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津葶 《今传媒》2014,(6):19-21
在历史上,各国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的硬实力的抗衡一直占于国际关系主导地位。国家软实力是硬实力一个必要的补充。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文化外交当仁不让地成为国际软实力竞争最有效的手段。加拿大作为一个富饶的工业大国,拥有着素质较高,并且种族多样的居民。而这些客观条件都暗示着加拿大拥有成为软实力强国巨大潜力。本文主要会从加拿大文化外交的特点,优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来解析加拿大软实力状态。作者不仅提到文化多元性,体育文化优势等正面特点,还会从政府结构碎片化,英法文化冲突,以及如何在英美强势文化下表达自己独立声音等外交上所面临的挑战,来给读者呈现一个更全面,真实的加拿大文化外交。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对社会有着持久的渗透力,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构建起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不断增强,然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发展还十分滞后。作为现代传播体媒介的重要方式,体育传播对软实力构建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体育传播与软实力构建的内在关系进行介绍,深入分析我国软实力现状及不足,并提出通过体育传播的方式增强我国软实力的对策措施,推动我国软实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刘庆 《军事记者》2014,(1):19-21
军事新闻发言人是军队的代言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军队和国家形象。通过突破内外宣传的传统模式,在与世界接轨的传播塑造中.军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借助现代传媒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为增强我军软实力直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顾海杰 《今传媒》2010,(11):112-113
军队媒体是对外报道我军、塑造我军形象的重要阵地,是我军军事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军军事软实力发挥效能的关键。提升军队媒体的国际传播力,是军队媒体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发挥对外传播能力的关键。在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我军军队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softpower,亦译作软力量,软权力,与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相对)概念后,中国社会有关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软实力真正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性概念还是在中共十七大上.软实力在中国浮出水面的背景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并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提高.面对国际文化竞争的现实情况,具有国际竞争意味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概念进入了中共十七大报告.自此,软实力成为从官方到民间,从政治、文化到经济等各个领域中国人的共同话题.  相似文献   

7.
王静 《军事记者》2013,(2):49-50
先进军事文化是军事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对外军事交流和我军涉外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日益增多,加强先进军事文化的对外传播,对于塑造和展示我军良好形象.不断提升军队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军事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具有生动形象、声形并茂、冲击力强、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等优势,是传播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文化张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产生影响的大小强弱来衡量。因而它和国际文化互动的强度和参与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刘兴宇 《新闻世界》2013,(12):34-35
我国近几年大力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本文立足国家形象塑造的出发点,通过对比研究广播电视和国家形象片领域的国际传播平台建设现状,对其国际传播软实力的提升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军队形象是构成军事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国际传播秩序不合理,以及我们自身的国际传播力还不够等原因,目前我军海外媒体形象与真实形象严重背离,加强我军形象塑造刻不容缓。CCTV-7《军事报道》栏目是我军形象塑造的重要阵地,在向国际国内广大受众塑造我军形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华风新闻》立场相对独立,信源为多个国家、地区的多种媒体。因为自采新闻较少,在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时,对报道题材、议程的择选是一个主要的渠道。通过对政治、社会领域有所侧重,同时关照到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对华报道,《华风新闻》建构了一个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度不断提高的理性大国形象。同时,在对外关系方面,有时会呈现与利益相关国的对立关系,中国仍会被一些国家视作军事上的威胁,"台独"问题、"港独"问题比较棘手的负面形象也有所体现。社会新闻方面还建构了多种社会问题频发的中国形象,同时经济发展也总体有所放缓。这对我国面向海外华文媒体做好宣介工作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姜玮 《军事记者》2008,(11):12-13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的今天,国际新闻传播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对一国认识和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和判断依据。而对外军事宣传,则是在国际社会塑造军队良好形象、增强军事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第一期《中国记者》发表文章指出: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形象的标志,对软实力的追逐成为国际竞争的目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8年前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军事媒体的媒介素养.是指军事媒体所具备的媒介理念、对待媒介的态度以及具体的信息操纵方式。军事媒体的媒介素养体现了一个国家军队的软实力。透过当今数字化时代媒体急速发展环境下军事传播现状.研究我国军事媒体的媒介素养状况.对促进我国军事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军事对外宣传作为国家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军队形象的塑造、军队和国家的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军事对外宣传工作,能够向国际社会全面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从而增强中国军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创造有利于我军软实力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6.
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提出“hard power”和“soft power”概念以来,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对国家软实力的追逐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目标之一。在这个时代,单凭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的拼斗,已经难以赢得各国尊重。一场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之间的较量,正在世界悄然开展。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在内的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7.
张芳 《军事记者》2012,(1):38-40
军事外交是以军队为主体的对外军事交往.而军事对外传播则是对外军事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名片”.担负着军事外交主体的形象塑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事外交以“新安全观”为指导.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军队领导人往来、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军舰互访、文体交流、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军控履约、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人员培训、智力引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军事交往格局.这为开展军事对外传播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沈强 《出版广角》2014,(15):30-32
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对内、对外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支撑,而出版业是形成文化软实力的基点和起点。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划时代的大命题,这个命题涉及的领域、范围与层面极为广泛。所谓软实力是相对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而言,是指能影响一个集体及个人意志  相似文献   

19.
车臣的独立梦想再一次注定破碎:俄罗斯已经提前享受她在军事上的胜利了。车臣既是军事实力的牺牲品,也是国际“冷和平”时代的无辜羔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崛起。一种超越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力量,正在军事新闻传播领域发酵。面对新的考验,军事新闻怎样更好地担负起展示我军形象、增强我军软实力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