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先后"关系 1)装配实验仪器的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先里后外.(拆分仪器时顺序相反) 2)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出导管后撤去酒精灯.  相似文献   

2.
1.带塞(橡皮塞、玻璃塞或活塞)的仪器应“先塞(塞上塞子)后定(固定装置)”.2.连接导管与橡皮管、橡皮塞时,导管应先润湿后连接.3.装配仪器的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先里后外(拆分装置的顺序相反).4.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反应物.5.先装入固体药品,后固定仪器,再装入液体药品.6.向玻璃器皿中装入固体药品时,应先将玻璃器皿横放后送入固体药品.7.倾倒液体药品时,应先将标签对着手心,后口对口缓缓倒入.8.对玻璃器皿加热,应将玻璃器皿的外壁先拭干后加热.9.对试管加热,要先预热后集中加热.10.酒精灯的使用一般是“先点后灭”.11…  相似文献   

3.
1.几个“先后”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相似文献   

4.
1.玻璃导管与试管塞、橡皮管连接时,要把导管的一端先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其慢慢插入,并且注意:玻璃导管在试管内的部分不能大长,以免气体难于导出。 2.装置连接好以后,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然后再装药品。否则,如果装置漏气需重新按装时,会造成药品的浪费。 3.如果用KClO_3和MnO_2的混和物来制取O_2,一定要先把KClO_3、MnO_2分别压碎、研细。然后均匀混合。以防止KClO_3爆炸,  相似文献   

5.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程序进行.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将药品装入容器中,若装置漏气,便及时更换有关仪器.  相似文献   

6.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将药品装入容器中.若装置漏气,应及时更换有关仪器或设备.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后用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相似文献   

7.
1.给试管加热时,先预热,后固定加热. 2.加热烧杯中的溶液时,先垫好石棉网,后点燃酒精灯. 3.制备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把药品装入容器. 4.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先用抹布拭去,后用大量水冲洗。5.用托盘天平称量固态干燥药品时,先将游码调至标尺的零刻度处,后调节螺母使天平平衡,再称量物体质量. 6.用托盘天平称量未知质量的物体时,先加质量  相似文献   

8.
1.给试管加热时先预热,后固定加热。2.加热烧杯中的溶液时先垫好石棉网后点燃酒精灯,。3.制备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把药品装入容器,。4.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先用抹布拭去后用大量水,,冲洗。5.使用托盘天平前要调节天平平衡步骤是先将游码调,至标尺的零刻度处后调节螺,母使天平平衡。6.用托盘天平称量未知质量的物体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7.在玻璃管上套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后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8.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9.为了除去H2中混有的水蒸气…  相似文献   

9.
一、先后关系1.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2.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拆除装置时,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3.用H2还原CuO和用CO还原Fe2O3时,应先通人气体后点灯;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灯后停止通入气体。4.点燃气体时,应先检验其纯度,后点燃。5.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应先调零点后称量;称量时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后将无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纸上称量;称完后,先将祛码放回砝码盒中,后把游码移回年刻度处。6.如果浓硫酸不慎洁到皮肤上,应先迅速用布将其拭去,后用大量水冲…  相似文献   

10.
一、先后关系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 ,应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后加入药品制气体 ;制取O2 完毕时 ,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后移开酒精灯并将灯熄灭 ;制取H2 和CO2 时 ,先将固体药品装入气体发生器中 ,后加入酸液 ;用H2 还原CuO时 ,应先通H2 ,后加热 ,实验完毕时 ,先停止加热 ,后停止通H2 ;做可燃性气体实验时 ,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后才点燃该气体 ;检验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时 ,应先检验水蒸气 ,后检验其它气体 ;除去一种气体中的其它气体时 ,应先除去其它的气体 ,最后才除去水蒸气 ;称取一定量的固体药品时 ,先将砝码放好 ,…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中有许多涉及"先"与"后"的顺序问题,若忘记了"先",或将"先"与"后"颠倒,轻则浪费时间和药品,影响实验效果,重则使实验失败,甚至发生事故。现将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例举如下:1、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否则,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药品的浪费。2、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的一端侵入水中,后用手捂住容器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操作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下简称“检”),尔后“加入药品”(以下简称“加”),即先“检”后“加”。在初三化学教师教学用书(全一册、人教版)中对相应教科书(2001年审查通过)总复习题第5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排序判断的答案也明确为先“检”后“加”;可在该教师教学用书“教案举例”的《氧气的制法》中所讲解的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顺序却是先“加”而后“检”。在同一教参用书中的同一问题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答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检”和“加”两步操作顺序…  相似文献   

13.
1 先后关系1 1 制取气体物质及做某些装置要严密的实验时 ,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再加入药品。1 1 2 点燃气体时 ,应先检验纯度后点火。1 3 拆除制气装置时 ,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后熄灭酒精灯。1 4 在洗气装置中 ,一般是先把除其它气体的装置放在前面 ,最后放干燥装置。1 5 做用H2 还原CuO等实验时 ,应先通入H2 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停止实验时 ,应先移走酒精灯 ,后停止通H2 (即至到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1 6 在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等仪器时 ,必须先检查是否漏水。2 上下关系2 1…  相似文献   

14.
1.使用仪器和试剂——先查后用。 2.装配联结仪器时——先主后辅、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拆卸时相反。) 3.洗涤仪器时——先冷却后洗涤、先外后内。 4.制取气体时-先作气密性检查后装加试剂  相似文献   

15.
龚铁森 《高中生》2008,(16):45-46
1.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并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醋时,先在烧杯中加人lmL浓硫酸,后各注人4mL无水酒精、冰醋酸B.为确定碳跟浓硫酸加热反应的产物,先通过无水CuSO;,再通过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C.为验证某一含有M扩 的溶液中含有A13 ,先加过量浓氨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实验部分,气体的制取占有较大的比重。如何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所学过的气体在制取时所需的药品、仪器,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等做到系统地掌握,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则十分重要。在复习过程中,我根据制取的气体所需药品的状态以及是否需要加热,把中学所学过的气体进行分组复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第一个气体制备实验,是中考命题者青睐的重点、热点和必考点,也是以后学习制备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的基础。要点提炼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一团棉花: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药品冲出,堵塞导管。(2)收集时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放出时再收集。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1.研究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即实验室条件下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2.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要采用的实验装置. 3.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要点较全,易 记也易忘,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规律中记忆,现特 把这一实验的有关复习要点进行归类整理,以 供大家参考.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1.研究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即实 验室条件下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 取这种气体. 2.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要采用的实验室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要点较全,易 记也易忘,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规律中记忆,现特 把这一实验的有关复习要点进行归类整理,以 供大家参考.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1.研究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即实 验室条件下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 取这种气体. 2.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要采用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仪器与药品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具支试管、硬质玻璃管、烧杯、导管、单孔橡胶塞。粗铜丝(长约20cm)、细铜丝(5cm)、氢氧化钠溶液、品红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火柴。二、实验装置图(图1)三、实验操作步骤:1.按图1所示安装仪器,先用一端较尖的粗铜丝穿透胶塞(粗铜丝在胶塞中能够上下活动即可),然后把伸入试管内的铜丝一端绑一束细铜丝,再在硬质玻璃管的两端各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图1实验装置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品红试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向试管中加入约5mL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细铜丝先不要伸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