见实词在古诗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重点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注解,对重点句子的翻译等。因此,在中考语文的复习中,教师应让文言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学生对古诗文的陌生感,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古诗文教学中,最难理解和掌握的是诗歌,但最能够溶入学生心灵,让学生领略到美的韵味的,也是诗歌.如何提高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我认为应从感性入手,到达理性的高度,从而使学生对诗歌有一种悟性.  相似文献   

7.
微言大义     
中国青年网法人微博在2014年上海的新版教材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被悉数删掉,据说可以减少学生负担。减负固然没错,但拿古诗文开刀,恐有因噎废食之嫌。一个启蒙阶段的孩子,如果离开古诗文的浸润,就等于少了一种营养,很可能造成营养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赵京凤 《大观周刊》2012,(8):167-167
古诗文是祖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少年来倾倒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但当今的学生对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可以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生的语言好无奈。苍白乏力独徘徊,美感灵气全不在。”这个顺口遛来概括。因此,  相似文献   

9.
初湛宏 《大观周刊》2012,(41):279-279
问题的提出:涵泳是我国母语教学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教学方式。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一枚最为艳丽的奇葩。她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古今中外许多名家之所以成名,不少人是得益于幼年时代古诗文的背诵。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代,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古诗文.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陶冶爱美的情趣,锻炼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学习、背诵古诗文。让学生乐在其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陈杰  李欢 《大观周刊》2011,(41):141-141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故事法创造情景,使小学生对古诗充满好感,使古诗文的教学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吟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诵读方式,吟诵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古诗文,还可以激发儿童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感受母语文化的魅力。近日,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吟诵系列《我爱吟诵》是国内第一套儿童吟诵教材,由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组织全国最优秀的一批小学语文教师和  相似文献   

12.
叶及学 《大观周刊》2012,(22):24-24
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诗文尤为如此,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才能感受到它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为了让学生能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受到潜移默化的性情熏陶和感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朗读上,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朗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多校区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节,对于民族高校图书馆来说,如何满足这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钻研和对民族文化的追求,这对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多校区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值得每个民族高校图书馆馆员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古诗文在初中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加大,总数已达100余篇.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多数初中生仍然反映古诗文枯燥难学,在考试中丢分也较多.可见,搞好初中古诗文教学已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古典文学特别是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前人留下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新闻作品中,从标题到正文,时常能看到古诗文的影子。应该说,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引用、化用古诗文,可以增加新闻作品的文采,增强可读性,提高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对成就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材作为课程标准思想体现的载体,课标的修订使得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相比人教版来讲,在内容选择与结构编排上发生变化,变化原因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知识前后衔接以及单元的编排需要这几方面。教育部对新教材的修订举措表明了国家致力于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训练思维能力以及规范学生言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学生档案袋评价是关注学生发展的一种质性评价,比较适合函授、师资培训、艺术类学科等考试压力不大的教育评价,对民族预科教育有一定的意义。在民族预科教育中引入学生档案袋评价,可以弥补传统民族预科教育评价的不足。在设计民族预科教育学生档案袋评价时应考虑档案袋评价目的和要求、档案袋内容的客观性和目的性、档案袋评价主体和对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欣 《大观周刊》2012,(16):202-203
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等民族精神教育的重任。地理学科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创新学科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实践对学生实施全球意识、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杨建娣 《出版广角》2015,(17):172-173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编写的民族地区基础英语教材,作为与师资、学生、教学条件四位一体的重要环节,实现了英语学科基本知识体系的构建,凸显了英语课程的具体内容,反映了民族地区英语专业学生对综合英语的学习需求,直接影响民族地区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陈勒志玛 《大观周刊》2012,(27):229-230
阅读能力是一个民族的基本能力,我们要从小学生开始,做好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康巴高原也不例外。我们要把对民族地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