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夏辛萍  唐银 《高教论坛》2014,(10):94-96
随着当前日益复杂的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处于流行文化交汇最前端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有了更多的选择,出现偏差行为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对大学生偏差行为的控制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偏差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大学生产生偏差行为的原因基础上,从学校社会工作角度对预防和矫治大学生偏差行为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以期提高调适大学生偏差行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正向行为支持是一种在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以求改善问题行为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将正向行为支持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当中,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向行为支持模式,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刘欣 《教育探索》2008,(5):116-117
大学生网络行为对其心理造成了许多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了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和强迫心理;引发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危机和价值观偏差与道德失范。应该加强网络技术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网络行为的教育和心理教育,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步入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网络消极情绪体验的调节效应,使用社会排斥量表、社交焦虑量表、网络消极情绪体验量表与网络偏差行为量表对8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社会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2)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消极情绪体验调节了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具体分析和归纳大学生网络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共性以及特点,从而探索出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先进网络行为方式的具体操作模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其思想意识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外在表现,都是个体修养状况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整整一代中国青年行为的缩影。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美德教育在纠正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偏差、培养其良好行为方式方面的作用,以及发挥这种作用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律行为素质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法治意义;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属性和大学生法律行为素质的现状决定了该门课程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法律行为素质作为追求的目标;加强法律行为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法律行为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法律行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和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8.
“微时代”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观念冲击,对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行为出现了偏差,社会及高校需要加强网络舆论平台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和自律意识,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教育中,班主任不仅仅要重视传授知识,还应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行为偏差的学生走上正轨,并且要多关心多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主动改掉不好的习惯,促进学生行为文明、有礼。此外,班主任还可以运用家校联合的教育模式以及开展课外活动,实现对行为偏差学生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是转化行为偏差生的突破口。具体而言,必须为学生营造欢快积极的情绪体验,帮助行为偏差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行为偏差生进行情感投资,融洽师生关系;捕捉闪光点,消除负积累,帮助行为偏差生养成健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是转化行为偏差生的突破口.具体而言,必须为学生营造欢快积极的情绪体验,帮助行为偏差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行为偏差生进行情感投资,融洽师生关系;捕捉闪光点,消除负积累,帮助行为偏差生养成健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90后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对90后大学生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主要包括90后大学生具体思想特点的实证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的研究。文章对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与行为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温健  宋汝佳 《教师》2019,(16):5-6
大学生的入学教育是其在校期间的重要教育环节,有效的教育和实践模式是入学教育的重要保障。实践研究表明,心理行为训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模式,可切实提高大学生入学教育效果,有效地改变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女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认知偏差、情绪障碍和不当行为,针对目前高校择业教育的不足,指出高校应开展女性择业心理教育:一方面要开展性别角色教育,树立良好的角色意识;另一方面要进行女性择业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择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 ,也是社会中最敏感的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行为的走向。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影响的结果。由于传统文化是渗透于人文科学各个方面和领域的 ,它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 ,在大学教育中必须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 ,并从新的角度去审视传统文化及其教育 ,增强教育的科学性 ,进而纠正大学生的行为失误 ,培养塑造他们良好的行为方式。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偏差与大学生行为失范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  相似文献   

16.
一名四年级学生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用暴力的方式和同学交往,不尊敬师长。心理教师主要运用了叙事疗法的外化技术和认知行为练习及家庭治疗技术,对该儿童进行个案辅导,对儿童的家庭养育模式进行干预。最终帮助儿童改变了偏差行为,重塑了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职院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扩大化现象,尤其是优秀学生榜样作用弱化,旷课、旷铺和补考的学生比例剧增且覆盖面广,离异家庭学生比例增加且行为偏差现象严重.通过研究分析三类特殊学生群体的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以社会工作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和行为修正模式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为手段,提出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早日成长成材,培养其大学学习行为模式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一步。影响其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新生入学教育,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入学教育主要是以专题报告或讲座的形式进行,目的是帮助新生解除思想困扰,树立专业思想,知晓大学生的人才评价指标。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形成大学生学习行为模式的实施与实践环节,能够系统地促其从高三学生身份转变为大学生氨协,  相似文献   

19.
董琪红 《教师》2011,(24):11-11
小学生的行为偏差很多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小学生存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占20%左右。常见表现为厌学、逃学、撒谎、注意力不集中、多疑、恐惧、冷漠、敌视、自卑以及对教育的逆反心理等。我校以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为重点,通过建立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联系的立体教育模式,这对学生行为偏差的纠正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20.
现今大学校园内大学生的逃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厌学的现象日益严重,本文认为这是大学生在应对现今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情况下的一种消极态度,这种行为背后也折射出现代教育和社会的不合理。首先,大学生对现今的中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存在着不满,中国高校的教学课程具有严重的滞后性,不能给学生未来的就业带来多少实用性的知识,使得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兴趣,与自己未来的就业无益,他们宁愿多在校外进行工作经验的积累;其次,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劳而获的思想对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中国高校教育模式必须由考试型的教育模式向应用性的教育模式进行转变,教育办学必须与市场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