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一些家长忙于事业,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孩子,于是把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这种方式是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还是会因为缺乏父母的细致关照而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呢?虽然任何一种教育方式的利弊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很难一概而论,但是,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的王争艳教授依然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儿童不适合寄宿制生活,父母的细致照料才能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4,(8):F0004-F0004
宁夏石嘴山市锦林小学成立于2008年8月,是当地政府为解决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贺兰山矿区下迁居民子女就学问题而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学校。由于孩子的父母大多远在矿区上班,孩子们有的随爷爷奶奶生活,有的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还有的小小年纪自己独立生活。这种亲情的缺失往往使孩子们感到自己被忽视、被遗忘。加之孩子们来自大山深处,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待形成。有的孩子心理很脆弱,思想上、行为上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3.
殷志洲 《甘肃教育》2014,(22):25-25
正集中办学,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地方政府为民做的一件实事。优美的校园环境,宽敞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舒适的学生公寓,老师24小时陪在身边,辅导学习、指导生活、疏导心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孩子们在远离父母的校园中快乐、健康、和谐、幸福地生活、成长。笔者根据自己在寄宿制学校工作的经验,谈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逃学的一些认识。一、因不适应寄宿生活而逃学孩子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突然从农村学校进入城市,到了新学校,才发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生活场所是自己极  相似文献   

4.
孩子们的幸福是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触痛了当今教育的神经。当下,本来应该给孩子幸福的父母,有的变"狼",有的变"虎",还有的变成了"怪兽"。"怪兽父母"这个称呼最早起源于日本,用以指称那些经常提出对自己孩子"有利"但罔顾他人的要求、动辄向学校投诉并干涉学校教育的家长。  相似文献   

5.
张志金 《甘肃教育》2014,(24):35-35
正随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农村许多小学教学点被撤并,这样又出现了许多寄宿制学校,或寄宿制学校规模变大。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结构复杂,有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年纪小独立生活能力差……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老师,老师就是"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这就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寄宿制学校老师的工作量很大,特别是班主任。而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律规定抚养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离异父母在离婚后却以种种理由不去履行自己的义务,特别在一方抚养孩子有了困难难以独立承担孩子的生活、教育等费用后,另一方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衰。这就迫使孩子们走上法庭,迫使孩子用那双稚嫩的小手托起沉重的诉状向亲情发起挑战,这不能不说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潘占明 《甘肃教育》2014,(24):21-21
正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农村学校面临着寄宿制学生中留守儿童比列的增加。寄宿学生周一晚至周五都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与家长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间显然少于走读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即使是星期六、星期日也见不到父母,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情感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尊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  相似文献   

8.
王继朝 《甘肃教育》2020,(3):131-131
寄宿制学校的出现对于家长而言解决了很多的烦恼,主要体现在孩子只有周末才会回家生活,而其他时间孩子的生活、饮食、锻炼、学习等等都有专门的教师负责,为家长节省了接送孩子的时间,尤其是对于一些工作比较忙的家长来说好处更为明显。此外,选择寄宿制学校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及自理能力。他们进入寄宿制学校之后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杰 《现代教学》2009,(3):20-20
一、耳濡目染,在辛苦付出中锤炼师德 建校之初,我们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想把一所普通小学改建为全区唯一的寄宿制小学,眼前的考验可谓是一个接着一个。作为一个寄宿制学校的教师,他不仅是孩子们学习中的教师,也要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父母和游戏中的伙伴。从那时起,我也开始为自己树立职业目标,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寄宿制学校教师,得到每个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不能在孩子面前体现出自己良好修养的父母,不管他是多么的爱自己的孩子,都可能是孩子的一场灾难。爱,本来是人性中的一朵最美丽最迷人的花,但是,在那些没有良好修养的父母那里,她就很容易变成一把双刃剑,一边让孩子感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父母     
《父母必读》2011,(10):18-18
这是目前在北美洲正在流行的新词,指的是那些不停观察着孩子所有活动的父母,他们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头顶盘旋,又随时准备降落,他们巨大的嗡嗡声几乎挤占了孩子们自己所有的动高度监管。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为孩子安排所有活动。孩子的生活,就是父母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最近,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研究室任戴耀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让孩子上全幼儿园、寄宿制小学对家长来说可能是个便省事的选择,但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长对他们的一种忽视,这样容易使孩子失安全感,造成潜在的心理问题。戴主任认为,孩子一周只有在周末才能到爸爸妈妈,这种生活状态会使需要父母孩子没有安全感,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因学校和家庭的生活状态不一样,无论多么责和有爱心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取代母亲作用。戴主任说,虐待、打骂、体罚固然是对孩不良的教育方法,但忽视孩子也是一种伤。从根本上讲犯罪的那些孩子并不是在十岁遇到了坏朋友才…  相似文献   

