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气神是“气”物质内部结构在物质性、能量性、信息性方面的倾向性表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精、气、神三者,各有各的功能和效用。所以古人有云:精足不思欲,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义云:“精满、气足、神旺。”丹家修炼里有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说。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古人似乎对"三"这个数字十分喜爱:天、地、人被称为"三才";日、月、星合称"三光",而在养生方面也是如此。以下这些古人养生的"三字诀"好学易记,我们可以潜心体会一下。1、三寡:即"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千万不能受损,否则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而精亏、气虚、神弱则是生病与早衰的根源。2、三慎:即慎食、慎药、慎激动。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做到这三点。除了吃东西和服药要格外慎重之外,情绪激动的危害也  相似文献   

3.
中医“精气神学说”对武术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武术“精气神”的理论之源。“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古代养生家将“精气神”视为人身“三宝”,认为精气神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依照这一规律,通过各种练功方法来促进“精气神”的转化,提出了“调身、调息、调心”的健身原理,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心死神活     
张晓武 《武当》2013,(7):50-51
传统气功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有的着重于调练肌肉筋骨,有的侧重于调练心态元神,有的则看重调练气息血脉。但是,作为传统气功修炼的主宰,还是对人体心态、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调整。故此说:"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精气神的凝聚,构成了人体的脏腑、血脉和四肢百骸。精是物质基础,气是功能作用,神是调理控制。神是人体物质代谢和功能表现的总指挥,神是确保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在  相似文献   

5.
寡以养生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元、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而精亏、气虚、神弱则是疾病与衰老的标志。因此,重视保养精、气、神,既是健康长寿的诀窍,也是一种良好的养生方法。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来保养精、气、神呢?  相似文献   

6.
“精气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武术历代拳种流派的习武要义。中国武术在“精气神”学说的影响下,无论内在精神还是外在形体都始终贯穿着精、气、神的表现,突出着武术的风格和特点。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和医学理论视野下的“精气神”作为研究的起点,以中国武术的“精气神”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国武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和“攻防意识”的视角来认识“精气神”这一武术范畴下的概念。通过对中国武术“精气神”的研究,力图可以使人们能够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全新的视角来认知中国武术,从而实现对中国武术较为准确的把握和较为全面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人们把保养精、气、神视为健康长寿的人生三宝,因为它们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功能综合活动的结果。"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精,包括血、津、  相似文献   

8.
武坛有句拳谚曰“上场如猛虎”,这说明“精、气、神”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当前参加武术锻炼的青少年日增,但往往忽视“精气神”的练习。武术运动八法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其中的精神和气质是重要组成部份:如“弓  相似文献   

9.
精、气、神三者,中医称为三宝,认为它们是可分不可离的。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鉴于三者间的互相关联,任何一个的失调都会影响其它二者,只有当三者和谐稳定时,人才能保持健康,“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三昧真参法     
李兆生 《武当》2005,(1):3-5
衡量正宗与散流的标准是"三昧真参法"。 "三昧"指什么?三昧就是精、气、神。不光是练功、修道,中医治病人,享尽天年都离不开精气神。小腹里是元气、精,颅腔运化的是神,在精神之中往来者为气。精、气、神在体内各有各的位置,并相互转化,所以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但在我们传统的内容里边,神传的修为是"化神为气",然后是"炼气还精",这个就是说,是人再造精神。  相似文献   

11.
历来道教或道家,都十分重视“三宝”在丹道修炼中的作用和地位,武当山亦不例外。因此,《武当山炼性修真全图》(以下简称:《修真图》)将“三宝”列于人体的显著位置,即“顶有三宝神天灵,身有三宝精气神”。由图中可见,神宝、天宝、灵宝位于人体头顶部,精、气、神“三宝”则分别列于人体纵向中线的腹部(下丹田)、胸部(中丹田)、脑部泥丸位(上丹田)。然而,我们从现有的三个版本的《修真  相似文献   

12.
王玮 《武当》2010,(10):26-28
(接上期)精气神为人体三宝,气是人体内运行的动力,如果没有气的吐纳功能,精滞血凝神散,气能推动血的运行和心肺的脉动起搏及肠胃的蠕动,气是生机的根,离开气的存在,一切将停止,外气起搏心肺,内气推动经脉运行,一切之本为气。虽然精神重要,但是离开气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3.
学稼 《武当》2013,(4):48-49
论得药1、什么是药物《道言浅近》中指出:"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心印经》上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物也。身中之药者,神气精也。"《人道言浅近》中也说:"精气神为内三宝。"精气神三者,在内丹功法中强调练先天,忌用后天,称为内药。《金丹四百字·序》中说:"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溢所感之精;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这与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的"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是一致的。后天的精气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人生三宝精气神,精、气、神,既是生命的动力,又是生命的体现,其盛衰与人的寿命直接关联。我国许多医学典籍对“精气神”有精辟的论述《,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寿世传真》说“:吾人一身,所持精气神俱足,足则形生,失则形死”。而另一典籍《摄生三要》中强调,养生要聚精、养气、存神,下面分别谈谈。  相似文献   

15.
赵金娜 《体育博览》2011,(7X):208-208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武术的独特运动方式。武术运动中灵活多变的"动"、配合精气神的"动",独特的仿生的"动",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展现出武术独有的运动魅力,长期科学锻炼,能增进人体健康,年年益寿。  相似文献   

16.
陈新峰 《体育师友》2010,33(3):36-36
“精”“气”“神”是队列、体操练习中应重点强调的一个环节,它反映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我校近几年来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精”“气”“神”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永强 《武当》2005,(8):41-41
历来道教或道家,都十分重视“三宝”在丹道修炼中的作用和地位,武当山亦不例外。因此,《武当山炼性修真全图》(以下简称:《修真图》)将“三宝”列于人体的显著位置,即“顶有三宝神天灵,身有三宝精气神”。由图中可见,神宝、天宝、灵宝位于人体头顶部,精、气、神“三宝”则分别列于人体纵向中线的腹部(下丹田)、胸部(中丹田)、脑部泥丸位(上丹田)。然而,我们从现有的三个版本的《修真图》中却发现,不仅“三宝”的名称不对,而且其排列顺序亦有误差。本文试以纠正。  相似文献   

18.
对人体精、气、神与太极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以它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精、气、神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人体精的蓄备、气的滋养和神的调节,具有养生健身、调节身心及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经络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现,早在2500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发现了人体存在经络系统,指出经络具有“行血气、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重大作用。就是说人体的健康是由经络秉统维持的,经络正常运转,人体就能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20.
练太极拳如何养神等问题。内经《灵枢·本神篇》中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是由父母阴阳二精相结合而形成的,是生俱而来的。我国古人把与生俱来的神的功能,称之为元神,把人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称之为谓识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元神与识神的关系,由知可知,神相当于大脑。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练习太极拳养生,应该首重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