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的槽关系是汉语语义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具体名词或某类名词来说,其所能搭配的槽类、槽序和槽系是不同的,这些不同便显示出各个或各类名词的区别性特征。槽系,即一类名词可以搭配的定语的槽类数。对名词的槽系进行统计,进而详细描写出名词前面的槽系,对中文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都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的饮品类名词是具有商业性质的一类名词,从这些名词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饮品类名词命名的规律以及趋势。本文从实际调查中对现代汉语饮品类名词进行语言学上的分析。本文主要从音节构成的类型和特点,以及韵律的形式和特点这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林磊 《华章》2011,(34)
作为一个系统,洗化类名词内部存在不同类别分支,又有独特的特点,而且这一类名词在其来源发展上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为了解这一系列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对现代汉语洗化类名词进行语言分析.  相似文献   

4.
类指现象的研究是当今语言学、语言哲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类指的表现形式,语言学界也没有定说.本文将类指成分纳入名词性成分的一个子系统,对类指成分在日语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和汉语进行了比较.发现日语和汉语在光杆名词、名词性偏正短语、"这"/"那"+普通名词和コソアド体系表示类指时既有相似,也有不同.这体现了作为同文同种的两种语言存在的相似性,也体现了不同文化体系中的语言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后处在宾语位置的隶属名词的赋格问题.假设汉语中也存在一个类似于功能性语类的曲折词Ⅰ,认为汉语的动态助词"了"是一种时态标志,相当于功能性语类Ⅰ,可以给领有名词提升后留下的隶属名词赋格,解释了汉语中诸如"张三死了父亲"类现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类指是自然语言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语义学家、语用学家和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对于日语类指的表现形式,语言学界还没有定说.本文将类指成分纳入名词性成分的子系统,对类指成分在日语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和汉语中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对比.日语中的光杆名词、名词性偏正短语和コソアド体系表示类指的情况与汉语中光杆名词、名词性偏正短语和"的"字结构中类指的表现形式有相通之处.而汉语中"这"/"那"+普通名词表示类指的形式则是汉语所特有的.体现了两种语言在类指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 处所词是名词中的一个小类,由于它在句法功能上不同于一般名词,因此我们认为,它是名词中的一个功能类,而不是语义类。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料库的易混淆的英语名词用法辨析:以land等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宁 《考试周刊》2008,(6):66-67
意义相近的英语名词是学生使用英语中的一个难点,易产生歧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使用语料库资源与技术手段,结合一定的语境,从语义、搭配和类联接的角度,以常用名词land,lands,space,spaces,place为例,详细分析了易混淆的英语名词的用法,一方面揭示了这些词的真实用法,另一方面探讨了使用语料库方法研究易产生歧义英语名词用法中的同异,并对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对词汇深度的教与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光杆形式的"问题、关键、重点、前提、条件"等名词与"是"组合时发生的组块化现象分析,发现这些组块在当代汉语中正在演变成一个凝固型构式,并在语篇中表现出不同的语用功能。这类凝固型构式的形成与这些名词的特性有关,它们应被看作一价认知名词。并且这种"一价认知名词+是"的构式化也是一种非结构构式语法化的过程,主要受到句法环境、语言类推、语用推理及主观化等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现代汉语名词加数量词的角度。分析了名词进入句子层面以后所表达的指称信息变化,认为现代汉语里有一类不能直接加数量词的名词存在.它们直接以词汇形式出现来类指事物;这种指称手段的出现。形成了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普通名词的一个新类别:类别义名词。表示对事物的类指与用于对事物的分类是它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沈阳根据动词所能投射的名词的数量而划分出的V1、V2、和V3三类动词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可以不受语义、语法、句法等方面的限制,在句子中进行移位,从而产生空语类,并留下一个痕迹.以沈阳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英汉对比,发现被动句式、名词短语提升、同一信息不同形式的表达、对某一成分的强调是汉语名词短语移位的四个主要激发因素.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大……的"作为一个结构式常在口语中使用,前置的"大"和后置的"的"之间可以是时间名词、表人名词,还可以是其他名词,但由于时间名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本文仅讨论"大……的"中间加时间名词的情况,主要从口语中"大……的"的使用情况入手,对"大……的"出现的语境、语气及强调重点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汉语的句法歧义可以分析为一些抽象的格式,当这些抽象化的格式在通过语言中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言语时会产生歧义.这些歧义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动词是一个二阶动词,它与它所联系的名词之间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这些复杂的语义关系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变换分析,不仅可以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同时还可以弄清二阶动词与所联系的名词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对名词的空间义与其他意义类型进行区分的立足点出发,分析了现代汉语名词对属性义的表达,讨论了名词在定语位置、谓语位置、“‘很’类副词+N”格式时,所分别陈述或指称属性意义时的各自形式与语义上的特点。认为现代汉名词对属性义的表达,存在一个从定语位置到谓语位置、然后再到“‘很’类副词+N”格式、状语位置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与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5.
方位词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它既具有名词的某些特点,也具有名词所没有的特点。把它归为名词的下位类,对全面认识方位词的特点不利,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方位词在语法上的最大特点是黏着性,在表义上的特点是不确定性。从词类系统的内部一致性,外部排他性的角度上说,方位词应是一个独立的类。  相似文献   

16.
聚焦于汉英表量结构中身体名量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间的关系本质,拟对身体名量词进行重新分类,以考察汉英身体名量词的共性和个性,并作出认知阐释.在对大量的汉英身体名词语料进行分析后,根据身体名量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间的关系本质,归纳出四大类身体名量词:摹状类、焦点突显类、容器图式类和丈量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其相应的映射类型:外形特征的映射、整体-部分图式的映射、容器图式的映射,距离的映射.其中前三者为汉英所共有,距离的映射为汉语所特有.英语中还存在一类特殊的外形特征映射——面积-数量的映射.具有空间义的身体名词与名词之间语义上的搭配主要是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的转换等认知方式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名词化是英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学派都对名词化有所研究.动词名词化是科技英语的主要文体特点之一.文章以石油英语为参照,主要分析了科技英语动词名词化结构的类型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名词化现象是语言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名词化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从语言分类学上说,动词和名词的区分是人类语言的非限制性共性,两者之间可能发生的转化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试图用兰盖克认知语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论来对动词的名词化过程中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以期探寻动词名词化过程内在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赋错误码的CLEC,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名词与名词搭配失误的类型,并从迁移的角度对不同类型的失误进行解释.采用的检索软件是Wo州smith.本文将失误分为名词 名词,名词 介词 名词,名词所有格 名词等五类.数据表明,学习者失误主要来源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母语迁移的影响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对句中名词的格支配关系,将日语复合动词分为三大类,即并列关系、修饰关系和融合关系。其中修饰关系又分为中心词前置式和中心词后置式两类。通过对句中名词的格支配关系分析,也可以为分析复合动词自他性的特征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