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博洛尼亚进程是指欧洲国家参与高等教育国际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创建欧洲统一教育空间。俄罗斯自2003年起积极参与博洛尼亚进程,为其融入欧洲教育空间迈出重要一步。为加快实现博洛尼亚教育体系标准,俄罗斯高校在博洛尼亚进程改革框架内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本文就俄罗斯高校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途径,及俄罗斯高校实施博洛尼亚进程计划所面临的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欧洲高等教育学制在法国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欧盟为主的40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讨论并发表《博洛尼亚宣言》,要求限期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协调欧洲课程及文凭,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开始实行博洛尼亚进程。在搭建欧洲高等教育共同空间的过程中,法国一直是积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本文试从法规建设、高等教育分布、教学组织等几方面分析欧洲新学制在法国的实施情况,并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已经进展十年的博洛尼亚进程受到了欧洲以外国家的密切关注,也促使其他国家不断对本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最主要动力源自于他们意识到博洛尼亚进程会影响非博洛尼亚进程国家在吸引欧洲以及欧洲以外国家留学生的竞争力。借鉴非欧洲国家应对博洛尼亚进程的策略,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合作提出科学设想。  相似文献   

4.
1999年6月18-19日,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齐聚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签署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文件——博洛尼亚宣言,为期十年的“博洛尼亚进程”(以下简称“进程”)正式启动,欧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掀开了新的一页。目前,参加“进程”的国家已扩大到45个。笔者6月份在法、德进行了一个月的高等教育考察。本文依据两国政府、国际组织官员和大学同行的介绍以及他们提供的有关文字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对该“进程”做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一、博洛尼亚进程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的会议上,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并确定了2010年前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发展目标,博洛尼亚进程应运而生。这次会议的目标是:消除欧洲内国家之间学生流动的障碍;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确定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共同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之内建立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高等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6.
博洛尼亚进程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99年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2009年鲁汶会议召开,博洛尼亚进程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博洛尼亚进程国家在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道路还很长。鲁汶会议发表的《鲁汶公报》和《2009年博洛尼亚进程评估报告》总结了博洛尼亚进程10年来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行动计划,指出了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2010趋势:欧洲高等教育的十年变化》是欧洲大学协会最近发表的有关博洛尼亚进程的最新研究报告。该报告主要从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角度,对过去十年博洛尼亚进程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指出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变化和博洛尼亚进程今后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关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未来议程。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欧洲29个国家负责高等教育的部长共同签署了旨在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博洛尼亚宣言,启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在博洛尼亚进程中,有关高等教育公平的议题尤为引人关注。文章对博洛尼亚进程所体现的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有何启示进行阐述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08年5月21日报道:欧洲高等教育系统促进高校协调的博洛尼亚进程已经引起了一些美国高等教育领导者的注意。最近,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著名研究员克利夫德·阿德尔曼(Clifford Adelman)发表的报告就强调,美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关注博洛尼亚进程,并吸取其中一些具有特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博洛尼亚进程从学位学历认证、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力图促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改变欧洲高等教育的同时,博洛尼亚进程也对世界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1999年29国欧洲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2 010年《布迭佩斯—维也纳宣言》的发表,在博洛尼亚进程强大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在欧洲层面及博洛尼亚进程成员国中都取得了积极的成就。质量保证是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重要基石,为了实现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战略目标,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仍然任重而道远,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博洛尼亚进程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重大举措的博洛尼亚进程,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建构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旨在加强各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可比性和兼容性,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重塑欧洲高等教育的辉煌.1999年6月,欧洲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提出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具体构想、行动纲领和工作计划.其后,经过历次会议特别是5次部长峰会的评估和改革,逐步形成"学位体系建设、质量保证、学位互认、促进流动、联合学位、终身学习、社会维度和机会均等、提升就业力、全球化背景下的欧洲高等教育"等新的行动目标,并在学制改革、质量保证、学分互换、学位互认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2007年的伦敦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球化背景下欧洲高等教育区".从<索邦宣言>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到EHEA的形成规模,从当初的4个发起国到现在的46个成员国,博洛尼亚进程走过了10年,其内容不断丰富,目标日益完善,原则广受认同,且一直处于发展、改革和完善之中,致力于协调进程在各国实施进度的差异、保持进程趋同化发展中的多样性、寻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区域性合作和竞争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7日,关于增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的《布鲁日公报》(the BrugesCom-muniqué)在比利时布鲁日正式通过,该公报是继哥本哈根进程中促进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又一个重要文件。该公报总结了过去8年来哥本哈根进程已经取得的成绩,指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面临怎样的现实和未来挑战;同时提出了未来10的工作目标,并且制定了2011-2014年具体的工作计划,为哥本哈根进程的进一步展开与欧洲职业教育一体化指出了明确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波伦亚进程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于2003年签署了波伦亚宣言。本文在介绍波伦亚进程框架下俄罗斯高等教育系统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内容和质量、国家一社会纬度上的资源支持和国家安全三个方面分析了该框架下俄罗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欧洲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在博洛尼亚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国际化战略、标准化战略、质量保障战略是其战略重点。通过这三大战略,欧洲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得到增强,并引发全球范围的关注与行动。我国应当借鉴博洛尼亚进程的成功经验,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建立共同标准促进合作,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一体化的欧洲高等教育区是欧洲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欧洲高等教育的复杂多元却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博洛尼亚进程”在推行过程中以“一体化与多元化并存”为指导原则,通过一体化协调多元化,多元化支撑一体化,指导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具体表现在学位制度改革和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改革中。德国、意大利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典型性,在融入一体化进程中不失本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波洛尼亚进程框架下俄罗斯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洛尼亚进程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于2003年签署了<波洛尼亚宣言>.本文主要介绍了俄罗斯在该进程框架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How effective is EU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reats the issue as one of effectiveness in policy-making. What are the policy ideas which the EU wishes to feed into a policy domain where it has to operate largely through political cooperation and a modest degree of incentive funding? What outcomes are possible? The question is of interest since Europe has two processes which aim for a better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boost the quality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nd to make a global impact. These are the world- famous Bologna Process and the EU process to drive Europe's universities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ir interlinked roles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art of a larger strategy (EU 2020, Lisbon) for European Union growth to support employment, productivity and social cohesion. Building on the theoretical insights of an institutionalist literature concerned with the dynamics of European policy-making in the knowledge domain (Maassen & Olsen, 2007; Gornitzka, 2006, 2010) and complementary theories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ierson, 2003, Thelen, 2003) and agenda setting (Kingdon, 1995), this article examines policy-making on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in the European arena since the Treaty of Maastricht in 1992. It seeks answers to two questions. Why did the Bologna Process dominate the agenda from 1999 to 2004? How did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cquire the power to shape the issue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Rejecting simple spillover explanations, it theorises in terms of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why the EU has latterly been effective in shaping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9年6月19日,欧洲29国教育部部长聚集在意大利城市波罗格那,协商统一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并计划在2010年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共同体。这所谓的波罗格那进程意味着,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合作将被商业化的教育市场上的国际竞争所取代。值得关注的是,波罗格那进程将不可避免地分化高等教育理念、消解大学自治精神、弱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作者认为,波罗格那进程只是个梦想。尽管如此,可以预见,欧洲高等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对于全球化时代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