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1.听、说、认、读有关颜色的单词,提高综合表达能力。2.熟练掌握并应用重点句型。3.利用文具等做"听听做做"练习。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一、Warm-up A.课前播放歌曲《Who is wearing green today?》,活跃课堂气氛。B.课前一分钟展示:复习26课对话,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为讲授新知识作铺垫。二、Presentation出示学习目标:1.我能够听、说、认、读两个有关颜色的单词。2.我能把学过的有关颜色的词语运用在实际对话和生  相似文献   

2.
深秋的一天,我和几位老师到附小去听一年级黄老师的课。她教的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2课看图学词学句《飞机、蜻蜓》。在教学生写“飞”字时,她先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插图。黄老师问:“小朋友们看图,观察一下,天空中飞着什么?”生答,“天空中飞着飞机。”黄老师接着说:“飞字怎么写呢?”说着拿起粉笔准备在黑板上写下“飞”字,但却在要起笔时停下来,说:“飞字字形不复杂、但很特殊,我写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说完才一笔一笔地在黑板上田字格里写下“飞”字。  相似文献   

3.
快乐的游戏     
今天,杨老师带我们玩了反口令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语,我们做出跟词语意思相反的动作。采用淘汰制,做错动作的同学在旁边当观众。游戏开始!教室里静悄悄的,只等老师发号施令。我们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生怕自己出现错误闹出笑话。杨老师突然说:"坐下。"我们都"唰"的一下站起来,杨老师微笑着点点头。"举左手。"杨老师又一次发出口令,我立刻举起右手。有几位同学乖乖举起了左手,大家哄堂大笑。那几位同学很不好意思,脸红到了脖子根,坐到了观众席上。游戏继续,杨老师快速说出"大西瓜",我们立刻用手拼成一个小西瓜,这次没人出错。我心想:哈哈!我成功  相似文献   

4.
一天上午,我想随堂听小吴老师的语文课。第一节课时,我打电话到三年级语文组,经询问得知小吴老师当天上午第二节课执教《拉萨的天空》一课。这是一篇新课文,我并不熟悉。在处理好事务后,我于第一节下课前十分钟赶到三年级办公室.借小吴老师的语文书把课文看了两遍。三年级其他班级的老师听说我要听小吴老师的课,也随同我一起前往听课。小吴老师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流程自然流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生学习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似乎教师牵引得太多,并没有真正地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一边听一边思考:假如这篇文章让我来上,我该怎么上呢?下课后,老师们纷纷回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5.
在以前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步骤一般是这样安排:教单词、讲解课文、分析语法、英译汉、句型套用和课文提问;带读、朗读、做课后练习就算教完一课课文了。这样,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运用,老师讲解多,学生练得少,知识的传授多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新课标下的课文教  相似文献   

6.
<正>刚参加工作时,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提醒我说:"讲课文前,记得让学生预习哟!"听后我暗自琢磨:不就是预习嘛!简单!学第一课《草原》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今天回家预习第一课。"学生们乐呵呵地答应了。第二天,我想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才发现无从下手。就这样,预习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一位家长打来电话:"郭老师,孩子回到家把课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然后让我签字,说是您布置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是你     
李老师气呼呼地找到我:“这课没法上了!李晓居然没等我说下课就站起来说要上厕所。他一站起来,好几个学生也跟着站起来了。这叫我怎么上课?”我听了也觉得特别恼火,于是找到班长了解情况。原来,下课铃响过好几分钟了,老师还不下  相似文献   

8.
现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上课,老师说,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然后就是同学们发言.学生一个接一个,讲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提出问题,老师有的时候重复一下同学的发言,有的时候就一言不发,只是听同学们说.学生的发言有的时候相互之间有点关系,有的时候各说自话.这样一直到下课.上完课,老师在说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时,常常会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走过“绿色通道”,我从江苏徐州来到了广东深圳。校领导委婉地说,老师们都盼望着听一听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呢!我明白,“是骡子是马”终归是要“拉出来遛遛”的。说真的,我手头不乏在全国各地上过的熟悉的教案。但这些“驾轻就熟者们”却被打入了“冷宫”。然后,我另选课文,不打招呼,借班上课。当然,这没有任何外因使然,我只是想上真课,履行“我从评选特级教师的那节课开始就要真真实实和学生一起上课”的诺言。这里,我将借深圳市凤光小学六(3)班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辑录如下,供老师们参考:A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  相似文献   

