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事记者》2014,(3):F0002-F0002,I0001
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评选结果.2月14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服务的摄影师John Stanmeyer凭借作品《信号》获得年度图片奖和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中国新闻社摄影师贾国荣的作品《杠上竞争》获得体育动作类组照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浅说《热血之歌》的审美特征沈阳电视台傅文琦大型音乐电视专题片《热血之歌》播映后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不论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观众,都认为这部作品不失为一部成功之作。浓郁的东北地域特色足《热血之歌》的一个比较显著的审美特征.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东北...  相似文献   

3.
把作品的创作过程与作品的传播效果联系起来 ,尤其对作品问世后的命运进行研究 ,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思想美感和情感升华是作品产生影响力的根本。本文试以历经 6 0年而不衰的影作《胜利之吻》为蓝本 ,说明新闻摄影审美的三种形态即现场势态、审美情态、象征意态是作品产生影响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蒲学光 《新闻窗》2014,(3):33-34
2014年2月14日,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在阿姆斯特丹揭晓,3名中国摄影师获奖:贾国荣作品《杠上竞争》获体育动作类组照一等奖;陈坤荣作品《健身》获体育特写类组照二等奖;樊尚珍的单幅作品《大漠狼行》获自然类三等奖。其中两组属体育类别作品。  相似文献   

5.
2004年度第14届中国新闻优秀作品评选结束.《经济日报》社报送的作品共有三篇获奖。其中本人等采写的特稿《雷锋生前唯一报告录音是这样被发现的》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现将采写这篇报道的经历体会与感触介绍一下,愿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编辑,简单地说是文字处理工作者。作为内部文学资料的编辑,也应该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以《阿克苏文艺》为例,目前的编辑工作主要分为如下几个环节:约稿、稿件审核、优秀作品和优秀作者推介、潜质作品和作者的挖潜提升、作品的加工完善、撰写编辑报告和退稿理由。《阿克苏文艺》的编辑,除了在选择作品上有审美取向,在栏目的设置、版式设计、封面封底的设计上都有相应的审美要求,在完成艺术性、观赏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马琳 《出版广角》2015,(13):108-109
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在作品创作中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真善美的理解.正是因为如此,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对读者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基于这个视角,本文就《傲慢与偏见》翻译中蕴含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以进一步发掘作品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及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远去的鲁迅     
刘仰 《档案天地》2009,(9):59-60
鲁迅以及他身处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远了。近日.一件悄悄发生的事情.又再次拉开了现代人与鲁迅的距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减少了。据说《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再列入课文,只有《拿来主义》、《祝福》、《纪念刘和珍君》三篇被保留。  相似文献   

9.
为了坚守长篇连播这个阵地.同时又符合专业台的播出风格和受众欣赏习惯.无锡音乐台从1997年起将长篇连播定位在纪实文学上,栏目用书均选自近期图书市场上有影响的纪实文学或名人传记,由听众熟悉的主持人播讲.注重作品的可听性.时效性以及公众关注性,讲究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安排上机动灵活.时时关注受众的审美需求.比较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正是有了这种调整,我们才有了除评书、连续剧剪辑之外的。文学类的《长篇纪实文学连播》。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度全国好新闻评选近日在北京揭晓,共评出报纸、广播、电视好新闻作品206篇(件)。其中一等奖作品47篇(件),二等奖作品70篇(件),三等奖作品80篇(件),特别奖作品9篇;另评出好标题21条。我省报纸系统有两篇新闻作品获奖:《延安报》6月14日的通讯《汽车,拖着火龙奔驰》(作者:艾庆伟、王天乐)获一等奖,《陕西日报》12月24日的通讯《十二名大学生自谋职业记》(作者:柴荣)获三等奖;另有《宝鸡日报》的漫画《孩子们这下平安了》(12月14日作者王尊一)和入选的两条标题:《费费费该废的全废——我市取消不合理收费78项》(12月10日  相似文献   

