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自卑心理概述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感觉,它藏在每个人自己的心里。每个人都有对自身评价,但结论不同。有的人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坦然承认自身的优势和缺点,这是自信;有的人自己夸大自己,对自己持过高评价,这是自大;有的人则贬低自己,对自身持过低的评价,这就是自卑。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源于心理上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其表现在:1.挫折性自卑心理有些人原先无明显自卑心理,由于生活道路上遭受挫折失败,怀疑自己的能力,萌发自卑心理。如某一…  相似文献   

2.
自卑是一个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对自己能力、品质等方面作出偏低评价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一旦产生了自卑心理 ,若不及时克服 ,对自己、对别人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 ,怎样才能帮助中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 ?(一 )帮助学生分析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卑心理 ,有的甚至还很严重。因为产生自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自身条件的缺陷 ,有家庭变故 ,有好胜心受到挫折 ,有自尊心得不到应有满足 ,还有人际关系淡漠、紧张等等。找到了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教师就能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排除自卑心理 ,…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卑心理,从而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2.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挫折与成功的关系,了解成功所具备的心理品质,从而不断坚持,直到成功。3.教会学生以充分的自信和饱满的热情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学会自我控制,学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青少年自卑心理的表现和根源,认为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生理上的不足、对自己的智力估计过低、现实交往受挫、外界不当的负面评价等。因此,引导青少年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积极参与群体活动、与人交往,是解决青少年自卑心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美体教学心理障碍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它使学生表现出胆怯、慌乱、困惑、恐惧等不良情绪。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由于学生生理或心理的缺陷等引起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2)对自己生理条件和身体素质不满意,如身高、体形、协调性等。(3)抗挫折能力差。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在遭到某种挫折后,就变得消极悲观,掌握基本技术动作较慢,在教学活动中显得技不如人等。2.恐惧心理恐惧心理是由于学生紧张焦虑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参加学生家长会,经常老师讲:某某同学自卑感太强.自卑,是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怎样才能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  相似文献   

7.
王新霞 《中学文科》2009,(12):138-138
自卑是与自信截然不同的心理品质,自卑是对自己的轻视和否定,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自卑心理严重的青少年,往往有如下表现: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贬低的评价,厌恶、否定自己;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心理封闭,敏感多疑,孤僻悲观;甚至出现自闭、白残、自杀等极端行为。因此,帮助青少年开启自卑心扉,让信心永驻心田,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参加学生家长会,经常听老师讲:某某同学自卑感太强。自卑,是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怎样才能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  相似文献   

9.
在这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优胜劣汰的原则使人们的心理正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对于自制力和心理素质强的人,可以面对挫折,而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这时候自卑心理很快占据了主导位置,从此很难再站起来,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自卑心理的形成时期———小学阶段。一、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反之,则会片面地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所谓自卑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看不起自己,它使人处在消极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0.
<正>【活动理念】高二是高中阶段的分水岭,也是学生从未成年到成年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随时随地经历挫折。很多学生受挫后沉浸于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或者过分依赖外部资源应对挫折,往往忽略了自己是解决挫折问题的专家。本课通过游戏互动、主题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挫折的含义,引导其回顾成长中或当下的挫折经历,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构建朋辈互助场,探索挫折的应对方法;鼓励学生面对挫折采用正面的态度,学会积极自我观照,对未来抱有积极、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正>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一个人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  相似文献   

12.
<正>在生活中,我们发现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过度关注他人,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的看法,生怕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自己,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由于天生的生理和心理缺陷,如智力、长相、家庭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心理不健康,总认为老天对自己不公,怨天尤人,致使学习成绩赶不上,从而轻视自己,缺乏生活和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总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种消极心理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技工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入手,分析技校学生存在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挫折心理和择业心理障碍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时策。  相似文献   

14.
电大类学校的学生,多数人自尊心受到过伤害,自信心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挫折,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教师必须帮助这些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振作起来,重新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正>【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高中生要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心理辅导中发现,在面对问题难以解决时,一些高中生既无法降低要求,又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继而产生自我怀疑、否定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出现摆烂、逃避、精神内耗等行为。因此,有必要引导高中生学会面对自我的不完美以及生活中的挫折,学会自我接纳。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抗挫折心理能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有效途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知层面: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挫折,认识自己,培养正确的旧因方式。情绪层面:使青少年获得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方法,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意志层面:树立远大理想,激发道德情感;树立光辉榜样,提高锻炼意志的自觉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意志品质;应用角色扮演,获取应用意志品质战胜挫折的技巧。帮助青少年勇敢面对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  相似文献   

17.
挫折承受差异,即个体对挫折的承受和适应能力的差别。中学生在遭遇挫折时避免心理失常的能力有高有低。挫折承受力高的学生能从挫折中激发斗志。逆境成才;挫折承受力低的学生则会因此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了解并掌握中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差异,有助于教育者因材拖教,提高教育成效。 一、中学生挫折承受差异的形成因素 1.自然因素 由于意外事故造成身体残疾,或因病长期缺课,失败的恐慌使这类学生产生严重的焦虑,自卑心理。他们精神萎靡、心理脆弱,缺少精神支柱,挫折承受力低。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中专学生违纪心理因素主要是:自傲心理;攀比炫耀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教育疏导方法:鼓励学生善于自控;学会合作,共同进步;超越自卑心理;避免逆反心理;克服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19.
青春的磨难     
【活动目的】1.了解人生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2.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方式去调整挫折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3.认识到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学会在挫折中成长。【活动形式】讨论与分析、小品演示、感悟【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总结自己所经历的挫折;作家庭访问,了解父母和祖辈  相似文献   

20.
通常,人们很难将自卑与大学生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部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还相当突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一个特定的生长年龄段和生活环境之中,因生活、人际关系和环境等方面遇到挫折而形成自卑心理障碍,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痛苦,影响学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