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高校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水平和质量高低取决于编辑人员素质。而当今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普及,高校学报编辑业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高校学报编辑人员要更新观念,扎实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实现高校学报工作的转型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是以“提高科研水平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它与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一般社会期刊不同,其读者对象为中上层知识分子,尤以大学教师、大学在校生及专业理论工作者为主。学报的主要服务对象这一性质,决定了学术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和标志,学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份学报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为此,作为学报的编辑人员,尤其是青年编辑,其学识和业务素质必须适应学报的这一要求。他们除具备一艇编辑应具备的普通学识外,还应具备敏锐的专业学术意识,努力成为本专业的学术专家。所谓专业学术意识,就是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所负责的学…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质量的高低,除取决于作者学术理论与科研水平之外,编辑素质也是保证高校学报学术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报编辑出版人才,不仅是当前高校学报繁荣的迫切需要,也是21世纪学报出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一个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报质量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科研学术水平。而搞好学报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素质。本文从分析当前编辑队伍的现状着手,研究探讨学报编辑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主编(主任)对青年编辑的培养阜新矿业学院学报编辑部余永英高校学报,是高层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高校的学术窗口。毫无疑问,质量是学报的生命,是学报水平的根本保证。但必须指出,学报水平的高低,绝不仅仅取决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然而,有了充足的稿源...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学报是一种由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 ,是高层次的学术期刊。学报质量的高低 ,一方面取决于学校的具体条件 ,如学校规模、师资水平、科研风气等 ,另一方面取决于学报编辑工作的优劣。而编辑工作是一种高级创作 ,编辑作为主体从事的是一种再创作的劳动 ,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刊物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做一探讨。笔者认为 ,高校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创新意识学报是学术性、理论性期刊 ,内容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这是学报的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学报质量的高低,除了取决于主办单位和作者的学术理论与科研水平之外,与编辑的基本素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报编辑素质的高低是制约学报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学报编辑应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8.
学报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所发稿件质量的高低,所发稿件质量上乘,则带动学报质量提高,所发稿件质量一般甚至毫无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则拉低学报水平并且影响其声誉和口碑。学报是期刊的一种,所发稿件都来自于学报编辑对校内外作者来稿的审理和取舍,学报编辑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高,筛选出来的优秀稿件就多,反之就是低劣陈旧的毫无新颖性而言的论文充斥于期刊之中,学报编辑在稿件取舍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学术质量是高校学报的生命.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高低与编辑意识的强弱密切相关.编辑人员所具有的编辑意识是指在学报编辑活动中,编辑从事编辑工作的主导意识,即编辑人员所具有的观念和指导思想,也就是引导编辑做好选题策划、审稿编稿、出版发行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强和优化编辑人员的编辑意识,是全面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作为先进文化的载体,由于自身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等学术特征,决定了学报编辑应具备学者编辑意识和知识.同时,编辑的学者型编辑意识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高校学报的发展状况.因此,提高高校编辑的学者型意识和学术水平,是高校学报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编辑出版是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基础环节,肩负起构建和谐出版,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作为21世纪学报的主人,编辑的精神面貌和学术水准将直接关系学报的未来。为此,从编辑的学者化定位与学报的办刊水平、学报的类发展困境与学报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编辑的学者化定位与21世纪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报编辑的素质是学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是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编辑技能和信息素质是高校学报编辑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高校学报编辑的继续教育、自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编辑素质的基奉途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展示高校学术成果的一个窗口,学报的质量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编辑素质是制约学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要办出高水平的学报,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报编辑的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编排规范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报编排规范是学报编辑工作中应遵照的模式。实施学报编排规范是提高学报质量的需要 ,是学术信息传播的需要 ,是存储检索的需要。目前一些高校学报在编排规范化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编辑和论文作者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大学学报编辑所处的学术文化氛围、财政供养状态和高素质人群的独特特征,是使其成为有别于其他类型编辑的根源。着眼于学术、文化、教育、责任等职业素养的关联需求,导致了大学学报编辑除了基本的职责需要完成外,他们还以公益型为标志,以刊物为阵地,充分促使提升自身学术素养与学者研究共鸣,实现学术争鸣、文化传承、教育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Book Review     
Out of considerations as to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various stakeholders,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was to identify the perceptions of academic journal editors regarding universities. Editors were asked to provide their perceptions on: (a) the relevance of universities to academic publications; (b)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 journals; and (c) the participation of editors in universities. Following initial exploratory research, we applie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and received a total of 276 responses from editors of indexed publications, enabling analysis of their perceptions. Despite editors recognizing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ies on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communities, our findings point to universities having failed in proactively reaching out to editors, especially surprising given the vast experience held by such figures. A better relationship might serve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 image and gener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attracting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7.

Out of considerations as to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various stakeholders,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was to identify the perceptions of academic journal editors regarding universities. Editors were asked to provide their perceptions on: (a) the relevance of universities to academic publications; (b)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 journals; and (c) the participation of editors in universities. Following initial exploratory research, we applie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and received a total of 276 responses from editors of indexed publications, enabling analysis of their perceptions. Despite editors recognizing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ies on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communities, our findings point to universities having failed in proactively reaching out to editors, especially surprising given the vast experience held by such figures. A better relationship might serve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 image and gener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attracting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出版正式学报是由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本科院校学报侧重于理论研究,高职院校学报侧重于技术和方法研究,而且是沟通产学研的重要渠道。两者都不可偏废。高职院校出版正式学报的布局,应考虑数量上与本科院校学报之间的适当比例,应考虑地域平衡、专业平衡,应对办刊院校进行考察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9.
章以高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前提,阐述了高校学报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并据以论述了学报编辑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主要有: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编辑能力;编辑职业道德;审美能力,身心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   

20.
编辑思想的自觉与综合类社科学报风格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独特的风格是一本期刊的生命力所在。期刊的风格自创刊伊始,就既有其决定性的一面,又有其可选择的一面。一本期刊要想在期刊界占有一席之地,期刊编辑(特别是主编)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形成独一无二的风格。和专业性期刊相比,综合类社科学报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更难。这就要求综合类社科学报编辑(特别是主编)必须有明确的办刊理念;立足于本校优势学科和学科传统,扬长避短,把学校或地域的特色变成刊物的特色;在栏目设置、学科定位等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栏目应主次分明,相得益彰;要统筹安排,整合好各方面资源,把办好学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