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亲尝汤药"的来历 众所周知,西汉王朝"文景之治"时期的明君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与妃子薄姬的独生子,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汉文帝继位后,其母薄姬被尊为薄太后,"亲尝汤药"的典故就源自汉文帝对母亲的德与行.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汉文帝首开"德治仁政"先例,对我国古代政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汉文帝"德治仁政"具体措施和体现,并分析采取"德治仁政"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文帝戡平"诸吕之乱"后即位称帝,戡平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正月为元月,"夜"在古语中也叫"宵",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张灯、观灯的习俗。元宵节之夜为什么要张灯?在民间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成群结队,四处伤害人畜,糟蹋庄稼。人们就组织起来去追打。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胡适多次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外交建议,试图以外交手段来解决中日问题,避免中日战争。抗战爆发后,胡适积极开展国际外交活动,以"苦撑待变"的外交理念,坚持奋战在国际外交工作的前沿,为抗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当地时间2012年4月17日上午9点,世界第二大的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公共外交与跨国对话:赵启正新书首发仪式"在伦敦伯爵宫举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到现场做主题演讲,并就公共外交的理念同到会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6.
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扭曲非洲形象,旨在确保它批评、指责、教化非洲在文化、政治和道德上的合法性;"非洲范式"也是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在非洲形象的深层次原因,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面临中国在非"声誉管理"问题.但与此同时,西方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与非洲发展关系,为中国调整对非传播和外交战略提供了空间,中国可以实行差异性、匹配性对非外交战略,精英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传播战略,提升中国在非软实力,实现中国在非形象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7.
<正>《汉书·刑法志》用了相对大的篇幅对汉文帝废除肉刑的改革做了详细记载。本文以《汉书·刑法志》一书的记载为研究基础,从肉刑的历史沿革出发,详述了汉文帝废除肉刑的过程及历史评价,探讨了其背后所隐藏的法律文化,以期为刑罚的历史研究添砖加瓦。一、汉文帝废除肉刑的改革在秦朝以前,肉刑是作为主刑,因此主审官对肉刑的使用都比较谨慎。秦代"置天下于法令刑罚"之中,"事逾繁而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到了秦朝,肉刑就成为了主刑的  相似文献   

8.
王珣  李翔 《兰台世界》2016,(11):139-142
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同时也开始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进程。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外交体制,由"朝贡体系"到"条约体系",从"近代化"到"现代化"嬗变,这种嬗变既是历史发展的进步,同时也是中国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晚清中国外交体制的变化与发展在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代中国外交也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汉朝的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刘恒,是著名文景之治的开创着,在治国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有着独到的理念。他提倡无为而治、重视人才、勤俭节约、以德治国,在管理国家方面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与作为。  相似文献   

10.
外交微时代     
随着微博这一新兴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呱呱落地,各国驻中国使馆的微博外交也顺势而生,至今,已历3年。微博外交的兴起,使得"外交"这一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从最早的宫廷外交、现代国家的专业外交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扑面而来的变局,人们是否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11.
卢茜 《东南传播》2021,(8):63-66
国家形象作为公共外交的理论硬核,中国电影的公共外交实际上就是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基于涵化理论研究发现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商业电影的共鸣效应,一种是主旋律电影的教化效应,但仅此两种涵化效应都难以充分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从而开展成功的公共外交.最后本文提供了两种基于"国家品牌"的电影公共外交新战略:以中国电影为产品营销使之成为一个品牌;以电影为传播渠道提升国家形象成为"品牌国家".  相似文献   

12.
民国"奥运之父"王正廷将外交和体育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外交思想,通过其积极的体育外交实践,对体育、外交两者的发展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成为民国时期的政坛元老、外交家,而且还成为体坛泰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这次重大外交行动,硕果累累,最重要的是传递了中国将坚定不移以“互利共赢”理念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把中国的发展寓于亚太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打造亚太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人文外交是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此新语境下,传媒履行自己的职责关键在于对外报道中的以人为本。为此,中国传媒需充分考虑国际受众的信息需求,切实彰显对外报道的亲和表达。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更强调主播个性化、内容分众化和团队参与,个体传播能力的提升赋予网络传播"超级个体"的特征。央视"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在各大平台热播,在革新内容策略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一体化"的"化",就是要"化"掉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化"掉农民固守农业生产的单一就业途径,"化"掉城乡之间在收入和消费上的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站在这样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对农专业媒体的发展,以"城乡一体化"节目设置理念规划频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江西农村广播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传媒资讯     
《现代视听》2013,(5):1-2
首个中央部委政务微信"外交小灵通"正式上线外交部7日开通"外交小灵通"微信账号,这是首个正式上线的中央部委政务微信。外交部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2011年以来,先后在新浪、人民、腾讯网开通"@外交小灵通"微博,以亲民的风格、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中国外交形象,热情提供领保服务,与网友密切沟通互动。据悉,"外交小灵通"政务微信将充分  相似文献   

18.
汉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很多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最终塑造了盛极一时的文景之治。其中汉文帝废除肉刑就是一大贡献,这次改革客观上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5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参加了在京举办的察哈尔学会-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届公共外交国际论坛,论坛主题为"公共外交的智慧:中欧美对话"。赵启正院长代表中方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应创新发展模式,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泛在化服务理念,建立泛在化服务机制,打造泛在服务人才队伍,熟练掌握泛在智能技术应用,全天候、准确地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以构建基于用户需求的泛在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