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也在不断变化着,影视剧在几十年间对其不断地改编和重构中,孙悟空形象在传统审美、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为起点,解读了每个时代孙悟空形象特点,分析孙悟空形象在不同时间、空间的演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树菲 《东南传播》2016,(5):132-135
中国电视剧中的"霸道总裁"人物形象是消费文化时代下的产物,也是客观现实在媒介的主观反映。本文根据电视剧叙事内容的时间相应把"霸道总裁"人物形象分为三种,分别反映了"霸道总裁"在电视剧中典型的视觉形象表现。再从人物类型、情节类型、叙事结构具体地分析《杉杉来了》,并从中总结出中国电视剧中"霸道总裁"形象呈现的一般模式。通过研究个案到一般,发现"霸道总裁"的形象刺激女性受众视觉快感与偏好式地接受形象消费,反映其对以男性为中心意识的社会性别秩序的认同与接受。  相似文献   

3.
李沐遥 《视听》2022,(2):48-50
近年来,随着影视怀旧风潮的兴起,集体记忆在影视剧中的呈现手法更为多样化.电视剧《装台》通过挖掘"老陕"地域性元素和文化符号,展现西安"城中村"人民的生存状态与自我认同,阐释"装台"集体的代际传承与社会认同,共同揭示"热爱生活"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4.
张璐璐 《今传媒》2012,(10):80-82
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对塑造国家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宫廷剧中后宫争斗、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影片叙事内容不胜枚举。这种叙事角度虽然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但却容易在国外造成一种文化扭曲。当今影视剧中极其流行的宫廷剧,像《宫》、《美人心计》、《步步惊心》这些"穿越剧"很容易让他国对中国文化造成曲解。本文就这一现象,以中国古装宫廷剧为切入点,思考在全球化视野中,如何制作优秀的国产影视剧作品以及建构正确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
胡雪丽 《采.写.编》2021,(11):152-153
本文结合性别视角和跨文化领域的横向对比,拟通过个案分析,对中西方同时期播出的大女主剧中的女性形象呈现进行详细比较,剖析其事实上所代表的文化本质,以期为大女主剧这种"想象性的抵抗"找到新的方向,并对中国女性的影视形象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6.
《哈姆雷特》是西方的一部著名的戏剧文学,在经过了我国影视艺术家的创作之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国内外的文化、社会背景在主客观上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在一些改编剧中不同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剧本更改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我国大多数的国外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本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显然也发生在其他国家改编我国文学名著作品中。本文讨论的文学作品与其影像化作品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7.
王茜 《新闻传播》2023,(23):36-38
本文通过文化背景、影视传播概览、符号学分析和文化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探讨《山海经》异兽形象在国内影视传播的现状,通过研究角色设计、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展示了《山海经》异兽形象在不同年代和类型的影视作品中的演化和呈现。本文旨在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影视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和价值的理解,同时突出了异兽形象的跨文化魅力和国际传播潜力。  相似文献   

8.
黄雅婷 《今传媒》2021,29(4):97-100
本文基于《陈情令》的对外传播经验,以拉斯韦尔传播理论为研究分析框架,得出其为国产影视的对外传播提供的启示:坚持"内容为王",潜心进行IP改编,讲好影视剧中"人"的故事,引发共情,让众生百相在"何为人性"这一全球普遍命题中给出自己的阐释;实现IP多联动开发,顺应新媒体时代网络营销,创新多模态国产影视剧外宣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影视剧中农民审美形象的变迁,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农民审美形象在不同阶段主要呈现为3种模式:农民"典型"与"中间"人物的形象割裂;人格化、立体化的农民形象;农民形象的世俗化。不同的审美形象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合力作用的结果,折射出了当代中国农民的命运沉浮。  相似文献   

