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始于1999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为考生的应试写作提供了放飞思维的广阔天地.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展现了展示个性、显示才华、表达感情的较大空间。事实证明.面对考试作文的限定话题.考生在文章的具体体裁、立意、选材、结构方式、写作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可以充分地展现个人的写作灵性和悟性.写出自己满意也符合命题要求的优秀作文。但是.近几年确有很多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失分很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迎战今年的高考.笔者特将作文最容易失分的几个重要方面列举并琐议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写作上的消极定势思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认为凡是报上发表的作品都是好作品,都可模仿的;二是认为新闻作品是易碎品.不必下大力量去写作;三是认为旧有的传统模式和现有的习惯写法都是不可打破的;四是写惯了新闻宣传稿件,因而认为不管写点什么都可作为新闻作品发表。这些消极思维定势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闻从业人员创造力的发挥。从而导致新闻作品出现干篇一律、干人一面,甚至粗制滥造,造成读者和观众的流失。因此,要增强媒体的竞争力,必须鼓励新闻从业人员解放思想,破除思维定势的桎梏,更新观念,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3.
何天琼 《大观周刊》2012,(50):239-239
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一系列的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作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4.
刘利兵 《大观周刊》2011,(10):199-199
学生写作和作文评改都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学生只能按教师的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习作,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在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学生们却只看评语,不看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失去对作文的兴趣和主动性,变成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思维定势.使他们的作文失去了创新与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5.
郑树琼 《大观周刊》2012,(14):215-215
作文涉及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语法修辞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对小学生来讲.写作难度很大,以至于很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无从下笔。教师觉得难教.指导过细吧.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特点。指导得简略点.很多学生又写不具体。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轻松作文呢?  相似文献   

6.
始于1999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为考生的应试写作提供了放飞思维的广阔天地,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展现了展示个性、显示才华、表达感情的较大空间.事实证明,面对考试作文的限定话题,考生在文章的具体体裁、立意、选材、结构方式、写作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可以充分地展现个人的写作灵性和悟性,写出自己满意也符合命题要求的优秀作文.但是,近几年确有很多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失分很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迎战今年的高考,笔者特将作文最容易失分的几个重要方面列举并琐议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丽秀 《大观周刊》2012,(26):175-17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觉得作文的教、写、改是非常麻烦的事情,甚至觉得是项沉重的负担。其实当我们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仔细选材、学会立意后,学生就会下笔如有神,作文质量上去了,改就必然轻松无比。因此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角度既是观察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也是选材、立意和构思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角度的择取,其意义极为丰富和重要。我们有理由说,从观察事物开始,一直贯穿着选材、立意和表现这几个环节莫不与角度的择取紧密相关;一篇新闻稿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即取决于多维角度的把握。多维角度把握得好坏,往往也可以造成大相径庭的新闻价值判定。笔  相似文献   

9.
鞠萍 《大观周刊》2011,(26):81-81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有无创意,是衡量作品有无价值的标准。要想中考作文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立足于创新。近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已把作文创新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情感、体裁、表达、创新等五个方面)之一。作文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是内容(如立意、情感等)上的,也可以是形式(如体裁、语言、表达等)上的,甚至标题也可以创新。  相似文献   

10.
宋彦宁 《大观周刊》2011,(52):124-124
话题作文是20世纪末在中国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文样式,是在“立意自足,文体自选,角度自择.题目自拟”的四自原则下进行写作形式。A1999年开始连续多年全国高考作文改为话题作文以来,话题作文就在全国热了起来,走向初中.影响小学,逐渐向低龄化进军,成为中国作文命题的大趋势.话题作文的优势体现在:它是自由的作文.快乐的作文.创意的作文和发现人才的作文。话题作文的根本目的是开发创意。  相似文献   

11.
赵燕 《大观周刊》2013,(4):151-151
本文介绍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几点教学方法:捕捉亮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材料,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注重想象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博览群书,积淀素养。  相似文献   

12.
钱盈 《大观周刊》2012,(31):251-25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农村学生视野窄、见闻少,写作文时往往找不到可写的材料,不知从何处下笔才好。在材料方面。除了写放牛还是放牛,再也找不到新颖的材料可写。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教学,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主动写、爱写、会写。  相似文献   

