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现实的教学中,如何挖掘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联系,逐步习惯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其应用数学的能力?文章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一、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  相似文献   

4.
许春燕 《广西教育》2012,(37):19-19
数学和学生的生活本身是密不可分的,要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到这种联系,有赖于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真实的现实背景和问题情景。只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有价值的,才有兴趣去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数学知识生活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下面就谈谈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住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数学知识生活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下衙就谈谈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数学知识生活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下面就谈谈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实际,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感悟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学习数学呢?我认为可以紧扣以下三个环节来实施:  相似文献   

10.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植。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推进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这就决定了小学生学数学必定要和生活联系.因此,低年级数  相似文献   

13.
《华章》2008,(2)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日记伴随新课改应运而生,让数学学习回到现实生活中,或从生活中汲取数学素材,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然而,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只侧重数学知识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源头与发展及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没能重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感受,逐渐影响了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郭定富 《新疆教育》2012,(23):99-99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的现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18.
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应当是数学学习的背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活味,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建立起联系,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让学生慢慢明白、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可以用我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释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把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