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3,(10):80-80
国务院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新收录汉字8105个 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历时10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于8月27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该表是继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后的又一重大汉字规范。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字8105个,  相似文献   

2.
现行汉字规范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是自《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发布以来我国对现行汉字所做的最系统、最全面的规范工作。文章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通用规范汉字表》拟微调的44个字形的诸组考察;当前字形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大陆字形进一步规范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3.
记者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历时10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日前由国务院正式公布,该表是继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后的又一重大汉字规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规范的总结、继承和提升,也是信息化时代汉字规范的新起点和新发展。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字8105个,其中常用字6500个,比原来的通用字表减少了500个。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5,(2):82
编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出版:新华出版社《通用规范汉字表》识字挂图的出台背景2013年8月19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汉字规范化是加快普及国家通用文字的重要前提,是文化教育事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用规范汉字表》是继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后的又一重大汉字规范,是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土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规范的总结、继承和提升,也是信息化时代汉字规范的新起点和新发展。《通用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说明》里没有废止《简化字总表》的说法,也没有“表外字不再类推”的内容。由教育部语信司组编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一书宣布废止《简化字总表》并提出“表外字不再类推”的论断。《〈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是辅导材料,不是政府文件,它没有权力宣布废止《简化字总表》。《简化字总表》没有废,也废不了,"表外字不再类推"必然造成汉字文本繁简混用,严重影响汉语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据《长春晚报》消息,有一位叫徐国臣的73岁老人,酷爱汉字,关注和研究汉字达30年时间,最近他购买了两本新版字典,在翻看学习中发现,其中竟然有403个汉字读音不一致。徐国臣老人购买的两本新版汉字字典,一本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另一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通用规范汉字字典》(以下简称《字典》),他在参照这两本字典学习时,  相似文献   

7.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需要处理好通用规范汉字与非通用规范汉字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专家意见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5,(10):82
出版:新华出版社《通用规范汉字表》识字挂图的出台背景2013年8月19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汉字规范化是加快普及国家通用文字的重要前提,是文化教育事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用规范汉字表》是继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后的又一重大汉字规范,是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规范的总  相似文献   

9.
教育聚焦     
《教学随笔》2013,(18):6-7
<正>北京《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专家:不赞成使用"囧"等非规范字2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相关情况。该字表共收汉字8105个,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字表收录了3500个常用汉字,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标准。《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王宁介绍说,在研制新字表时,也考虑了网络用字的情况。不过,网络用字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4,(35)
正编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出版:新华出版社《通用规范汉字表》识字挂图的出台背景2013年8月19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汉字规范化是加快普及国家通用文字的重要前提,是文化教育事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用规范汉字表》是继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简  相似文献   

11.
<正>《通用规范汉字表》是我国关于汉语规范字的集大成性质的语言文字法规。它在整合原有字表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进行了增删,弥补了不足,使之更加符合当代语言生活实际,突出时代性和通用性。《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制定立足于较充分的研究和调查。一、二级字表的研制,即判定哪些字在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国家语委正在宣传、贯彻国务院批准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这时出现了"表外字不类推简化"的杂音。为了分清是非,下面简要回顾一下偏旁推简化的历史:1935年8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324个简体字。在简化方法上,只有个体简化,没有偏旁类推简化。1956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收515个简化字和54  相似文献   

13.
8月12日,教育部2009年第12次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及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通用规范汉字表》意义何在?是如何研制的?主要解决哪些问题?就这些大家关心的话题,国家语委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并委托商务印书馆组织编写的《学生通用规范汉字字典》日前出版。该字典与最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配套,有助于增强学生书写汉字的规范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国务院2013年6月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这是继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后的又一重大汉字规范,是最新、最权威的规范汉字依据。《学生通用规范汉字字典》从教学的角度做了许多贴心设计:收字量适中,照顾到基础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常见问题,细致灵活地指导使用规范汉字,同时贴近学生学习需求,设置了“提示”“辨析”“组词”等实用性很强的栏目。  相似文献   

15.
杨辉 《语文学习》2020,(1):73-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所谓规范汉字,是指国家以《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传承字和简化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除非是特殊需要,繁体字和异体字是绝不应该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但是,笔者发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人名中有使用不规范汉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这个字表是在此前规范第一次发布近60年、重新发布近30年后,经过12年研制完成的。它在过去规范的基础上,用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获得大量的数据,采字和整理字际关系都有较为准确的量化数据作为依据。《字表》考虑到汉字发展规律和社会应用的现实,从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将过去的多个字表汇集在一起,便于查检、使用。本文进一步讨论《字表》研制的时代背景和《字表》发布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也再次论证字表保持稳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1中附录了《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并且在该表的说明中明确表示:“本表的编制是为了指导正确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方便古籍阅读、促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交流。繁体字和异体字的使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表中共收录了3120个规范字及其相应的繁体字、异体字,包括2546个规范字相对应的2574个繁体字、794组共1023个异体字。值得注意的是,《对照表》对96组一个规范字对应多个繁体字(或传承字)的字际关系进行了分解,表现出其处理相关问题的科学性。我们就以本表为基础,对照台湾《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对两岸字用、字形存在的差异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与说明。  相似文献   

18.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发行,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小学语文课本之一。为了了解这套课本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规范程度,我们对全部12册课本进行了仔细考察,选用的课本是2011、2012两年新近印刷的版本。考察参照的资料主要是《现代汉语词典》[1](简称《现汉》)《通用规范汉字表》[2]《通用规范汉字字典》[3]《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等权威辞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汉字规范工作,无论是观念范畴还是工作层面,无论是研制标准还是推广执行.总的态势是越来越科学化。这一态势集中体现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工作中。《规范汉字表》从2001年5月作为教育部重大课题立项至今已有5年多。在研制过程中,有关汉字规范的主要问题几乎都涉及了。有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基本解决,有些问题则至今还存在意见分歧。总的看来,讨论越来越深入。下面集中介绍一下有关简化字和繁体字讨论的两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字法》,搞好新形势下的语言字的标准化、规范化,国家语委于2002年10月立项研制《规范汉字表》,对于汉字字形进行新的规范。汉字字形体系是一种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层级结构的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汉字字形内的系统与元素之间,元素与元素之间等内部矛盾及其运动决定着字形的特质及其发展变化。规范汉字字形,应该从字形的内在矛盾及其规律出发,结合汉字的职能、汉字的历史和现状,制定必要的原则与方法。这些原则是:整理字形要从整字的各个层次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着手;整理字形要从字形的表达功能、书写功能、审美功能综合考虑而以表达功能为主;整理字形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