13.
贾经纬 《大观周刊》2012,(33):17-18
新闻标题是新闻最简洁的表现,直接影响整篇新闻的选材、立意、写作。本文试论新闻标题的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14.
隗鹏 《青年记者》2007,(11):58-58
无论什么样的稿件,在写作中都要力求一个“新”字,这既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创新的基础。但是记者在具体的新闻采写过程中,往往为报道对象的外在形式和自身的思维定势所束缚,使不少很好的新闻题材在写作加工的过程中落入窠臼,走入了程式化的老路。所以,新闻稿件要出新,记者必须逾越三个关口.从报道事实所依据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经济报道逐渐形成了固定的陈旧模式 ,究其原因 ,关键是新闻工作者受到了常规思路的束缚 ,未能突破思维定势和随之形成的形式定式。思路开阔了 ,思维方式转变了 ,视野变宽了 ,经济报道自然就会有春风拂面的感觉。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观察和思考 ,提出几种经济报道新思路。跳出经济写经济第一、用政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 ,透视经济现象。所谓用政治眼光看待经济现象 ,就是从经济活动、经济现象中挖掘其政治内涵和影响 ,从其政治意义的角度立意、选材、入笔。这种写法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 ,可以写成提倡式的报道 ,也可以写成批评…  相似文献   

16.
蒲大强 《大观周刊》2011,(35):152-15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让教师和学生最犯愁的事。现在很多学生喜欢读小说故事,但是却很害怕作文,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千篇一律,套话连篇,苍白之至,字数大多在三、四百字左右,让人感觉到没有话说,没有东西写。虽然同学们经过了多年的习作训练,但是学生作文的立意、选材与结构、表达等多方面如出一辙,所写内容单调,不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只会流水账般的叙述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学生最烦作文课。  相似文献   

17.
写作思路是形成文章结构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要训练学生将零散的材料有序化。不同类型的议论文会产生不同的思路,产生思路的过程,是从论点出发,将文章内容分析、综合、概括,使文章的写作规律化的过程。这种思路,在写文章时往往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这种模式,从思维角度讲,以一定方式组合成有规律的系统,它有助于我们快速构思文章。当然,在训练了一定程度之后,要突破这一模式。才是训练的初衷。 议论文主要类型的写作思路要根据命题者的角度和所给的材料的不同而设立。据此,议论文主要有这样几种思路:阐述型、评述型、批驳型…  相似文献   

18.
逆向思维,故名思义,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溯流而上的思维。一方面,它可以开挖常规思维尚未领略的彼岸世界;另一方面它可以打破常规思维的僵化定势,去“闯”、去“冒”。因为更多的人在思维定势的作用下,习惯于按照已被总结并承袭的生活规律去认识变幻无穷的生活。如果在新闻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得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逆向思维能创新大家都知道,新闻写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新闻的主要特征就是新。新闻写作,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追求与前人有所不同而独具卓识,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突破,从而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期,经济报道逐渐形成了固定的陈旧模式,究其原因,关键是新闻工作者受到了常规思路的束缚,未能突破思维定势和随之形成的形式定式。思路开阔了,思维方式转变了,视野变宽了,经济报道自然就会有春风拂面的感觉。 常规经济报道的思路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单打一的思路。其表现形式为一厂一店,一事一报,一项一报等等。其问题主要反映在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其结果往往会导致以偏概全,甚至失实新闻。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就出现了诸如此类的毛病。如开发区的报道,只热闹了一阵子;关于股份制和拍…  相似文献   

20.
吴凤晓 《大观周刊》2012,(50):234-234
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几种考察类型.近年来,高考作文已南热极一时的话题作文转移到“新材料作文”的没置上了.其特点和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些同学面对这一变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与旧材料作文相提并沦.或者当成话题作文胡乱拼凑,导致偏题、跑题,出现高考考场严重失利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懂得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把握不准写作的要领所致。下面我结合自己从事高三教学多年的体会.谈谈对新材料作文写作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