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学习的过程就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学生要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不仅需要智力因素,还需要浓厚的学习爱好和顽强的学习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只有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重视智力因素培养的挖掘,往往忽视兴趣、情感、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形成教育偏差,步入教育误区。只有在教学中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下面就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谈几点浅显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发展的方向和保证。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造就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要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就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个性,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政治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施好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确保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才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学生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就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或只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偏激的做法。只有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实行“双向开发”,才能发挥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智力因素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 ,而不是智力因素。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相似文献   

10.
顾阳 《考试周刊》2014,(80):124-125
素质教育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家都有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一直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对非智力因素,多数人都忽视或轻视它们。为什么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因为学校的宗旨是育人,而育人既要育体,又要育心、育情,只有使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身心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种因素互相作用的产物。中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活动中,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在非智力因素很好地发展时,智力因素才能放出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种因素互相作用的产物,中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活动中,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的非智力因素很好地发展时,智力因素才能放出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84):49-50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除学生的自身的认知结构、认知发展水平(思维发展水平)、智力等认识因素外,还受着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强烈影响,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益,因此,数学教学在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中,只有既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又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但这些学生又并非都是智力低下。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教师只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与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之与智力因素同步发展,互相促进,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活动是一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注意培育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在大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方面非智力因素起着积极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基础上的,要实现德育课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必须依靠智力因素(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与非智力因素(如注意、情感、意志、情绪等)。智力因素提供学习、操作的程序,非智力因素提供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部积极的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时,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然而,传统的教学片面地认为教学过程只与学生的认识智力有关,抹杀非认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一直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苦心探讨的课题,根据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和历史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由于受到考试指挥棒的驱使,则偏重于对学生能力和智力的研究,它往往急功近利,只重视认知目标的落实,片面地强调语文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学生对这种极端的语文课不仅没有浓厚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厌恶心理。只有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培养,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20.
金辉 《教育探索》2003,(8):77-78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体现整体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在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方面应做到和谐统一。1.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举教育的成功途径有很多,不可忽视的一条途径是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从内因上来说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制约,我们应摒弃把教育目标看成是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片面认识,应把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