13.
均衡一下     
家长们聚到一起,总会感慨:孩子们上学以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不知道他们在学校里都做些什么,真担心他们不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是的,孩子们必须要学会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计划自己的未来,才能真正地独立,但是,他们学得怎么样呢?他们现在都在做些什么呢? 每天下午四五点,如果我们外出看看,就会发现有些孩子在大街上三五成群的蹲着抽烟,在五光十色  相似文献   

14.
正一、抓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目前农村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由于农牧民居住分散,教育文化落后,育人信息闭塞,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认识不高。群众将孩子自小从遥远的山乡一隅送到送到乡镇寄宿制学校,由于部分孩子过早离开父母,再加有的年龄偏大,有的年龄偏小却入学过早,大多数孩子刚刚才能用自己的母语表述清楚自己的所思所想,又开始学习汉语,从而导致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出现,两种语言相互穿插使用的怪现象,往往造成自己  相似文献   

15.
北京崇文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孩子们每周才能见到父母一次,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的父母是外交人员,常年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一年甚至几年也难得与孩子们相聚。集体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自主、自强、自律、自理的能力,但亲情的淡化,却难免给孩子们的心理增添几分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复杂化,思想的丰富化,他们总有些话要及时地向自己最亲近的人吐露,否则,就会一次次地积淀于心底,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为此,我校青年教师王馨华给学生设计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每个周末根据本班学生的思想状态,请学生就某一具体事件回家与家长…  相似文献   

16.
德国80%以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印象颇好,特别是他们感激父母在人格、修养方面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所欣赏的父母的共同特征可概括为勤奋、认真、按计划办事、言而有信并值得信赖。尽管德国家庭普遍较富裕,但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相对独立的习惯。与东方的孩子相比,他们较少有依赖他人的意识。大部分孩子在中学阶段就有打工挣钱的经历,特别是在假期。中学毕业或到一定的年龄后,孩子们会在父母的指导和自己的选择下,离开家庭到外面去开创自己的生活道路。德国的家长们在家教中十分注意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的指导:1.孩子出生后,父母便…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工作繁忙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也有部分家长是冲着民办寄宿制学校一流的硬件设施以及良好的师资而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也有的家长是由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想让孩子在寄宿学校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并让孩子  相似文献   

18.
渴望亲情现在的家庭多为三口之家,大多数具有较好的物质条件。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带来的生活压力,因此,对孩子关注普遍不够,有的干脆将孩子扔给学校、保姆。其实这世上没有一种感情能替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孩子希望父母能够多抽点时间,坐下来一起聊聊天,增加相互间的信任感;孩子希望感受到父母之爱,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能及时疏导,这样就不会有孤独感,从而建立一种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寄宿制是我国教学制度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而中学生此时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父母不在身边,虽然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合理地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和布局,促进农村教育全面、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一乡一校”的寄宿制办学模式日趋成为农村中小学的主流。家长将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学习,作为未成年学生法定监护人的家长和寄宿制学校之间的委托关系就已经自然成立,寄宿制学校开始成为未成年学生生活、学习和玩耍的主要场所。在此期间父母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但此时孩子已暂时离开父母的监护,学校自然地接受父母委托,承担起对孩子的监护职责,在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