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系统阐述了对我国教育方针定义和内容的基本看法,并提出了“教育方针的规律”这一概念,进而抽象出教育方针的三条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不仅揭示了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而且按照教育工作的自身规律提出了四个基本规律,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四个统一”。一、“四个统一”为高等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标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单一的、过分强化的专业…  相似文献   

3.
深入认识与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内在规律,是有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前提,能指导教育者把握方法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及必然趋势,提高方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规律是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共同构成的规律群,其中的基本规律是继承超越律,具体规律主要包括选择控制规律、统摄发展规律、创新思维与实践相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系统阐述了对我国教育方针定义和内容的基本看法,并提出了"教育方针的规律"这一概念,进而抽象出教育方针的三条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民族团结教育在维系和谐民族关系、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背景·问题·使命·培育”的四维分析框架透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历程,从历史演进的横断面可以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经验分为根本经验和基本经验,党的领导是根本经验,在此前提下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坚持政治教育与文化熏染相统一、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相统一、坚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坚持典型示范与群众参与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工作任务的转变,有的放矢地动员与领导青年运动,不断激励、锻造培养青年与中国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重视青年工作相统一,把握青年特点与植根人民群众相统一,立足青年运动实践与发挥青年组织效能相统一,积累了丰富经验。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青年运动实践,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把握青年工作发展规律,依托青年组织开展工作是我们党青年工作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国民素质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主体特质形态,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民素质天赋资源开发与后天教育提高相统一、国民素质发展中的观念内化与实践外化相统一、国民素质提高与生产力发展相促进、国民素质差异性与国民素质同一性相结合、文化的开放与繁荣促进国民素质内涵的提升与扩展等普遍性、必然性关系,决定着国民素质的发展趋势。遵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从学理上对国民素质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确证,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形成,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长期影响和教学实践活动自身影响的结果.该文提出:在新历史时期,高校也要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要建立工科院校特点的综合教育培养模式;树立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劳动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的劳动有着自己固有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编辑、科研、育人三位一体的综合;个体性劳动与群体性劳动的结合;内在本质的创造性与外在形式的潜隐性的统一;劳动的“有我”与劳动成果的“无我”相表里。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政治挂帅"到"政-经主导"两大阶段,尽管也不乏个人价值关怀的端倪,然整体来说形变而神未变,依然是建立在社会发展需求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本位"的特点。我国"重人伦"、"重群体"之传统文化观、"乐之教化在于道德"之传统音乐文化观及"圣人君子"之传统教育目的观是潜藏于其后的文化根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关注文化土壤的更新、建设现代文化;重构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注重课程实践,树立培养目标与课程实践相统一的政策执行理念,以实现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