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夏夜·秋色》,节选自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和《秋色赋》两篇散文。题目是编者加的。 一  相似文献   

2.
与欧阳修的诗、词、散文所受到的重视程度相比,他的赋除了一篇《秋声赋》,其他作品却极少受到关注。欧阳修的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试或应景的官场之作,另一类是咏物抒情小赋,两类各10篇左右。前者  相似文献   

3.
高三《语文读本》(第六册)选用了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这篇赋是司马迁的八篇重要的赋作中唯一存留的一篇。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是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中学生在学习这类赋体文章时,对它散文化和诗歌化的特点理解起来颇有难度,如果含糊地跳过或者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说辞来敷衍,那总不是好办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我尝试用诗歌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大师,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赋作也毫不例外。苏轼的赋约二十五篇,除了其中六篇献给皇帝(《复改科赋》《延和殿奏新乐赋》  相似文献   

5.
谢璞同志写的《珍珠赋》(发表于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廿六日《湖南日报》),是一篇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构思新颖的动人心弦的抒情散文.这篇散文歌颂的是芙蓉国里的“珍珠”.湖南,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故乡,也是英明领袖华主席多年工作过的地方.今天,学习这篇反映湖南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辉煌成绩的散文,倍感亲切,意义深长,浮想联翩.《珍珠赋》以珍珠为线索,通过丰富的联想,酣畅淋漓的描述,热情横溢地赞美洞庭湖的珍珠,赞美千千万万培殖珍珠的人民.“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这里是赞美歌颂的意思.《珍珠赋》是一曲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凯歌,也是一支声调高昂的毛泽东思想的颂歌.这篇散文从内容和结构来看,可分三部分,现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简析这个单元由五篇散文,一次作文和应用文训练与一篇知识短文组成。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五篇散文可分为两类,其中《白杨礼赞》、《井冈翠竹》、《松树的风格》、《茶花赋》为抒情散文。这几篇散文都抓住某些景物的特征,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表现某种道理、风格、精神或品质,写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温馨的风》为叙事散文。《白杨礼赞》采用象征手法,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主线,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  相似文献   

7.
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作文教学中,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采取步步引导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一次我教完《秋色赋》等几篇散文,想以《春雨赋》为题,练写抒情性散文,但感到难度大些,怕学生不易完成.于是我采用先易后难的做法,先以《春雨》为题,只要求学生对春雨描绘形容,写出春雨的特点及作用就行.学生写起来比较顺手.请看下面一篇:  相似文献   

8.
王勇 《语文学习》2021,(5):35-38
赋文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兼具诗和散文的一些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将其概括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历史上诞生了许多文质兼美的赋文,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会选入一些名篇.其中,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北宋苏轼的《赤壁赋》入选频率最高.这四篇赋文中,...  相似文献   

9.
峻青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小说家,他的散文亦能独树一格,而《秋色赋》堪称代表。这篇散文不仅在内容上激情奔涌,如潮似瀑,感人至深,而且在布局营构上采用了与此相适应的“前注后顾,铺陈推进”的章法。散文贵“形散神聚”,它的起承转合虽无定法,却有原则。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  相似文献   

10.
杨朔的散文选进中学统编语文课本的有《荔枝蜜》(初中第二册)、《茶花赋》(初中第三册),《泰山极顶》(初中第五册)和《海市》(高中第三册)计四篇。《海市》是最后的一篇,也就是说,学生在读《海市》之  相似文献   

11.
论苏赋     
文章分四个部分:首辨伪,认为《苏轼文集》所收苏赋27篇,有两篇非苏轼作品;次编年,考订了前人编年有待商榷之賦;次分体,认为苏賦诸体皆备,他以文赋闻名于賦史, 但他的多数赋仍是骈赋和律赋;最后是苏赋分类,认为苏赋题材十分丰富,含议政、纪游、吊古、咏物,苏轼不善饮酒,而咏酒赋特多。  相似文献   

12.
权德舆是中唐贞元、元和间文坛上十分活跃的人物,也是较早提倡革正文体的作家之一。其文学成绩主要在碑志文这类应用文体,其碑志散文不只是单纯用应用文的笔法去写,在取材、组织、构思、语言等方面更接近于文学散文的写法,大都写得温润弘博,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充分发挥自身天赋,灵活运用古典和现代汉语语言,创作出了具有个性色彩的文学语言,形成一套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文学语言风格和文学语言价值观,这是贾平凹对20世纪汉语言文学做出的一大贡献.淡化抒情,朴拙空灵,幽默酣畅,文白夹杂,是贾平凹散文语言风格的重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独立的散文理论出现较迟。宋代是一个散文意识日趋自觉、散文理论范畴日趋明确的时期,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坛盟主,不仅撰就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而且有大量专为散文创作阐发的见解,其中不少论说还表露出着意区分诗歌与散文的意识,显现出对散文独有的文体特质的体悟。以文字而体现生命不朽的原则贯穿于他对散文特殊功能的阐述中,致用与说经则是他认为散文最重要的两大社会功能。对于散文在表现上的特质,欧阳修的认识重心落在“论议多所发明”这一点上。他提出论议发明必须区别于哗众取宠、求奇取胜的表现方式,并力主散文的论议以明晰精要为胜。  相似文献   

15.
学界历来认为张九龄散文大多是文学性不强的公文,所以占《曲江集》四分之三的张九龄散文研究非常薄弱。但笔者认为,张九龄的各类散文都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就体制方面考察,其文章顺应时代文风,把散文引入骈文,使其文章含有散文的精神气势,具有骈散相间、典雅自然的审美特征,大大加速了了唐代开元年间文章骈散结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清康熙朝重臣陈延敬,因政治声名显赫,而晓者甚众,其文学成就亦颇为卓著,然却未能引起学界重视,研究论述其散文之作更是瘳瘳。将其散文创作大致分为讲经论史之学术文章、参政议事之公牍文章、繁杂得体之日常文章并加以分析,探讨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并进一步鉴证其“燕许大手”之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双栖于港台的文学大家 ,余光中不仅有其独特的散文创作风度 ,也有其个性化的散文批评理念。这主要表现在 :对散文内涵作融汇中外古今的阐释 ;对散文功能作情、理、意、事、景、物的六项定位 ;散文文体的泛化分类 ;对知性与感性、以及学者散文的独特观照等方面。余光中散文理念又以批评视角、美学原则、文论风格及研究方法等层面为 2 0世纪散文批评带来新气象和新启迪  相似文献   

18.
清初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散文的精华,其中论说抒情、写景咏物各体兼备.罗经国先生从《古文观止》中选译32篇,译文将原文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从罗先生之译文,可以看出汉语散文的美是可以再现于译文的.但是,由于汉语散文独到的修辞手法和文字形态,翻译会受到种种限制,难以尽现原文之美.  相似文献   

19.
在林纾研究中,大家多聚目于"林译小说"的光芒,其实,"林译小说"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作者扎实的古文功底.可以说,林纾的翻译、创作与理论研究都是传统文化长期浸染、厚积薄发的结晶.林纾的一生,古文因缘极深,他自小习读古文,成年即以教书为业,入京后与桐城文派颇有渊源关系,"五四"期间又为维护古文而抗争.作为古文家的林纾,其一生与古文有着牵扯不尽的因缘.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词作,但其散文成就亦很杰出。本文对辛弃疾散文的写作风格及其成就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其散文作品中都充满着忠义之心,刚大之气;在文采和气势上则是慷慨纵横,不可一世;因其南下归正的北人身份,又不免有不得重用而感慨身世,表露心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