11.
杨洁 《大观周刊》2011,(21):33-33,20
明代文学的典型代表是小说和戏曲,而戏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便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对《牡丹亭》的研究,此前已经有很多学者作过,而且取得不少优秀成果。但就笔者所看到的资料,发现很少有人对《牡丹亭》做跨学科领域的延伸性研究,本文试从审美文化学角度对《牡丹亭》作以阐释,以期洞悉其深刻的审美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记者》2016,(3):11-11
《新闻演讲录》出版 工人日报社社长孙德宏的新著《新闻演讲录》日前出版。该书集纳了孙德宏在一些大学的学术讲座和报社业务研讨会上的演讲和讲话,表达了作者对新闻传播、办报理念及其具体操作的一些想法和追求,体现了作者对新闻的审美传播和优秀新闻作品的一贯研究和关注。该书包括《哲学美学视域下的“报纸存亡”》《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审美取向的流变》《〈寻找时传祥〉采编背后的故事》《“精致大报”与名编辑名记者》《这组“特别报道”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客观与想象中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总编辑评报备忘录》等篇章。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06,(8):I0001-I0001
2005年度“浙江新闻奖”(摄影类)评选日前揭晓。《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我们去倾力帮助》等4件作品获一等奖,《创建中国首个“无塑料袋村”》等7件作品获二等奖,《沉重的奖牌》等14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张洁作品一改早期曾有的诗情审美的一面,逐渐显露出反诗情、反审美的另一种美学品格——审丑,在《无字》中审丑的美学品格表现得尤为鲜明突出。主要体现为:剥离真爱理想男人的"面具,"揭破人类的假相,解构历史的神话,揭示人类生存的荒诞、虚无和无意义。《无字》通过审丑恰在否定中建构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学赏析类电视片《远离尘嚣——边缘摄影作品赏析》通过对边缘乌类摄影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再现了边缘作品的审美价值与作品所表现的未经现代工业污染的原始、美丽的大自然景象。这部片子以其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的选题赢得了观众,也获得了全国和省级的很多奖项。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前.当作家张平写完《凶犯》这部人性与法律纠缠不清的小说时.并没有想到作品有朝一日会被改编成电影。尽管.这部作品从出版之日起就受到影视界关注.但由于作品题材比较尖锐.故事场景处在偏僻林场.始终没有哪位导演能找到理想的改编思路。十年时光弹指而过.就在人们早已淡忘此事时。这部作品却奇迹般出现在银幕上。没有奢华阵容.没有庞大场景……《天狗》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一部独特之作。  相似文献   

17.
我生在石家庄.从小又喜爱绘画.自然.有关反映石家庄内容的美术作品.都是我收集保存的珍贵资料。其中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大型精装“风云志”——《可爱的河北》一书中.有一幅素描淡彩作品《石门破晓》,就是我平时经常欣赏品味的珍贵力作。为什么这么说呢?据我所知,贵社在筹划此书时,曾收集了众多大家名作.最后经过筛选,只保留四幅精美作品。而花山文艺出版社的美术编审李文侠女士所创作的《石门破晓》,竞和三位驰名中外的顶级名师中央美院副院长罗工柳教授创作的《地道战》,詹建俊教授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及天津美院刘天呈教授创作的《黄巾起义》作品并列在一起,充分展示出李文侠女士精益求精的艺术修养.个性鲜明的绘画语言.崇高境界的审美意识,炉火纯青的超群功底。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我国共有四部妇女文学史著作,分别为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纲》和谭正璧的《中国女性文学史》。这些作品开创了新的文学史专门类别,丰富我国女性文学的传统,对现今的女性文学研究也起到了重要的文献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建敏 《兰台世界》2012,(28):15-16
梁实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尤其对莎士比亚作品有着翻译方面的权威,其翻译作品主要有《英国文学史》及《莎士比亚全集》等.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其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情操,并融合了西方古典的美学思想.另外,梁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对话精神,尤其是其对翻译作品中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学形式的输入及语言风格的再现等方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陈柏玲.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编辑部制作人、评论员。 作品《寻亲》,《共度危机,哈尔滨收获感动》、《圆梦》、《中国公开戒毒第一人——吴荣》等先后获黑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行风热线》直播节目获2004年度黑龙江广播电视奖一等奖;2007年10月作品《婚礼》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三等奖。2006年3月获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个人.2006年11月获哈尔滨十佳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另外.还多次获全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创建平安哈尔滨先进工作者、全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