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中国的教育人类学,其学科主题必然聚焦在中国教育的现代问题上.应在综合吸收国外各流派研究优势的同时,努力避免其缺陷,并依据中国特定的教育实践来确定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中国教育人类学应把学科主题确定在推动中国教育转向现代化发展上.应坚持综合性的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季刊》1970年至2012年所载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两大重心变化:从"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从"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重视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重心的变化是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人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学金博士撰写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简史》,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节点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教育人类学学科史研究著作。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教育人类学从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的近百年间,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学科意识、研究主题、代表作品、学科制度和代表人物。该书对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简明清晰地凝练了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线索,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与宏观社会演进的复杂关系,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话语体系建构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人类学概念的引进,到对少数民族以及社会转型时期教育问题的关注,教育人类学在我国历经了概念引进、研究兴起和学科初步形成的发展历程,正朝着本土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但客观而言,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存在价值模糊、专业共同体缺失、研究主题模糊、研究范畴狭窄、研究方法缺乏专业性等问题。应从明确学科价值、完善专业共同体、拓展研究范畴、创新研究方法论这四个维度,探索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实现该学科本土发展。  相似文献   

5.
胡森(T.Husén)主编的《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全面地阐述了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内容,体现了这一学科的特点,整体论、文化分析、田野研究是其中突出的几个方面。《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对当下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人类学是由人类学与教育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学科.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对近30年来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基础上,梳理了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侧重对学科设置,教学与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就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进程而言,其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必须要突破传统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模式的樊篱,进行规范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与教学是学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学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已经开始踏上了建设和发展的征程,但是科学教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离我们还很远。当前,我们应从以下三个主题重视科学教育学科建设:需要确认科学教育的学科身份,努力获得教育界和学术界对科学教育学科身份的承认,同时也要让科学教育者自身对身份形成认同感;需要实践取向的科学教育学术研究,尤其要加强实证的经验性的科学教育研究;需要从不同层面着手科学教育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的具体层面上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8.
医学与教育研究有许多共同之处,医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教育研究及学科建设带来许多启示。从学科定位的角度来看,医学发展的历史启示教育研究应勇于突破已有研究框架。从研究队伍的角度来看,医学发展中人才辈出、理论研究队伍与实践队伍紧密结合和重视研究队伍伦理建设这三点同样对教育研究有启发意义。从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来看,教育研究应该在积极做好自身学科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知识的交叉、融合与创新促进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无论是在研究队伍、发展速度、理论来源等方面,还是在研究视域与范围、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核心贡献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演进特点。当前该学科已经进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学科再建设问题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民族教育研究的发展。民族教育属于新兴领域,其学科规划历史较短,但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影响了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推动了该学科和教育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课题研究应加强适切性,加强人类学方法、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建设和研究本土化。学科规划要注意课题的覆盖面,强调实地调查,向民族地区研究者倾斜。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应该强调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双重学科属性,即人类学的部门学科和教育科学的基础性学科.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精神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田野精神,善待别人、尊重他者的包容精神及兴教为民、旨在智民的人本精神.如此框定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精神,有利于加速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性转型和教育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目前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存在着基本概念的称谓模糊混乱、基础理论贫困、学科性质不明朗、抄袭普通教育学痕迹明显等现象。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短浅、学术积累不足,二是政府与学术界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重视不够。要突破这种局面,首先是理论探索的多元化,其次是各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争鸣。  相似文献   

13.
樊秀丽 《教育学报》2008,4(6):11-16
从美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发展人手,通过分析“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学术用语在不同时期的使用,具体阐释教育人类学在其发展中所形成并具有的双重性格,即基础学科的性格和应用学科的性格。前者的目标是运用与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来推动文化人类学一般理论的发展,这是趋向于文化人类学方向的综合性教育研究;后者是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际性问题的研究,以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代表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课程评价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理论是教学发展的火车头和推进器."任何教学活动如果缺乏理论的研究和指导,都只能陷于盲目之中,不但不会有根本性的突破,而且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文章对双语教学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通过阐释双语教学与有关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双语教学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教学模式,说明建立双语教学学科以及进行学科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业教育的主体在于高校,创业实践的主体在于大学生,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实施在大学生就业之前。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文献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意向因素与课程因素等三个方面。总体上,该领域的研究地域分布差异较大,研究成果多为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对于有效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方面还有待提高。对此,创业教育应当充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更贴近于学生发展实际,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以此推动教育更好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研究必须面向实践,努力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取向,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关注在鲜活的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以解决这些问题为自身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属性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