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晓亭 《学周刊C版》2011,(5):102-103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是对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系统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55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将来学习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重要基础。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学会估算,初步养成估算习惯。学生需要达到快速准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初步养成估算的习惯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是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学内容,本节教材着重解决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在第一册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各数,在此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教学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  相似文献   

4.
本节教学内容为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材第43页例1~3),第1课时,新授课。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是《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亿以内的笔算加减法,也学会了有关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加减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当加数和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时的简便算法。由于这种简便算法可以口算,因此即使是在计算器日益普及的今天,即使这部  相似文献   

5.
犤教学内容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内容。犤教材简析犦这部分教材教学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是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10进1”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给了学生探索交流的空间。“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犤教学目标犦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通用教材第三册,第77页,例1和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进位加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研究二册100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的时候,必须首先掌握教材编排上的一个特点——先学口算,后学笔算;以口算为基础来促进笔算教学,要求做到口算、笔算二者同时得到提高,以培养学生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如何培养学生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解读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其中笔算乘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①掌握两位数、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②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③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④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⑤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习惯。教材编排顺序是先教学乘…  相似文献   

9.
数学第二册     
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共分五节,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00以内数的口算,100以内的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1.100以内的口算。根据教材编排的体系,要求在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知识基础上,讲清下列几种口算方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三册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这一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进行单元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100以内加法、减法的口算》和《100以内加法、减法笔算》时深刻体会到,在课堂上教授口算的方法很多,但是在作业中,发现很多学生经常把口算当成笔算来完成,于是经常反问自己"为什么口算时学生喜欢用笔算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降低了对口算要求,但从教材的安排及设计上可以看出并没有降低口算的要求,而是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口算对于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分析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3上的内容。对于“加法”,很多学生已经在幼儿园或者生活中接触过,有的学生会算10以内的加法,有的甚至会算20以内的加法。显然,作为系统学习四则运算的起始课,引导学生体验运算产生的必要性和理解运算意义更为重要。人教版教材将《加法》这一课。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续)罗冠朝(南昌市东湖区教研室)2.理解珠算下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珠算的计算方法:不进位加法(1)和不退位减法(1)是珠算加减法中最简单的,它在算理上与口算和笔算相同。即,必须把相同的数...  相似文献   

14.
这部分内容包括进位、退位的两位数、三位数珠数加法、减法,万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以及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特别是万以内笔算的加减法是本单元乃至全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必须切实掌握,并且要逐步具有较熟练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十个单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数与代数方面有认识质量单位“吨”和时间单位“秒”、万以内数的笔算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和分数的初步认识;②空间与图形方面有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四边形;③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的有关知识;④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有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在上述内容中,万以内数的笔算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及四边形是教学的重点;其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长(正)方形周长的实际计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相似文献   

16.
"5以内的加法"一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5以内的加法"一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浇花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通过看看、摆摆、算算等活动,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认识10以内数、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掌握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思考方法,比较熟练地口算相应的式题,能根据同一幅情境图写出一道、两道或四道加、减式题,能运用学习的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在编排时注意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分段推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因而大部分版本的小学课本(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都在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百以内笔算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基础上,在万以内阶段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 1.方法按口算过程分,一般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通常有下列三种方法(以加法为例,减法雷同):  相似文献   

19.
两位数加两位数是第二册教材的重点。只有掌握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法则,才能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笔算打下基础,才能为笔算乘除法做好准备。为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必须通过实践,帮助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分析《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3上的内容。对于加法,很多学生已经在幼儿园或者生活中接触过,有的学生会算10以内的加法,有的甚至会算20以内的加法。显然,作为系统学习四则运算的起始课,引导学生体验运算产生的必要性和理解运算意义更为重要。人教版教材将《加法》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