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中报     
蒯福棣谈咨询台让学生“不拘形式 ,自由表达” ;不仅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见闻、感受 ,而且鼓励学生写想象的内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要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 ;高年级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记实作文” ,就是写熟悉的人、事、物、景 ;“想象作文” ,就是写想象中的事物。大纲把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提 ,把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幻想提到比较高的位置 ,这是充分考虑了学龄儿童的思维特点。这样 ,学生的习作就会有比较丰富的内容 ,儿童的创造力也能在习作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第…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于是乎有许多人就把培养小学生“虚构”能力的任务完全交给了想象作文,而把“虚构”作为小学生纪实作文的禁区不敢越雷池一步。笔者认为,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不仅应该允许“虚构”,还应该着力呵护学生在写作中的虚构能力。因为,“虚构”并非“虚假”,只要我们引导得法,“虚构”就会令小学生纪实作文如虎添翼,并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一、以“虚构”启发思路学生写作文,很多时候苦恼的是没有具体的内容可写。其实,学生的积累犹如一座宝藏,需要教师在启动学生表达兴趣的同时,诱导其挖掘自身的…  相似文献   

3.
作文     
1.中心。能用正确的思想、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并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使作文思想健康,中心明确;2.内容。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把自己想写的事情,老老实实地写下来,不说空话,使作文内容具体、真实;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并认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意思非常明确,小学生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写出真实的作文。 所谓真实的作文,这里包含着两个含义:1.是真实的内容,是指学生写入作文的材料都是真实的,是亲身经历的,亲眼看见的,亲耳听到的,而不是凭空的编造;2.是在作文中要凝聚学生自己真实的劳动,是指作文是学生用自身的心血写出的,而不是偷梁换柱的抄袭和套作。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原大纲的基础上把作文要求降低了 ,即淡化文体 ,没有明确提出“有中心”的要求 ,条理方面由“有条理”降低为“有一定条理”。放缓了坡度 ,即低年级不提具体要求 ,只提“对于写话有兴趣 ,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中年级重点是自由表达 ,“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 ;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句通顺 ,有一定条理”。改变了提法 ,即不再用作文的提法 ,低年级叫做写话 ,中高年级叫做习作。新大纲对作文…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已的真情实感。”这些要求,揭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规律,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突破。教学中,怎样落实大纲的这些要求,做刭从内容入手呢?一、正确反映学生的生活实际《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周围的事物,他们妁生活是丰富的,无论是说还是写的都是有内容的。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和生活实际,采取科学的方法去发掘,让他们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无拘  相似文献   

7.
我们指导学生作文(指一般的记叙文,下面均如此)的原则是什么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多次指出,学生“作文要说真话,实话,自己的话。”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各个教师对“真实”的理解与要求就各有不同。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有象照相机似地对生活实录才算是“真实”,如果学生稍加一点想象的文字,就不够“真实”了。就我所知,所谓“真实”,无非是两种理解:一种是社会现象中的真人真事,也有人称之为录像式的真实,不允许想象,更不允许加工和虚构。另一种是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但只要学生“遵照自然的程序”加以不失真实的想象和加工,所写出来的文章“为一般情况所容  相似文献   

8.
《华章》2007,(Z1)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大纲同时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中年级的作文训练是由低年级的说话、写话向高年级写简单的记叙作文和想象作文过渡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抓好中年级的作文训练呢?小语新大纲对中年级作文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习作要把自己的听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到高年级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大纲把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结合起来,就是让学生既可以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又可以写自己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的个性化,就是指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作文,写创新的作文,自主、真实、创新就是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适度的夸张、虚构、润色是允许的,但文章应是真实的;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的作文具有个性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潘秋桂 《广西教育》2004,(7A):37-37
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对小学阶段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在修订版的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明显的改变:一是提法改变:修订版大纲中多处回避了“作文”二字,用“写话”和“习作”来替代“作文”,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指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写具体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4.
九义小学语文新大纲提出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当前开展的小学语文“听音想象作文”教学实验 ,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 ,符合大纲的精神 ,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实验课题。一、“听音想象作文”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作文教学 ,往往是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 :怎样审题 ,怎样选材 ,怎样安排顺序 ,怎样才能写具体 ,怎样才能写生动 ,等等。这样的教法 ,使学生作文内容相似 ,结构雷同 ,没有个性 ,没有童真。  听音想象作文教学 ,以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为材料 ,利用录音带让学生听一个故事 ,或听一段音…  相似文献   

15.
想象作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大纲明确要求:中年级要“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些“要求、为小学生习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下面综合各家观点,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作文明确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指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写具体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7.
这次习作就是让我们自由表达,写什么内容——真实的、虚构的,实在的、想象的事都可以,自己拟题,自由驰骋,无拘无束,尽情倾吐。当然,要想把本次作文写好,也有些方法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要求达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  相似文献   

19.
新大纲对作文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其中提到了想象作文。修改后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也增加了想象作文的练习。小学生富于想象和幻想,写想象作文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想象作文强调内容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累,大胆展开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写出显露个人特色的习作。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浇开学生的想象之花呢?我认为创设情境是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0.
想象作文是学生运用想象,描述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事或者虚构故事的文字式样。写这样的文章,必须运用想象。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生活面狭小,感知的事物不丰富,何谈想象?又怎么写得出想象作文?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把想象作文植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即把想象作文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是提高学生想象作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