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展开对资产阶級新聞观点的批判,是一个長期的艰苦的任务。因为资产阶級新聞观点存在于我們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中,并不是自今年开始的,只不过以往并不突出罢了。直到今年春天大鳴大放期间,右派分子向党的新聞事業發起了猖狂进攻的时候,本来潜伏在一部分新聞工作者思想里的資产阶級新聞观点,也同时大量暴露出来。右派分子否認馬列主义的新聞原理,否定社会主义新聞事業的方針和成就,企图推翻党对新聞事業的领导,企圖用资产阶级新聞观点代替無产阶级新聞观点。一些本来拥护党的新聞工作路线的同志,一时对馬列主义新聞学的基本原理,也产生了怀疑。新聞工作是否需要党的領导?新闻报道是否必须从政治出發?应该怎样看待新聞自由以及我国是否有新聞自由?在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問题上,發生了动搖。  相似文献   

2.
“鑽”     
新聞記者,必須会“鑽”。有人说这是資产阶級新聞学观点,我說不然。因为新聞决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鑽”,作为一种采訪艺术,不但资产阶級的記者需要,工人阶级的记者也同样需要。所区別的是立場、观点和方法。“鑽”必须要有耐心,必須要和颜悅色,如果摆起什么“官”的架子来,我看即使多么乐意与記者打交道的人,也会远远离开的。有一个资产阶級的新聞記者——一个名不見经傳的法国記者,由于他在采访中耐心、坚毅地“鑽”,終于打动了习惯于不见客的当代世界著名画师毕加索的心。这次会见的产物就是一篇八千多字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一九五六年,捷克斯洛伐克新聞科学研究所“奥尔皮斯”出版社出版了阿別·察佩克的新作——美国的报纸,这本書描写了某些典型的英国报紙的出版方式。“美国的报紙”一書的作者阿別·察佩克是一位美国新聞工作者,现在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他很清楚美国资产阶级报刊的內幕,以及它們是怎样愚弄讀者,用各种手段榨取巨额利潤。本文介轺了“美国的报纸”,一書的梗概,它对我們了解美国资产阶級新聞报刊和通訊社的资本主义性质及其本质,提供了一些材料,現譯出發表在这里,供同志們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于新聞的时間性問题,我們通常有这样的概念:新聞的时間性是很强的,时間性是新聞的重要特性之一,新聞所报道的事实必須新鮮。这样的理解,一般說来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我認为,只有当我們提出了新聞記者“搶”与“压”的兩种任务的时候,我們才是把这个問題提高到无产阶級新聞学的理論高度来加以全面观察。陆定一同志在新华社建社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講话中说:“研究新聞学应該从政治出發。”“一件消息早發表,迟發表或不發表,都要从政治上来郑重考虑。”由此,他提出,“記者和編輯有兩种任务:一是搶,一是压。有的新聞要搶时间發出去,有的新聞不該發表就要压下来。”我們党的新闻工作,長时期以来就是这样实踐著;我們的記者和编輯,就是在这样兩种任务下面不断地受到鍛煉。陆定一同志現在把这个从千百次实踐中得出的經驗,高度概括地总結起来,就成为無产阶級新聞学的精髓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約有些人感到现在發表某些言論受到了限制和約束吧,最近,居然向人民伸手要求新聞自由了。但他們却沒有說明,是在为誰索取自由,索取什么样的自由。自由向来就是有阶級性的。馬克思在“德意志思想体系”一书中曾經講到这么一件事:一个到来英国的美国人,由于調解法庭不許他毆打自己的奴隶,这位美国人就勃然大怒,叫道:連鞭打自己的奴隶都不能,这叫什么自由国土? 右派分子中那些伸手向人民要求自由的人,不是和这个奴隶主一样嗎?不过他們已不能再鞭打奴隶了,因为統治阶級的基础已被人民所推翻。即使这样,这些人还大言不慚地冒充百家中的一家,在那里伸着脖子叫喊哩:“连發表反对共产党的言淪都不能,这叫什么新聞自由?”  相似文献   

