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陆颖  杨志萍 《现代情报》2013,33(3):52-55
新材料产业具有学科交叉性强、技术密集度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等特点,是西部产业升级发展的重点领域。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新材料信息环境建设现状与问题,结合西部地区新材料科技与产业发展阶段,分析加强西部地区新材料信息环境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从西部新材料产业环境、信息服务开展以及平台建设等方面阐述在西部地区进一步开展新材料信息环境建设的可实现性,最终提出建设西部新型新材料信息环境的对策与措施,促进西部新材料信息支撑服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一 所谓新材料,包括最近突起的纳米材料,主要是指刚刚投产或正在发展,且具有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它与传统材料(如钢铁、塑料等)是相对而言的,但二者之间并无断然界限。新材料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与先导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新材料制造本身作为一个基础性产业其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必然相应随之增  相似文献   

3.
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之一。据保守估算,现今世界上各种新材料市场规模每年已超过4000多亿元,由新材料研究产生的新技术和由新技术制成的新产品则有着更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4.
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之一。据保守估算,现今世界上各种新材料市场规模每年已超过4000多亿元,由新材料研究产生的新技术和由新技术制成的新产品则有着更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制造强国梦、材料当先行”。关键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本文从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演进规律、技术创新、商业化应用、战略与政策等四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产业升级不断对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而关键新材料的创新突破也会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为此,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新材料发展情况纷纷制定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战略和政策,争夺科技制高点。然而,关键新材料具有“高技术不确定性”和“高市场不确定性”,这决定了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面临“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两大难题。未来需要加强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和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对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影响、关键新材料技术创新突破的实现路径、不同类别关键新材料商业化应用模式的创新以及战略与政策的精准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然而,关键新材料发展滞后,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约束。如何促进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高技术不确定性"与"高市场不确定性"的两大特征出发,提出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的创新突破需紧扣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应用两大关键问题,未来需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规律及趋势、技术创新突破路径、商业化应用模式以及战略与政策等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 新材料是当今新技术革命中与能源和信息技术并列的三大支柱。材料领域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加速跃进。据美国商业部预测,到本世纪末,全世界十二项新技术的市场销售额将达10000亿美元,其中新材料领域占40%,为4000亿美元。日本到2000年新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5000~126000亿日元,从1987年至今年均增长10%,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全国政协"一号提案"揭开神秘面纱:将目光聚焦在科技领域。在各界人士看来,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科技领域蕴含着超万亿巨大市场。科技领域涵盖电信服务、计算机软硬件、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生物医药、互联网等多项细分领域,市场潜力巨大。据上证报报道,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组消息,今年的一号提案为来自九三学社中央的《关于发挥市场配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13,(8):9
<正>本刊记者罗玛6月15日在成都了解到:川威集团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主要在钒钛制品冶炼和新材料开发上,将开展技术交流和实验合作,并在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市场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有利于共同打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应对严峻市场挑战的能力。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才让,川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发展,空调的通风管道性能更符合现代建筑科学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就空调的通风管道工程上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以及不同材质特性做到准确掌握,并加强关于通风管道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分析和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去适应和把握市场。  相似文献   

11.
王昶  王恺霖  宋慧玲 《资源科学》2020,42(8):1566-1579
随着近年资源应用领域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延伸,下游材料端的技术创新突破已成为重构中国资源产业优势的战略着力点。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新材料企业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从技术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风险投资与政府补贴对中国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①对于新材料企业,风险投资和政府补贴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了新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其中,风险投资的激励效应更明显但具有短期性,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则具有滞后性;②对于导入期新材料企业,风险投资对其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较小,而政府补贴正好弥补了市场资金配置的不足;对于成长期新材料企业,风险投资对其技术创新的长期激励效应强于政府补贴;对于成熟期新材料企业,政府补贴不能促进其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激励效应则比较显著。因此,为更好地提升中国新材料技术创新水平,政府应引入分类补贴机制,重点向导入期新材料企业倾斜,并引导风险资本投入成长期和成熟期新材料企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融资约束现象以及产业集群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投资活动面临显著的信贷约束,而产业集群度与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投资显著正相关,并能有效缓解自主创新融资约束。因此,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积极培育竞争格局有序和合作氛围良好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国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产品开发的情报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产品开发决策所需市场情报的检索 新产品是指运用新原理、新设计构思、采用新材料或零部件,具有新功能,新用途或开拓了新市场的产品.开发新产品是解决市场疲软、开拓市场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融资约束现象以及产业集群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投资活动面临显著的信贷约束,而产业集群度与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投资显著正相关,并能有效缓解自主创新融资约束。因此,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积极培育竞争格局有序和合作氛围良好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国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结合"创新3.0",基于技术、市场和社会生态位构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采用生物进化理论描述各生态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模型,并通过8家新材料上市公司的演化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演化仿真结果表明:技术生态位与企业发展并非线性相关,企业应根据政策和市场情况确定合适的研发费用率;市场生态位与企业发展正向相关,但对以研发费用率为代表的技术生态位影响不大;社会生态位与企业发展正向相关,但受限于市场和技术生态位,在其到达一定程度后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文章紧密围绕淄博区域有效建立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进行了创新实践,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活跃了区域技术市场交易,促进区域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电企业在国际工程项目施工合同承包市场比例明显上升。以刚果(布)英布鲁水电站工程为例,做好国际综合大型水电站工程施工管理,应掌握东道国建筑市场、做好规划设计的相关工作、全面做好施工前策划准备等,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大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确保工程质量优良,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新型材料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型环保建筑装饰材料层出不穷,不仅丰富了建筑材料市场,还为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材料的应用,在满足人们对居住、办公环境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环保的要求,为人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本文论述了新材料在建筑装饰领域中应用,对建筑装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建筑事业的进步,各种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不断的涌现了出来,给建筑市场增添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工程施工提出了新要求。防水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新材料的涌现,其施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尤其是在卫生间施工中,防渗漏方法与防水层施工更是至关重要,本文从卫生间渗漏原因分析,提出了有关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1050四辊平整机的研制"项目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利用多年在轧制领域的丰富经验,应用多项新技术、新材料集成创新并自主研发完成的新型产品,该项目的重要技术创新点、项目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如下:一、"1050四辊平整机的研制"是我公司在对国内外同类设备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市场对金属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