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钢琴是一种“洋”乐器,传入我国后,几代音乐家为这种乐器的“洋为中用”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贺绿汀、吕骥、丁善德、朱践耳、吴祖传等前辈的理论与实践已成为我们开创了先河,许多钢琴演奏家也在钢琴演奏风格的“洋为中用”上作过不少探索,特别是演奏风格的借鉴上作过不少探索。钢琴演奏风格的借豁最后达到溶化,就离不开运用钢琴演奏技巧去表现音乐,本文拟谈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借鉴外国钢琴演奏风格的问题。 在钢琴演奏之始,音乐表情的第一种手段就是力度的选择,这与音的强弱,音色的优美和乐益的内涵要求有直接的关系。我在这里所谈的强弱是乐曲的内涵及风格所要求的内在的刚、柔、明、暗、虚、实等对比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以及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文精神,用钢琴的语言来表达人的内心的一种感情表达方式。这种力度的表达方式最  相似文献   

2.
在钢琴演奏中由于一些可变因素:如速度、力度、声音、奏法、声部的平衡等决定了钢琴演奏的灵活性,因此钢琴制音踏板的应用也是灵活多变的.本文力求通过对制音踏板运用的原理、作用及使用方法的阐述,为钢琴演奏者在实践应用中提供一点理论依据,并为钢琴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钢琴被称作是"音乐王冠上的明珠",具有强大的音乐表现力和丰富的音响效果,这也是其他独奏乐器不可比拟的。钢琴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几乎可以胜任各种类型乐曲的演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钢琴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也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钢琴作为孩子的兴趣培养。伴随着钢琴学习的日益低龄化,如何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全面掌握钢琴演奏艺术,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每一个钢琴教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西方乐器的流入,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画上了炫彩的一笔。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受到了世界各国的人民喜爱和追捧,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钢琴,《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中,强调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对此,本文以歌唱性钢琴演奏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钢琴演奏歌唱性的含义,然后介绍了钢琴演奏歌唱性的训练方法,其中包括如何进行钢琴发音练习、如何正确使用踏板、如何理解和分析钢琴作品以及相关的钢琴演奏歌唱性的训练方法和重点,并对钢琴演奏歌唱性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为钢琴演奏歌唱性的技能培养提供相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钢琴视奏的能力是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之一,是钢琴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构成。钢琴视奏的训练重视知识积累、练习目标、练习方法以及速度和流畅性,重视培养学习钢琴的视奏能力,解决钢琴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莫扎特曾说;“视奏的技巧,就是把一首乐曲,以应有的速度演奏出来,还要表现出应有的表情和情趣,使聆听者觉得仿佛是作曲家本人在弹奏一样。”钢琴学习中视奏速度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效率和程度,以及学习新作品的信心和积极性。现如今钢琴教学普及化,科学地认识视奏,是培养更多热爱钢琴演奏,热爱音乐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此文就作者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在其一身当中创造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五部协奏曲中最为成功的一部。贝多芬在该乐曲中运用钢琴与乐队交替演奏的方式营造出了协奏曲浪漫、浓郁的艺术氛围,《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也被人们誉为是贝多芬最为精致的一部作品。通过这部作品,贝多芬开创了钢琴协奏曲新的演奏形式,同时也对钢琴协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风格作为切入点,研究和探讨《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奏方法。  相似文献   

7.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用钢琴为歌曲或乐曲快速并有效果的伴奏,起到对歌曲的补充和衬托的作用。而钢琴即兴伴奏技能则是在眼看旋律的同时,在脑中形成和声的配置和音型织体的编配脉络,并能快速即时由钢琴键盘上演奏出来。在音乐系的课程中,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将钢琴演奏技能与即兴伴奏理论融为一体的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钢琴演奏技能,又要有丰富的和声知识和分析作品能力,又提高师生的教学热情。本文从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实践出发,详尽分析了学生在初学这门课时存在的最主要的几个难点。  相似文献   

8.
钢琴教学中对放松的学习非常重要,掌握放松的弹奏方法,是学习钢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它贯穿于学习钢琴的整个过程,是通过严格的、全面的、理性控制的专业化训练的综合行为,是极为复杂的脑力与体力配合活动的再现.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许多学生对钢琴弹奏中“放松演奏”的理解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在训练高职学生钢琴演奏基本功过程中,采用正...  相似文献   

9.
钢琴音乐自进入中国以来就开始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尽管钢琴音乐在中国发展的时间短暂,但表现出其独有的音乐特性.对不同地区音乐特点,代表性作曲家钢琴作品,以及不同区域风格钢琴作品演奏方式进行了剖析.音乐所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文背景、音乐形态等方面,由浅入深地分析中国钢琴作品中存在的区域性划分及区域性风格的形成及发展,并从音色、指触、踏板三个方面探索其演奏诠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想曲》是一首洋溢着浓郁哈萨克音乐风格的器乐重奏曲,演奏乐器选用传统的哈萨克民族乐器冬不拉与西洋乐器钢琴。两种不同体系的乐器,却在共同的旋律线条上奏响着最和谐的天籁之声。对乐曲《随想曲》艺术特色及声部分配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弘扬哈萨克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根基上,民族乐器与键盘乐器的融合,对哈萨克族传统音乐走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