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采用大课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却又必然导致教学实效性弱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大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在大课堂背景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在大课堂背景下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具有学生全员参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组内互动、课堂气氛融洽活跃,考评结合、学生积极性高等重要特点。切实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课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现实选择.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堂纪律方面没有得到合理发挥而导致教学主体性缺失,其原因在于班级规模过大、不良的教学价值观和学生的功利性学习行为.激发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和改善师生关系是解决大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性缺失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主要表现在现实基础、传统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和情感基础四个方面。师生关系是教学关系的核心,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尤其是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的含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即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群体,建立生态的师生关系;积极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运行要素,构建和谐统一的教学有机体;重视改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环境,营造舒适有效的教学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青年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生力军。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青年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积极实践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1)端正教学态度,不断加强理论修养;(2)增强教学技巧,努力使课堂具有活力;(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体现个性魅力;(4)互动教学,平等对话;(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和谐社会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迫切需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方法和创建和谐课堂,构建和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课堂呈现出"相安的疏离",即学生在课堂出现"身虽在,心已远"之状态,而教师处于"自问自答"的教学状态,两者在课堂上是心照不宣的默契疏离方式。为了破解该状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师生关系,提出回归日常生活情境、约束理性化商谈动机、提升交往行为真诚性的三种形式对策,达到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施和最终的效果不仅与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手段有关,而且与师生的状态及相互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它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综合能力、培养优良品格、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三部分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沉默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业务水平、师生关系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要打破课堂沉默,教师需要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教学风格和开展实践教学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思想政治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四个自信".通过研究民办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如何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综合能力、培养优良品格、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三部分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手机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手机下载微博手机客户端,从而在手机上使用微博的各项功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过对手机微博功能的援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讲授为主的单维方式,在手机微博的辅助下,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能够多维度、及时地捕捉并讨论时事信息,从而为学生构建新型的学习圈、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促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手机微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简要概括为:实时信息的捕捉→新型学习圈的构建→学习方式的拓展→良好师生关系的促成。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既是对以往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社会生活的一次反思,也为考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通过把社会生活引入课堂、让社会生活成为课堂,实现社会生活叙事的“微而不碎”“大而不空”,从而真正用好社会生活,于新时代中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杨芳 《现代职业教育》2023,(30):129-1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灵魂的重要课程,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于学生是否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坚定的政治信仰、广博深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以及开朗的性格和得体的外在形象上,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师管理制度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产生影响,这些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但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青年学生,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义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师生关系阻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通过促进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实现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信仰践行等途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学生理论社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有效延伸,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倡导自主学习理念的有效组织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理论社团建设中发挥作用,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的构建与德育“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高质量地上好这门课,对于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至关重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教师自身特点,恰当地引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对话方式、兴趣导向、主体间性等观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表达方式、教学导向、师生关系等发生转变,以至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和网络空间三位一体的立体课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其中,课堂讲授是主体,实践教学是理论学习的延伸,网络空间则是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空维度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