6.
新聞事業是阶級斗爭的重要武器之一,因此任何一家报紙或通訊社都有着一定的立场,而它在新聞报道中也必然要坚持自己的立場,閘明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是,根据新闻的一般原則,新闻报道又必須具有客观性。这就是說,在新聞报道中,至少在最通常的报道形式即不署名的新聞中,报纸或通訊社沒有权利加进超乎客观事实之外的評論,否則就难以取得讀者的信赖。  相似文献   

7.
新聞的真实性問題,在《新聞业务》上討論过多次了,这种討論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新聞必須完全虞实,作为无产阶級新聞学的一条基本原則,是不能动搖的。通过这种討論,使我們大家都牢固地确立这个观念,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地維护这一基本原則,不断地为消灭一切不真实的、或者不完全真实的新聞而斗爭,这不管在政治上或者实践上,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这种討論,实质上是我們业务思想上的一項基本的建設。  相似文献   

8.
通訊社的消息应该象语言一样为社会普遍服务。通讯社不能象报紙一样是“服务于社会的統治阶級或社会集团进行反对它的敌人的斗爭的武器。” (见吳冷西在中共中央高級党校新聞班讲課的講授提纲)因为通讯社是消息总匯。消息是客观发生的与人类有关系、为社会所注意的新事情。正象语言是人类交际  相似文献   

9.
如果說,在1957年反右派斗爭以前。关于新聞有沒有、要不要有指导性的問題,在新聞工作者中間还有很多爭論的話,那么,現在这个問題可以說已經解决了,不成問題了。現在,在我們新聞工作者当中,大概誰都同意新聞应当有指导性。但是,究竟什么是新聞的指导性呢,人們的理解却不尽相同。由于对新聞指导性的理解不同,記者在采写中确定主题、挑选  相似文献   

10.
不知多少年了,紐約时报的报头上都刊印着这样一句話:“一切适合于刊登的消息”。前一个时期,有些对資产阶級新聞事业响往、羡慕、莫名其妙地崇拜的人,曾对这句話备加贊揚:看!他們的报道面是如何寬广,态度是如何客观公正;他們沒有限制报道內容的圈子!他們没有固定不变的新聞报道观点!边才真正能够發揮記者的积極性和主动性哩! 刊登“一切适合于刊登的消息”,單从这一句話本身,当然窺測不出其确切的含意,全部奥妙之处,在于究竟哪些是“适合于”紐約时报胃口的新聞。最初想出刊印这句話的人,也許沒有料到,这句話对馬列主义者来说,不会起到任何誘惑作用。因为在政治观点上,这就是表明:“决不刊登一切不适于刊登的消息”。“适于刊登”、“不适于刊登”,这是任何报紙編輯部面对着每天的大量来稿所必須回答的一个问  相似文献   

11.
在旧中国的資产阶級报人当中。邵飘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在北洋軍閥控制下的北京办报、以“敢言”名于时,为当局所不容,終于被奉系軍閥所杀害。他的被害。赢得了不少人的惋惜和同情。邵飘萍(1885—1926)浙江金华人,原名振青,笔名萍、阿平、清末著名改良派报人杭辛斋的学生。他的一生是和新聞事业相終始的。除了早年作过短时期的中学教員外,从1905年起,他就一直从事新聞工  相似文献   

12.
5月中旬,在首都举行的新聞工作座談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莫如儉說:列宁在1901年說的“报紙不仅是集体的宣傳者和集体的鼓动者,而且还是集体的组织者”这句話,現在已經不适用了。莫如儉的这种說法并不新鮮。列宁的那段話,初见于1901年5月他写的“从何着手”一文,当年九月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拿齐金就在“工人事业”杂志上反对过列宁这个理論,1902年1月中旬,列宁在“做什么”一書中,曾严厉地駁斥了拿齐金的論点。在这本書里,列宁对工人阶級党的报紙,作了許多极其重要的指示,成了以后党的許多报纸办报纲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有新聞教育起到全国解放止,将近三十年的时間中,我国的新聞教育,总的說来,是按照資产阶级的意願进行的。国民党統治时期,反动派还利用新聞教育(?)养法西斯的宣传爪牙,国民党的中央政治学校的新聞系就属于这一类。大家都知道,我們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爭中,从一开始就极其重視报刊工作,并注意培养自己的新聞干部。党按照列宁的关于无产阶級报刊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級的报紙,必須由无产阶級的政治家来办。馬克思是“萊茵报”的主編。列宁把創办一个革命的馬克思主义的报紙作为建党的首要步驟,亲自領导了“火星报”。毛澤东同志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就創办了并亲自主持了“湘江評論”、“新湖南报”。由此可見,无产阶級的政治家办无产阶級的报紙,是我們党的传統。政治家办报这样一种思想,尽管我們在口头上承认它,但在思想上并不是都已經有了深切的体会的。同政治家办报思想对立的是书生办报的思想。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脫离实际而引起的。我們在宣传报道中,也讲理論,也讲方針政策,有时候选择  相似文献   

