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黎英海的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艺术作品,黎英海所创作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经典佳作。黎英海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理论是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体系,其中包含系统而完善的和声理论,包括理论应用于创作实践的许多钢琴艺术作品《民歌钢琴小曲50首》。  相似文献   

2.
丁善德,我国著名的音乐活动家、钢琴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对其一生的音乐成就影响重大。丁善德的钢琴作品有其独特的仪式风格,本文旨在对1940年代丁善德的钢琴曲创作进行重点梳理并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钢琴艺术起源于西方,在进入中国短短的两百余年时间里,尤其是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的钢琴作曲家不断吸收西方钢琴音乐的形式与技巧,同中国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不仅是对古代音乐进行延续,更在传统单音体系上发展出复音思维为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我国钢琴艺术得到了不断丰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期钢琴曲创作中,通过古典文学和传统美术艺术的运用与糅合,表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审美意识、生命意识,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萧友梅创作的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以及李树化创作的钢琴曲《湖上春梦》、《林间》、《感旧》,青主创作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清歌集》的钢琴伴奏等,在创作手法和意境创造等方面均融入中国古典文学元素。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老志诚创作的《秋兴》等钢琴曲,将中国传统美术和钢琴音乐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下半叶,被誉为西班牙民族乐派奠基人之一的伊萨克.阿尔贝尼斯以其极富民族色彩与想象力的钢琴音乐创作,把当时的伊比利亚钢琴音乐创作推向了巅峰,并在欧洲19世纪钢琴民族乐派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的钢琴音乐创作既植根于本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承继晚期浪漫主义大统,又借鉴了法国印象主义等外来因素,以富于想象的音乐语汇谱写出一首首真正的"西班牙之歌"。  相似文献   

6.
范欢欢 《大观周刊》2012,(46):42-42,61
《杜姆卡》op.59是柴科夫斯基在其创作的巅峰时期创作的一首富有浓郁俄罗斯民族气息的钢琴小品。本文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阐述及音乐本体的分析,从而揭示出作品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呈现出发展繁荣的良好景象,党和政府重视民族音乐发展,派出许多文艺骨干深入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少数民族地区挖掘、整理和改编民间音乐。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该时期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地域特色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时期,随着交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歌舞音乐成为人们的重要休闲方式。清末民初我国的早期钢琴创作,就是国人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心理在钢琴作品上的体现,是对民族变迁的真实记录,蕴含了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别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拥有钢琴小品大师的美誉。在他众多钢琴小品套曲作品中,《童年情景》是较为成熟、著名的一首,也因其具有演奏技巧相对简单的特点,是初学者了解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一座桥梁,非常适合在钢琴教学中选用。本文主要通过探析《童年情景》中各小品的情感意图和音乐要素特征,旨在更加深入地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更加到位地演奏该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9,(20):81-81
《轻骑兵》之外的苏佩.犹如创作钢琴协奏曲的威尔第一样让人兴奋异常。然而正如威尔第的《安魂曲》和普契尼的弥撒音乐被誉为戏剧性重于精神性.苏佩的《安魂曲》亦有无法摆脱的轻歌剧的轻松色彩.加之意大利式的音乐语汇,作品很快就被维也纳遗忘。施图兹的录音基于若干年前刚刚复原的演奏用乐谱,展现出一个轻歌剧之外的严肃的苏佩,也是一个更为全面的苏佩。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21,(3):86-87
丰子恺音乐教育家。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跟随李叔同学习钢琴。此后游学日本时,又学习小提琴。回国后,他先后任教于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等学校,所授科目是绘画和音乐。教学之余,他创作了大量面向中小学生和音乐爱好者的音乐启蒙读物,如《音乐初阶》《音乐知识十八讲》《音乐入门》《孩子们的音乐》等。  相似文献   

12.
彭旭华 《兰台世界》2016,(11):159-160
对于中国钢琴音乐而言,20世纪非常重要。在将进100年的时间内,中国钢琴音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繁荣的演进过程。中国钢琴的演变史,也显示出时代对于钢琴音乐的重要影响。时代影响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方向,也滋养了它的成长。时代不同,中国钢琴家也不一样,相同的是,他们都在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中,把握时代脉搏,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钢琴音乐道路。了解钢琴音乐的发展和风格特征的演变历程,能够提高我们对于钢琴发展脉络的认识,也能够为未来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李珍 《大观周刊》2011,(37):124-124
钢琴演奏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塑造特定的音乐形象,同时,要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因此,如何正确把握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之间的关系,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将从从钢琴演奏的情感要求、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情感表现两个方面来探讨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不仅仅是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典范,更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和创举.作为西方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乐器,钢琴在传人中国之后,又经过不断的沿承和发展,在现代音乐发展的历程上树立了不朽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5.
张玲玲 《兰台世界》2015,(4):112-113
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领军人物江文也,入行音乐时间较晚,他不顾家人反对"弃工从艺",在日本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回国后,江文也在日伪统治时期、蒋介石当局统治时期和解放后,为钢琴音乐与传统中国音乐的结合奉献了一生。  相似文献   

16.
谢皓珀 《大观周刊》2011,(28):240-240
提高师范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质量,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钢琴学科课程体系,注重教学形式的拓展和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就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做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7.
路阳 《大观周刊》2012,(48):327-327
印象主义是在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双重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德彪西是印象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以独特的音乐思维及音乐语言激发了人们对音乐的无限遐想,他那些富有创意、新颖的钢琴作品开了钢琴音乐的一代新风。小型化的音乐主题、色彩丰富奇特的和声、千变万化的织体以及营造出的朦胧、飘逸、如梦幻般的音响效果,唤起了人们主观的瞬间感受,体现了浓郁的印象主义音乐特征和德彪西本人固有的个性。其钢琴作品的音乐艺术风格特征表现在:音响效果朦胧,音色绚丽多彩、层次感清晰,音乐个性鲜明而独特。  相似文献   

18.
<正>陈培勋(1921年1月—2007年2月25日),曾用名陈宏秀,祖籍广西合浦人,出生于香港,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陈培勋的一生创作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受到人民群众喜爱。一、陈培勋的生平陈培勋先生于1921年生于香港,自幼就喜欢音乐,并随从叔父陈德光学习钢琴,此后在拔萃学校上小学(1929—1936),后来考  相似文献   

19.
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于1946年10月20日生于奥地利的幕尔祖拉格。她曾学习音乐,1967年出版了首部诗集,很快转向小说创作。耶利内克的成名于1975年出版的小说《作为情人的女人们》,此后,她的《美妙的,美妙的时代》(1980)和《钢琴教师》(1983)都“呈现了一个无  相似文献   

20.
徐佳莹 《大观周刊》2012,(47):387-387
钢琴要求学生掌握钢琴基础理论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艺,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和对声音的听辩能力。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科学强化各种技巧训练,并能够把自己感悟.理解的音乐形象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来。同时有一定的伴奏能力和示范演奏能力。能够胜任音乐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