10.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播出已有一年多,在众多关于新《红楼梦》的讨论中,笔者选择从电视剧中的文化元素来分析。本文共三节,第一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的"梦幻结构"分析,梦是中国的文化之一,对《红楼梦》中"梦"的改编可看出导演在剧中对文化元素的处理;第二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形象看电视剧拍摄存在的问题;第三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中国文化分析。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能为名著翻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玉 《新闻世界》2014,(8):266-267
近些年,大量文学著作用影视的方式展现出来,曹禺的话剧作品《雷雨》先后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影视剧作品。其中孙道临导演的电影版《雷雨》及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版《雷雨》最广为人知。这些影视剧作品的改编对原著的阐释不可避免地受到编剧和导演的"现今视界"的深刻影响,从而带来对原著阐释的差异化,本文通过对两个版本的影视剧《雷雨》的改编效果的分析,探讨影视作品中对文学名著改编的手法、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影视剧中的40位和现实生活中的45位继母形象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运用量化分析外在形象、态度框架、心理行为三个框架,进行了13个方面的编码统计,验证研究假设,结果发现继母形象在影视剧中与现实生活中上存在很大差异,并对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4,(11):22-29
2012年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是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体、展现女性成长的电视剧作品,剧中构建了一个"男权独尊"的极端父权社会(后宫),女性在两性关系中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而同时,剧中的女性亦通过"利用"自身的性别特征而最终在男权制度下赢得自身的权力地位,展现了女性主义的自觉。本文试图着重关注"身体"符码在剧中的呈现,以文本分析的方式,阐释电视剧文本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及其折射出的性别政治与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琨 《传媒》2018,(6):74-76
影视改编是影视创作的重要形式,2015年的"小戏骨"系列古典名著改编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其中《小戏骨红楼梦》最具有代表性.为此,笔者从该剧剧情编排、人物诠释和语言运用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剧改编成功的因素,以期为当前的影视创作提供新的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互联网+影视"热潮的兴起,游戏、网络文学等原创IP影视化改编成为热门,本文从原创IP影视化产业链的发展过程入手,分析现有IP影视市场改编过程所暴露的问题。以改编相对成功的《陈情令》为例,分析其成功原因,提出国产IP影视化成功改编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10月25日,一场主题为"文学改编影视的第二次浪潮"论坛在北京召开,盛大文学CEO侯小强、著名导演李少红(代表作《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著名编剧王宛平(代表作《金婚》等)、导演阿年(代表作《堵车》等)、知名网络作家文雨(代表作《搜索》等)以及万达影业总经理杜杨、小马奔腾影视副总裁宗帅、欢乐传媒董事长董朝晖等几十名影视行业资深人士和数十名编剧,共同回忆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改编影视的热潮,并将当下网络  相似文献   

17.
穆宇婷 《东南传播》2022,(6):118-121
影视剧中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一直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流变,这类变化既是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会人的男性和女性相互心理期待的结果,也是影视剧中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双重镜像的结果。在数字时代,男女的影视形象与现实中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发生的虚拟的情感互动愈加现实化,这既体现为现实中性别权力关系转变的逻辑,也体现出当前影视剧创作中两性形象关系趋向“逆转”的一般规律,女性自我也因现实和影视的双重镜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影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手段,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影视剧《甄嬛传》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为例,探讨影视剧语言特点及翻译,针对影视剧中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解构《甄嬛传》的翻译目的和策略,解析异化和归化等翻译策略在影视剧翻译中的应用,以求充分利用西方语言最大限度地实现东方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从近几年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群像叙事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影视剧中群像叙事的方式是通过描写一大批人物,从而对一个时代或集体进行缩影式呈现。集体记忆建构是塑造和维护共同体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影视作品这一重要载体,可以实现集体记忆的建构,从而生成指向未来的“文化记忆”。《觉醒年代》是群像叙事的代表作,本文将结合该剧探析群像叙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12):67-70
李碧华小说内涵丰富,折射出强烈的人文情怀,为影视改编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因而一经改编为电影,往往成为评论界学术圈的热门话题。其中,陈凯歌改编《霸王别姬》,取其壳而去其骨,放弃了一部分人文关怀;徐克改编《青蛇》,删繁就简,明了地突出了人文主题;而香江鬼才关锦鹏改编《胭脂扣》,写着文人的魄,诉着港人的魂。本文对其三部代表作《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及其改编影片进行比较阅读,在小说与小说、小说与电影的比较中,分析其中借助"寻爱"这一主题折射出的人文情怀,以及其最终需指向"回归中华文化血脉"之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