15.
怎样正确地处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这是我们党和政府面临若的一个新的問题。怎样报道正确地处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题,这是我們人民新聞工作者面临着的一个新的課题。历史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級的矛盾基本解决,敌我矛盾逐漸縮小,人民內部矛盾开始显露出来。我們处在一个思想大变动的历史时期。所有制的轉变,这是牽涉到几亿人口的大事情,小資产阶級正在走向集体化,资产阶級正在轉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种經济上的大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人們的思想意識上来。这是一个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每天打开报纸,人們总是对国內經济建設方面的新聞报道不感兴趣,看的人很少。讀者对大量刊登我們新华社消息的人民日报二、三版很不滿意。地方报纸在这方面很少采用新华社的消息。地方报紙的工、农业报道也有很多苦惱。我每天翻开新华社的新聞稿,也总觉得在这方面有許多报道枯燥無味,看也可,不看也可。总之,我們在这方面的新聞报道给人这样  相似文献   

17.
长江日报在8月19日,邀請部分通訊員座談了建国十年来通訊工作的收获和体会。在座談会上,大家談到了解放前后的政治变化和两个时代两种报紙所代表的不同阶級利益,感触最深。在座谈会上,大家又谈到了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是做好通訊工作的保证。他們认識到,每个通訊員必須坚持政治挂帅,进行两种思想的斗爭,克服个人主义思想,才能真正做一个无产阶級的新聞哨兵。  相似文献   

18.
工作报道是军事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工作报道对于部队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近些年来,工作报道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它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浅”、“平”、“旧”和“呆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它指导作用的发挥。要克服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报道的水平,必须在求“新”、求“近”、求“活”上下功夫。一、来“新,,新闻除了强调它的真实性之外,特别重要的就是它的新鲜性。只有新,报道才有新闻价值,有了新闻价值,新闻的指导性才有根据和依托。但有的报纸却忽略了指导性与新闻性的关系,往往片面地强调指导性,…  相似文献   

19.
“新”是新闻的固有特征。报纸上的小言论,往往反应最敏感,思想最活跃,所以更离不了“新”。怎样才能把报纸上的小言论写“新”呢? 一、从抓问题上求新,就是说要提出现实生活中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小言论格局虽小,却有时代的眉目。不这样,不论观点多么正确,材料多么生动,所提出问题早已解决,发表出来岂不成了“明日黄花”,有何指导性!小言论要尽可能抓住那些刚刚露出  相似文献   

20.
“新聞業务”編輯室的同志讓我們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10年前的今天”的采写經驗,我們觉得采写这篇新聞实在談不上什么經驗,更谈不上介紹,打算不写,于是編輯同志叫我們把采写經过写一下。任何一篇新聞都有采写經过,这总不能說写不出来。只好在这里占上一些篇幅,把我們采写这条新聞前前后后的经过叙述一下。先說这个主題是怎么想起来的。这个主题早在几个月以前就有了,当时是在“上海严寒”报道的啟發下想出来的。今年2月间,新华社上海分社和中国新聞社都發了上海严寒的消息,我們非常高兴能讀到这么漂亮的新聞。特別感到写得好的是:上海分社發的新聞中引用詩人臧克家在1948年以“生命的零度”为题写的詩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中国新聞社的新聞中引用1948年上海大公报的新聞:“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