10.
老师,我反对     
在教《师生情》一课时,我正引导学生理解三位女同学见到王老师前商量的一段话,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老师,我反对!"我大吃一惊,原有的思路突然断裂,但我还是耐着性子说:"反对什么?"学生说:"课文中说:'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她,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我反对'首先'然后' '最后'的位置.因为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来之不易,而且有一定的重量,三位女同学应该'首先放下鸡蛋,然后向王老师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请她安心养病.…听他这连珠炮似的解释,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对对对,书上不应该这样写!""我们把书改正过来吧."望着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既高兴,又为难,因为从句子的紧散结构看,此段话并无毛病,但我还是让学生们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11.
因势利导     
【案例】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三只白鹤》,课堂中出现了一个意外:在初读课文后,教师问:这三只白鹤能不能找到大鱼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然后用“第只白鹤,因为。”来回答。交流时,学生回答第一、二只都不能找到鱼,并讲了找不到鱼的原因,当说到第三只白鹤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学生说第三只白鹤也找不到鱼,理由是河边有很多柳树。教师马上追问:大家说第三只白鹤能不能找到鱼?学生们都表示:找不到。这时教师开始紧张了,因为这和教材的本意不同,也和教师课前的预设不同。于是,教师想方设法要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自己的预设中来,告诉学生第三只白鹤…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教书以来,有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究竟怎样能将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呢?2014年9月,偶然听了九原区尚飞老师一节《倒数的认识》,让我顿时耳目一新,仿佛找到了方向。这节课上老师只说了三句话:"同学们,昨天预习了倒数,现在把你的想法和组内成员交流,整理思路,派代表展讲。""请同学们对他们组的展讲进行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一个组上台展讲,其他组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黄莉 《宁夏教育》2020,(3):23-25
2月21日早上11点整,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二小五年级(5)班的学生像往常一样,在家中饶有兴致地听着宁夏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本校李晓海教师讲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一课,伴随着李老师在互联网上的讲授:"因数要从两头找,先找最大与最小,一对一对找下去,直到碰头才算了……"屏幕前,有的学生在认真做笔记,有的学生在翻看教材,有的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展示的思维导图,有的学生在记录着自己不懂的内容,等会好与老师相约直播课堂在线解惑……直播中,有家长在讨论区内留言:“李老师的课我儿子全听懂了,教师总结的口诀实在太有用了!”  相似文献   

14.
前两天,我校组织了几位老师去杜郎口参观,回来后,召集全体老师和学生观看杜郎口的课堂实录,然后开始尝试实施杜郎口的教学模式。是否可行呢?大部分人仍持怀疑态度。听了几节示范课后,我也开始尝试了,并邀请了几位教师坐镇指导。这一节是“不等式的解法”,我对学生说:“这节课同  相似文献   

15.
王丽华 《小学生》2013,(9):25-25
"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们知道复习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且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复习课应达到巩固所学知识,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类,找到它们的联系,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一直是老师们关心的问题。但在平时,只要一提复习课,大家就想到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想到老师不辞辛苦的出题、判题,而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单词,记忆对话、课文,强记语法规则。他  相似文献   

16.
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调研课上,我听了汪藕花老师执教的《说声"对不起"》(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现摘取精彩片段如下——片段:生1:老师,"支支吾吾"是什么意思?师:你先看课文,当老师问陈刚这是怎么回事时,陈刚回答了吗?生1:他只是说"我——我——",然后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师:对呀!他想回答老师的话可是又不知道说什么,于是,说话就怎样——生1:"吞吞吐吐"的。我明白了,"支支吾吾"就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是你     
丛晓燕 《班主任》2006,(7):30-30
李老师气呼呼地找到我:"这课没法上了!李晓居然没等我说下课就站起来说要上厕所.他一站起来,好几个学生也跟着站起来了.这叫我怎么上课?"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一遍 ,然后教师放映配有古典音乐的相关荷叶、荷叶池的图景供学生欣赏。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 ,听得专注 ,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二、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主动参与1 出示与课文相关内容的图片文字课件 ,教师范读课文一遍。2 学生们听后评议。学生甲 :“老师 ,您读得很有感情 ,真好 ,我想像您一样读。”学生乙 :“老师 ,你读‘荷叶是我的摇篮’对‘是’字读得没卷舌 ,请重新跟我读一遍。”学生丙 :“老师 ,我想加上动作读这一句…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在西门里小学听了一节语文讲读课《方志敏烈士二三事》。课后听作课老师介绍说:“这课,过去我讲过多次了,可以说是一篇老课文了。老课文也有新问题,如文中的‘哼’字,以前我都读成‘hēng’,这次这样读总觉得不太贴切。经查字典发现是个多音字,本文应取‘hng’音,怎么读呢?请教了其他老师,才找到了它的准确读音。所以老课文,也要做新处理。”  相似文献   

20.
年轻的杨老师气呼呼地找到我:“你们班的王帅居然没有等我说下课就嚷嚷着要上厕所,其他学生也跟着起哄,这叫我怎么上课?”不对吧?王帅这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太突出,但一向还是很尊重老师的。我带着疑惑找到这位学生,了解情况之后,舒了一口气。原来下课铃响过好几分钟了,杨老师还不下课,而班上学生已经连续两节课没有上厕所了——第一节课的老师下课晚了几分钟,第二节课杨老师又提前几分钟进了教室,第二节课下课铃响过几分钟了,杨老师还不下课。王帅实在憋不住了,只好大叫。尽管缺乏礼貌,他的要求却是合理的,也表达了同学们的意愿。如果不是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