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2013,(19):45-45
《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提到,截至6月底,新浪微博的大学校园用户数已逾3000万,高校日使用用户超过1000万,微博已经改变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大学生使用微博时间的统计显示,从下午6点起,微博发布量开始走向高峰,并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达到峰值。此外,每天中午12点左右,也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微博使用已然普遍,有高校还推出APP服务!如厦大APP,功能很齐全,可以查学分、预约书籍、空教室、课程表。十年前,厦大的校园卡就已经是门禁卡.图书卡、饭卡、超市卡.公交卡多合一,寝室里也有空调和热水器、独立洗手间。(海峡导报)  相似文献   

2.
周姗姗 《教育》2013,(20):34-35
微博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体,对高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它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思维方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明确微博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微博。关于微博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  相似文献   

3.
以驻保高校53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当前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结果显示,微博的大学生用户呈日益扩大的趋势,使用微博对大学生身心和行为的影响益弊并存,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引导与规范,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工作,加强舆情信息检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博使用理念。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群体是微博的重要用户群,微博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高校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已经从一种趋势转化为既成事实。原因一方面在于微博即时性、现代性、创新性、互动性、平民性使得大学生对其有着天然的亲近;另一方面在于微博又兼具价值引导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价值凝聚功能、价值激发功能、价值强化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正确地认识高校官方微博的价值引导功能,才能更好地把高校官方微博打造成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多元文化为补充的思想文化传播交流平台,进而达到塑造和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专业课学习情况及对基于智能手机的专业课APP的期望与使用意愿,建立高校专业课APP设计研究框架,帮助大学生通过专业课APP有效、快捷地进行专业课学习,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碎片化学习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和发布信息的主渠道。微博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价值观教育功能、"深度辅导"功能和危机预警功能。高校要重视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利用微博开展工作的能力素质,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成才之路》2011,(29):98-99
微博协会走俏高校近来,一种名为"微博协会"的全新社团模式在高校间火速展开。目前,已有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130余所高校建立微博协会。清华大学微博协会的粉丝已经高达17万。新模式构建新渠道高校学生微博协会是由在校大学生自发组建,由校方、校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时代兴起的微博、微信已经成为集合多种功能的开放式、互动式、便捷化的网络门户,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主渠道,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探索了基于微博、微信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思路,对利用微博、微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微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较大影响。本研究选取上海不同高校100个微博"大学生用户"持续进行为期一年网络跟踪,分析认为微博可以向大学生用户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助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性访谈方法,调查微博在90后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和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偏好,并进而分析微博的吸引力、大学生的微博使用行为和校园微博的关注度等。同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实际,从微博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发挥教育功能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四个层面提出了推进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多种形式的微博成为大学生课余文化、娱乐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从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构建高校微博圈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三方面,阐述微时代的到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出强化对高校微博用户群体的管理,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为数众多的微博用户中,高校大学生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微博是大学生的崭新文化取向,微博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刃剑”,微博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学生也都已经开始使用。微博对于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官方微博,以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俊 《文教资料》2015,(3):64-65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对高校教育管理者对大学生教育引导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微博作为一款提供信息分享与交流的传播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本文就新浪微博功能应用层面,结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实际,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省十所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微博的使用目的、使用方式、关注内容、认知度等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包括:帮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影响大学生主观判断,削弱传统教育效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要明确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建立校园官方微博,以微博为平台传递正能量,倡导师生互动,达到使大学生合理健康使用微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马辉  张昭 《华章》2011,(32)
目前,微博用户正在经历爆发式的增长,因其具有盼时尚、创新、简洁等特性,使得微博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作为微博主要使用群体之一的大学生更是受到它的深刻的影响,这也提醒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使用微博的重要群体,微博以其便捷性、即时性、自主性、互动性等方面的优势,在文化育人过程中起到文化的凝聚、渗透、引导、辐射的作用。高校可以从文化育人的角度来思考微博的舆论监督功能。为此作者提出构筑以官方微博为龙头的网络立体化格局,搭建以校园微博为舆情的交互联动新机制,利用微博的舆论监督功能做好高校的文化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基于Web 2.0平台兴起的一种开放式互联网应用,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的同时,已成为信息时代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突破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界限的微博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对待和应用微博改进信息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紧迫课题。从剖析微博的传播特点出发,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本质,探讨如何利用微博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以使用微博的衡水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1 000份问卷,对大学生微博的使用情况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微博主要是通过更新微博来记录生活片段、成长点滴,使用微博与辅导员、老师及校领导交流思想等.使用中产生的问题也很多.因此,各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博使用观,各微博运营机制要完善自身机构,使微博成为大学生自我提高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兴起也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微博作为一种方便的信息传播手段已经被很多高校应用到教学管理之中,但是,微博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微博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微博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使得微博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更加有效的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